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林黛玉第一次露面的时候,《红楼梦》中曹雪芹的描写。 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但她的一生却极具悲剧色彩,她有着寄人篱下、父母双亡的不幸遭遇,处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的恶劣环境,黛玉的生活,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 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林黛玉在贾府十分孤立无援,她唯一的知己是贾宝玉。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她生命之火,一旦失去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 但是可惜的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顺利,一个娶了不爱的人,一个因为伤心过度而英年早逝。 林黛玉临终前留下6字遗言,百余年无人解,文学家也说不出所以然大家疑问最多,也是不少人探索最多的一个情节,就是林黛玉的死。关于黛玉的死,在学界也是说法不一。最能让人接受的一种就是高鹗的续书中,写的林黛玉是病死的,还比较符合逻辑。 林黛玉爱宝玉爱的入骨,但世事弄人,最终在贾宝玉和薛宝钗大婚之夜落寞离世。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写道:
在弥留之际,林黛玉用最后的力气说出6个字:宝玉,宝玉,你好…… 对于林黛玉留下的这句话一直有着许多猜测,但是百年来一直无人能够解读,就连文学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人们是百思不得其解:她到底想说什么呢? 对此,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说,也许她想说的是:“宝玉、宝玉,你好狠心” 他俩从小青梅竹马,对彼此互诉衷情,并且有了木石盟约,他们两人的感情已经深入骨髓,当贾宝玉迎娶了薛宝钗的时候,林黛玉再也撑不下去了,她恨自己的爱人与其他人成了婚,更恨宝玉的无情,就此离开人世。 也有人说,她想说的可能是:“宝玉、宝玉,你好苦”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知己,是很难得的志同道合之人,林黛玉死了之后,贾宝玉没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更孤独,更痛苦,林黛玉在弥留之际,对贾宝玉充满了同情。 这些猜测我们只能说是猜测,100年来,谁也无法确定林黛玉最后究竟要说什么,也有人说,林黛玉的这出戏并不能完整的契合曹雪芹前面的情节,如果曹雪芹能把这篇巨著写完,或许林黛玉会有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宝玉在黛玉的一生中给了她太多难于言尽的情感,即使黛玉还有力气去讲完那一句话,只怕也是千愁万绪涌上心头,一时难以成说的吧。 不同的人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小时候读《红楼梦》只觉得无尽琐碎。不过是写一大家子男男女女、老老小小的日常生活,春日里看花,夏日里纳凉,秋日里吃蟹,冬日里赏雪。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才发现,那些看似闲笔之处常常潜藏着作者的无尽深意。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已是中年人。 一个人读过《红楼梦》,和没读之前是不一样的一代文学巨匠鲁迅曾说,《红楼梦》的价值,在中国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自有 《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古今中外众多的长篇小说中, 《红楼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状元。 现在,《红楼梦》不仅是中学必读书,也被列入了高考名著阅读的考查范围。读红楼成为中学生应当完成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之一。 《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书? 《红楼梦》归根结底,应称之为中华之文化小说。 要理解民族文化的大精义,读古经书不如先读《红楼梦》,在曹雪芹笔下,显得更为亲切、生动、绘声绘影,令人如入篇中,亲历其境,心领其意。 为何要读红楼梦? 如果说,理解红楼梦超高的艺术魅力和文学造诣于我们尚有难度,不妨先把它看成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红楼书籍,但是作为一个“红楼迷”,我还是喜欢内容比较完整的版本,如果喜欢红楼,或者你没怎么读过红楼,那么这套新版《红楼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版《红楼梦》完全尊重作者的原笔,是226年出版史上一次规模非常大的综合勘校,以甲戌、己卯、庚辰三大脂本为底本,综合百余年红学研究成果,在字词、语言风格、文本结构上还原作者原笔文字,是老红迷们不可多得的参考与收藏。 ![]() 不仅如此,书中包含优质正文+脂批+注释+图解,没怎么读过红楼的普通读者也能无障碍阅读、 比如,贾府有个银库总管吴新登,脂批:妙!盖云无星戥也。无星戥又是什么? ![]() ![]() 一套书有上下两册,还附赠大观园全图海报和可以换算时间的书签。 锁线裸书脊,翻阅非常方便,字体的大小也很合适,真的是非常棒的一个版本。 ![]() 我觉得至少要把这部书从头到尾看一次。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2册的价格是58.8元,喜欢的点击下面横幅就可以购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