之处心知肚明。在《金枝》第二版的序言中,他写道:“假设不可少,往往是联络游离事实的 暂时桥梁,如果我的薄弱桥梁终有一天被人砍断,我希望我此书仍可作为事实之库而被利用。” 施密特神父曾撰文毫不客气地说弗雷泽的理论“不过是非生动的幻想剧(Lususingenii)而已。” (204-205,西方民族学史)所以,弗雷泽并没有从麦克伦南那里走出多远,只不过他的文学 天才使他的文风极为绚烂,令人耳眩目迷,那栩栩如生、尾尾道来的描述使人叹为观止。就 这样,弗雷泽和麦克伦南联袂把原始的“图腾主义”变成了“泛图腾主义”,把一个同原始神 话有关的古代风俗制度渲染成了一个现代神话,并为泛图腾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泛滥奠定了 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引文(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