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缘今天,要写一篇2009年的游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古人的用词都是那么的带有诗意的,所以也就记住了这一句话。沧浪成了我心中特殊的符号。唐人李涉诗云: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一句更是让我一直挂在路边,没事做的时候,或者不需要工作的时候,就用这句话发朋友圈。这样的感觉挺好 就这样的缘故,在2010年十一月份到 上海 闲逛,便与朋友一起过来 苏州 了,而沧浪亭留下我一人欣赏,他们都回去工作了, 苏州 园林自然不可以错过沧浪亭 二、概况宋代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 沧浪亭, 苏州 市城南, 苏州 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沧浪亭与 狮子 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 苏州 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 沧浪亭最核心的地方要看:复廓——这在 中国 造园中也是仅有的创意借景——借湖水,在观山楼借远山,可惜远山看不到了沧浪亭的古朴——一座山上一座亭,文化与历史长远沧浪亭不大,所以可以到处走走停停,门票才20,发呆的好地方啊 三、沧浪亭复廓我的游记从复廓开始,先介绍一下它复廊将园内外的山与水有机地连在一起的,在廊墙分隔内外的同时,一双跨在廊墙两侧的廊檐将园内的山和园外的水紧紧地衔在了一起,造成了山、水互为借景的效果,同时也弥补了园中缺水的不足,拓展了游人的视觉空间,丰富了游人的赏景内容,形成了 苏州 古典园林独一无二的开放性格局。 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 大门的特色也是非常的丰富的,过桥进门,水成了整个园林的部分护城河 因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故名面水轩 沿着水边来到这里,往东看去,水面渐宽,水边古树参天。亭、轩可见,一幅立体的画面已经呈现在各位的面前。在这里,大家虽然尚未人园,但已经感受到了沧浪亭的第一个特色,即:未入园林先成景,一泓清水绕园过。 观鱼处,又名“静吟”,庄子语“庄子与惠子观鱼于濠梁之上”故取名“观鱼处” 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 ![]() 长廊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同时又可通过长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自然地融为一体,是借景的典范 ![]() 走廊上成排的漏窗,其形状尺寸、间隔多为相同或者相近,产生出一种和谐的节奏感。 ![]() 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 黄石 为主,假山上植以古木。 ![]() 四、游园沧浪亭石雕门匾,沧浪亭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的池馆 ![]() 御碑 ![]() 沧浪亭宋、庆历四年文人苏舜钦所创,原亭置北埼, 清康 熙三十四年巡抚宋荦移此山岭。 ![]() 沧浪亭上刻有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该对联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于苏舜钦《过 苏州 》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 ![]() 亭立山岭,高旷轩敞, 石柱 飞檐,古雅壮丽,山上古木森郁,青翠欲滴,左右石径斜廊皆出于丛竹、蕉、荫之间,山旁曲廊随波,可凭可憩。 ![]() 仰止亭,此为半亭,筑于同治年间,亭内嵌有御题文徵明小像石刻,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 这个角度看沧浪亭,山上古树苍翠,藤萝蔓挂,婉若真山野林,来到这里自会有—种古朴幽静的感觉。 ![]() 五百名贤祠 ![]() ![]() 换个角度看沧浪 ![]() 今天的阳光是非常的不错的 ![]() 这个廓道,层层推进,不错 ![]() 翠玲珑前,万竿摇空,修竹如林,粉墙竹影,滴翠匀碧,历来为文人墨客雅游、静观、觞咏、作画之地。竹林中,以石笋,非常生活,这样一年四季都是春天 ![]() 我非常喜欢这个漏窗了, 方正 ,正值。 ![]() 翠玲珑,又叫做“竹亭”,有三间房,另外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南宋 绍兴 初韩世忠时就有其名,取苏子美诗“秋色入林红黯淡, 日光 穿竹翠玲珑”之意为名。 ![]() 看山楼,“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山”, ![]() 我是乱转的,在此园林中,不大,所以这里又拍一张,那里又拍一张 ![]() ![]() 这一抹阳光依旧那么漂亮 ![]() 复廓上面的屋顶,真是够艺术的 ![]() 阳光很好 ![]() 阳光在画画,所以,我一直喜欢园林中的墙体是白色的,你看,这样的阳光一照就非常的如画了。这才是艺术。 ![]() 这又是复廓,复廓在这个园林中无处不在的节奏呢 ![]() 可惜了这几个木头,不然这景应该也是非常的不错的 ![]() ![]() 依旧是复廓的艺术,这次复廓呈现高低起伏了。这一节奏是非常的艺术的 ![]() 漏窗门洞,这都是艺术 ![]() 这个坡度,太的艺术味道了 ![]() 复廓在沧浪亭这个园林可真是造化了,确实是太美 ![]() 苏州 园林的竹,树,花草,都太有灵性 ![]() 每个角度都是艺术,这松树,在园林之中 ![]() 换个角度看沧浪亭,这个小山坡还是可以观看很远的风景的 ![]() 阳光,继续拍光 ![]() ![]() 一不小心又进来复廓了 ![]() 桂花、白墙、竹丛,角落。 ![]() 地面,其实用心欣赏,每一处都有风景 ![]() 毕竟是十年前的 苏州 了,看看我原来的样子 ![]() 在观 鱼台 ,看风景 ![]() 外景 ![]() 入口与复廓 ![]() 在这里确实可以好好欣赏鱼,这里也是沧浪借景的最大艺术手笔,把整个湖面借了。 ![]() ![]() 出门后,回看 ![]() 日落西山了,现在看相片写游记有一种凄美的感觉 ![]() 沧浪亭街西口,四柱 三门 冲天式石牌坊牌坊立于清代,坊额“沧浪胜迹”为清末著名书法家余樾手书。 ![]() 在 苏州 众多园林中,立有牌坊的仅有沧浪亭一个。 五、漏窗情结沧浪亭内曲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共有108种式样,我得再单独说说 ![]() 漏窗的窗芯图案内容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自然具象形和几何抽象形。 ![]() ![]() ![]() 自然具象形的图案在沧浪亭内有很多的类型。自然形状的图案取材范围较为广泛,有植物花卉的变形,例如桃、荷花、缠绕的树根形、芭蕉叶、梅花、秋叶、葵花等。 ![]() ![]() ![]() ![]() 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非现。望出去往往光影迷离斑驳,使原来的景致得到拓展和延伸。随着游人的脚步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真正产生了“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效果。 六、后记草草几堆文字,未能完全体现我对沧浪亭的深爱,更未能表达园林艺术的深邃。希望你自己去沧浪亭,去找寻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比起我写与说更重要下一次去 苏州 ,我深信,我会继续去沧浪亭,哪怕只是发呆,或者睡一个晌午 ![]() 造字不易,希望你也可以点赞,希望评论~关注~~~缺的就是粉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