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是故乡:乌兰察布的前世今生 文/王成海 01
乌兰察布尽管一直是祖国北部边疆的一个塞外老城,草原重镇,但长时间以来却从未有过蜚声海外的名气,相反发生在它地域之内的一些东西可能传唱古今,妇孺皆知。难道不是吗?你可能没有亲眼目睹过大草原的风情,但你一定背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诗;你可能不会唱蒙古民族的长调,但你一定听过“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优美草原歌曲;你可能没有亲眼目睹过神州系列飞船降落的瞬间,但你一定知道它有一个降落的地点…… 这些神奇的地方在哪里?它就在浩瀚的内蒙古大草原的深处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位于祖国的正北方,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它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相邻,南部与山西省相连,西南部与首府呼和浩特毗连,西北部与包头市相接,北部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达100多公里。下辖11个旗县市,总面积5.5万平方公里,人口共28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它是内蒙古距离北京最近的没有雾霾的城市,“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它与北京仅仅是一步之遥的300公里,随着2019年京呼高铁的开通,一小时略多即可从北京赶到乌兰察布。 02 在乌兰察布地区,距今已有1万多年的人类活动史和6000余年的人类文明史。有文字记载以来,乌兰察布就是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水乳交融的沃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良将李牧的保国戍边、飞将李广的拒敌阴山,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诞生、五世达赖的册封、六世班禅的弘法、蒙古四部六旗的会盟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 乌兰察布系蒙古语,译为汉语是“红山口”之意,战国时期,乌兰察布区域的大部分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秦并六国后,又在原来这里的赵地设置云中、代郡、雁门三郡。秦亡后,匈奴乘中原楚汉相争,无暇他顾之机,大举南进,这里的大部分地区为匈奴所占有。西汉时,匈奴还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建立了最高的政府机关——中部单于庭。北魏前夕,拓跋、鲜卑在盛乐(和林格尔土城)设立北都,建立代政权,续据匈奴故地。隋唐时期,突厥在今和林格尔境内建大利城进行管辖。宋朝至清朝,这里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女真、鞑靼、瓦剌、蒙古相继生息之地。 清朝天聪六年(即公元1633年),生活在这里的四个少数民族部落,即四子王部落、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茂明安部落、喀尔喀右翼部落(即达尔罕旗)等首次会盟于乌兰察布,故有乌兰察布盟之称。后来又经过清朝、民国,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的2003年近一个世纪的变更,成为了现在辖有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卓资县、凉城县、丰镇市和新设立的集宁区等十一个旗县市的乌兰察布市。 03 现在乌兰察布市的中心城市集宁有6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中欧班列铁路枢纽节点城市成功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不是省会城市的节点城市。乌兰察布机场已通达20个城市,正在申报国际货运机场。
乌兰察布天然草原总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近70%。全市林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近50%。现有国有林场13个,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全市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280余条,汇入黄河的三级以上河流有13条。汇入永定河的三级以上河流10条。有岱海湖、黄旗海等较大湖泊10余处。 乌兰察布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4.3℃,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8.8℃,是中国气象学会命名的“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它空气洁净、水土丰美、能源充足,被誉为“首都的后花园”。冬到三亚、夏到乌兰察布正逐渐成为国人旅游的一种潮流。 乌兰察布风光资源丰富,有效风场面积6828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被誉为“空中三峡、风电之都”,全市电力总装机134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500万千瓦,光伏装机1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到近二分之一。 ......
这就是神奇的乌兰察布,这就是储满了财富的乌兰察布,这就是让人流连忘返的乌兰察布…… |
|
来自: 新用户0686839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