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源黄腐酸 原名:黄腐酸 颜色:黑色 种族:腐植酸 来源:褐煤、风化煤、泥炭 简介:由于来自大自然,人工提取难度大,工艺复杂,所得成品含量一直很低,所以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反而给来自人工发酵而成的生化黄腐酸有了可乘之机,使其大行其道。但有些不法分子以次充好,黄色粉子都称之为生化黄腐酸,效果一落千丈,最后使其身败名裂。待我出山之时,本想一改黄腐酸之困境,殊不知,市场上生化黄腐酸如过街之老鼠,人人喊打。无奈之下被迫改名,谓之矿源黄腐酸。 黄腐酸、黑腐酸、棕腐酸统称为腐植酸,其中黄腐酸具有分子量小、活性官能团最多的一组成分。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地温、促使根系发达,有效地调节土壤酸碱度、解决土壤板结等方面的独特功效。在气候干燥情况下,缩小作物气孔开张度,俗称“抗旱一号”。 黄腐酸与其它无机化肥(如氮、磷、钾等)配合使用,能固氮、解磷、缓释钾,促使有效成份转化,尽快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各种有效成份利用率在80%以上。 这里说的黄腐酸是矿源黄腐酸,因为生化黄腐酸不属于腐植酸,只是分子结构近似于黄腐酸的一组成分。 黃腐酸的功效及其应用 黄腐酸在果树上的应用:能促使果树根系发达,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坐果率,增强鲜果色泽,改善果实品质,收获后耐储存,防止根腐病,对果树的病棵、病枝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巩义市园艺场园艺师郜应州种的果园里有一棵桃树,全棵干枯死叶,有一棵柿树一枝干枯死叶,用黄腐酸肥料灌根后,桃树、柿树都又吐新芽,被果农称为有起死回生之神效。 黄腐酸在蔬菜上的应用:主要是防止蔬菜土壤重茬污染,重茬病菌感染;能有效地破坏土壤病菌繁殖;增强土壤团粒结构,有效的促使作物多生根,生新根,促使根系发达,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刺激蔬菜生长,增强作物光合作用,使蔬菜生长旺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菜农收入。 黄腐酸在棉花、玉米、小麦、瓜、果类作物上应用也相当广泛,效果也较无机肥增产效果明显。综上所述,黄腐酸具有抗旱保墒、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酸碱度、刺激作物生长等特效。已引起农业部门和有关农业系统专家的重视。被列为肥料有机质的绿色肥源,同时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黄腐酸类物质在减轻农业干旱危害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不同来源和不同厂家生产的黄腐酸类产品(如各种抗旱剂),在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和对作物抗蒸腾作用的影响程度上有差别,但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作用机理方面是基本上相同的。 缩小气孔开张度,减少水分蒸腾。喷药两天后可使气孔宽度缩小72.7%,第9天总蒸腾量比对照减少13.7%,土壤含水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连续观察结果,施药后使气孔开张度缩小的效应可持续12天以上,到第13天基本消失。之后,新疆哈密市农业局的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黄腐酸抗蒸腾作用的机制。他们于小麦孕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黄腐酸,发现随着用量和浓度的增加,气孔关闭度相应增大,药效持续时间也相应延长,最长可达22天。 除小麦外还研究报道了玉米、花生、烟草、甘薯、大豆等作物应用黄腐酸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发现不同作物间有差异。小麦、玉米、燕麦喷药后气孔开张度比对照缩小51.2%--60.4%,大豆、苜蓿缩小48.3%--67.1%。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也有差异。一般随着用药浓度增加对气孔开张度抑制越强,但气孔开度太小阻碍二氧化碳的吸收,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确定适宜的使用浓度是非常必要的。 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诸涵素等用小麦进行黄腐酸拌种,调查次生根条数和长度显著增加,这一效应可从幼苗期持续到越冬、返青期。田间调查,拌种的植株生长健壮,根冠比提高,下部叶片衰老推迟,绿叶数保持多,光合面积增大,干物质积累增多。 黄腐酸对玉米、水稻、花生、甘薯等根系生长和活力也有明显的作用。玉米用0.5%黄腐酸拌种,平均根长增加3.6厘米,根条数增加1.3条,干物质重增加1.45克,从而增加了对土壤中氮、磷、钾的吸收量。无论拌种、浸种或喷施均有效果。 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喷施黄腐酸抑制了作物蒸腾,使土壤水分消耗速度减慢,土壤含水量相应提高,加之黄腐酸有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平衡,起到省水保墒的作用,可使作物顺利度过干旱时期。孟远平等试验测定了小麦喷施黄腐酸后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喷后10—20天内消耗降低了4.3%--5.1%。另据报道,玉米喷施黄腐酸后,不同土壤深层的含水量增加7.0%--35.7%。 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 据河南科学院生物所、中科院长沙现代化研究所等单位的试验,在水稻、冬小麦、油菜、苹果、梨、桃、葡萄、大棚蔬菜上使用黄腐酸,均可增加作物抗寒能力,预防和减轻低温寒害。主要机理是黄腐酸可刺激植物体内一些酶的活性,影响了一些渗透调节物质,从而对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 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据国内外资料报道,黄腐酸类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对小麦赤霉素的防治。据叶美德等试验报道,在多菌灵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加黄腐酸处理的比单用多菌灵处理的病穗率降低了30% ,提高了防治效果。 对甘薯病害的防治。据常增荣等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结果表明,“黄腐酸钠十甲基托布津”灌根较单独用黄腐酸钠灌根效果更好;试验显示,黄腐酸钠单施或与甲基托布津混施对甘薯根腐病和黑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据保定农校用黄腐酸与多菌灵、黄腐酸与甲基托布津复配后,防治花生叶斑病的试验结果,充分说明黄腐酸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有增效作用,节省了农药,降低了成本,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农药增效剂。 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王书奇等较系统地研究了黄腐酸盐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和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灌根、喷洒两种施用方法对棉花枯、黄萎病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而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或施药次数增加,对病情的控制亦随之提高。喷洒用5000倍液,每10—15天一次,需喷3次;灌根用2000倍液黄腐酸,10—15天1次,两次为宜。通过两年的田问防治试验看,灌根与拌种的防治效果优于喷洒,但灌根不易应用,而拌种是最省工、省时的方法,易于推广。 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据衡水地区农校研究果,在2月中下旬树芽萌动前,刮除苹果腐烂病斑,涂以5000倍液的黄腐酸稀释液保护伤口,30—40天后再涂抹1次。调查结果,刮治后的病斑基本上可痊愈,病斑复发率很低。另据许旭旦等用黄腐酸同上法防治苹果腐烂病,防治效果同样较好。 对缺铁黄化症的防治。据中国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陆欣等人在海棠、苹果、梨、西红柿等黄化症的试验结果,黄腐酸铁是防治缺铁黄化症的理想药物,不仅效果优于硫酸亚铁和有机铁螯合剂,且成本较低,使用安全,不易产生药害,能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 黄腐酸不是神奇,却在创造神奇,是大自然亿万年留下的宝贵财富,复杂程度至今没有化学方程式,人工也根本合成不了。 |
|
来自: Haipingy2wk6uj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