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正确的寻找支撑和压力!首先要理解什么叫做支撑和压力的集中形态!之后再讲实际应用! 什么叫做支撑位,我们把谷,或者说“向上反弹的低点”称之为支撑位! 用某个价格水平或图表上某个区域来表示,在这个点位下方,买方兴趣强大,足矣抗拒卖方形成的强大压力。结果价格在这里停止下跌,回头向上反弹,通常当前一个向上反弹的低点形成后,就可以确定为一个支撑位了,反之则为阻力位! 红色是支撑!黄色为压力! 支撑与阻力在本质上是相同,而在作用上是相反! 当然我的观点和其他一些所谓的专家有不同!揽胜更多的是喜欢实战,我认为多数的情况之下,高价或者低价会集中在一定区域!而不是一个点,假如是这样,我会认为该区域是支撑区或压力区!需要指出的是,该区间不能太大,否则参考意义不大! 例一: 比如这只票,两个震荡区间的支撑、压力区间! 在上市趋势当中,阻力位意味着上市的势头将在此处遇阻,造成回落的可能性! 任何的压力位都有被向上穿越的可能性!这个要取决于成交量,以及多方的实力! 而在下降趋势中,支撑位也不足以长久的撑住市场的下滑,不过至少能使之暂时受挫,如果撑住了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买点! 如果上升趋势要持续下去,每个相继的低点就必须高过前期的一个低点,每个相继的冲上高点,也是非得高过前一个高点不可! 在上升趋势中,如果新一轮的调整一直下降到前一个低点的水平,这或许就是改上升趋势即将终结,或者至少即将锐化成横向延生趋势的先期预警,如果这个支撑位置被击穿,可能就意味着趋势即将由上升转为下降! 例二: 曾经的上证指数就完美的走出了一波上涨5浪 之后跌破了上一个上涨的高点,其实这个上涨趋势已经结束,跌破了低点,那么这一波牛市正式结束! 在上升趋势中,每当市场向上试探前一个阻力位时,这个上升趋势总是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时刻。一旦在上升趋势中不能越过前一个高点,或者在下降趋势中无力跌破前一个支撑位便发出了现行趋势即将有变的第一个警告信号! 为什么和大家讲支撑位和压力位?【因为市场上的任何趋势图形都是建立在支撑和压力位的基础上的。】从技术面上来讲,基本所有的技术形态都是建立在此之上的! 例三: 这个是很正常的,也很常见的震荡区间,多次回踩形成支撑位【波段股】,我自己也常会有这样的方式去操作一些比较熟悉的个股,但是对很心急的人,可能就不是很适合了! 例四: 第二种:均线系统 支撑位,越是数值大的均线,支撑效果越强【以此类推:250强于120强于60强于30强于20强于10强于5日】 前期箱体支撑 突破前期箱体之后,回踩次数越多,如果是缩量回踩,后期上涨幅度越高,同样也是二买的机会! ![]() ![]() 前期上升三角形支撑 上述的这些,是比较常见的支撑形态,大家可以自行去寻找突破之后回踩支撑成功的个股,当然这样的方式如果跌破了支撑位注意止损,一定确认是突破回踩!而不是假突破! 例五: 1、密集成交区支撑 ![]() 比如这个筹码图 可以表现为连续的大成交量,也可以表现为长时间的盘整走势。 它是一个区域,而勿理解为某一个固定价位。 2、长期均线(平均成本)支撑区。 长期均线以下的抛盘总体上是斩仓,但要让那些在底部吸纳的套牢盘斩仓,除非重大因素,一盘很少发生,除非主力也不顾自己的亏损。 ![]() 比如这只个股,跌破所有均线,筹码显示上方套牢盘严重,那么这个票其实就没有太大的操作价值 由密集成交区形成的阻力,仍是最实在的。 实战精要: 1、在上升趋势中要重点注意支撑位。 因为在上升途中的回调时逢低买进,是胜算最高的有效率买进。 2、在下跌趋势中重点注意阻力区。 在反弹时果断出货是可减少损失或不可多得的免亏逃命机会。 讲到这里,大家可以找几个案例!自行观察下!分享几个我之前做的实盘案例!也是我之前做好的图! ![]() ![]() 图二也是【揽胜】经常操作的手法,在遇到压力为之前,我往往宁可牺牲一小部分利润,也会在压力位之前委托卖出,大家也常常会遇到,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价格的情况! 很多股民朋友都会认为,高抛低吸有啥难的,不就是找个低点买入,然后在拉升的高点卖出吗? 从理论上讲,你是对的,因为你已经认识到了高抛低吸的基本含义 但在实战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好高抛低吸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 ![]() 大家理解了支撑位和压力位置后,可以很明显查看出股价的运行轨迹,参照价格上升通道! 第一种,上升通道内的股价运行规律! ![]() 第二种,上升三角形通道内的股价运行规律 ![]() 第三种,矩形箱体内的股价运行规律 大家自己找一下这样走势的个股!再看一下该股的量能,是不是发现特别有规律,每次股价在反弹至趋势线的上轨时之前的头两天放量,表明主力非常有远见,每天都是提前出货!但每次回调至趋势线的下轨时都是缩量,且每波的拉升幅度都在20%之上,大家看一下是不是很容易把握! 以上作战所提到的三种高抛低吸的操作方法,是参照日K线进行分析的,大家也可以灵活运用到15分钟,30分钟,或者60分钟的分析周期去进行灵活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