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历七月的那几个节日,让人泪水涟涟

 新用户06868399 2020-06-24

阴历七月的那几个节日,让人泪水涟涟

文/申艾英  图文编辑/老事旧人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就到了阴历七月的下旬,七月最重要的日子是七月十五,我们小时候叫“鬼节日”,也是牛郎织女的告别日,现在网上冠名为“中元节”日,我也懒得查它的由来和意义,只是觉得是个伤心的日子,是个祭奠故去和感恩亲人的伤感日子。因为我的父母双亲都成了“故人”,我也没有好心情对待这个日子啦。许是我老啦,许是我已经度过了上坡的岁月,往后都是“出溜”下坡的日月……不过我还是想“胡诌八扯”记录点东西,尤其想把小时候所经历的七月故事写出来,供朋友们无聊时看看,也许能勾起大家些许童趣和回忆。
         
一、牛郎织女约会日
        
小时候少不更事,虽然穷,却没有忧伤,还充满了好奇和对美丽传说的虔诚。听老人们传说,七月初七,是织女和牛郎见面团聚的日子,这几天等晚上月亮升高,我们会让大人领着到院里看天河,会看因为牛郎与织女见面,天上那两颗星——“牛郎星”和“织女星”还在不在?碰上阴天遮挡了月亮,看不到天上的星星,大人就会哄小孩说他们见面去啦;碰上晴天,皎洁的月光和美丽银河交相辉映,“牛郎星”和“织女星”显得更加明亮耀眼,大人们又告诉小孩子说牛郎和织女肉身见面啦,魂儿还在银河边,只听的我们小孩子也在想,啥时候我们也有个肉身,也有个“魂儿”,想上天就上银河去,只是下的时候咋办就不知道啦。想着能像牛郎和织女一样,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为此高兴的睡着了还能笑出声来。 

        
织女阴历七月初七来见牛郎,所有的喜鹊来搭成鹊桥帮助他们见面,七月十五是他们离别的限日。七月十五这天大都要下雨,因为每年就这一次见面时间,要分别时织女都是哭着走的,所以天上一定会有雨落下来,有时连着下好几天。这个季节是秋收季节,村里的乡亲一般是不敢轻易“碾场”的,因为,赶不好要让雨淋一场的。
         
这是个美丽而悲情的爱情故事,也是段美好的日子。我们小孩多了黑夜里看星星的日子,天上的银河遥远而深邃,充满了无尽的遐思,一不留神,一颗颗“贼星”冲向地面……
         
秋天的农村晚上,凉爽而安静,有时偶尔听到几声娃鸣和狗叫。如今的城市,路灯太亮,城里的孩子根本看不到深奥的天空,也少了一些天象的新奇见闻。
          
二、捏面人儿
       
小时候,村里老人们传说“顺口溜”:七月十五捏面人儿,八月十五打月饼。那年月到了七月十五这天,大部分人家是要捏面人儿的,原因有好几种说法:欢庆丰收的,捏得多是寓意家里人丁兴旺的,还有是传递信息的……反正是做为传统流传了下来。村里平时有货郎来,女人们就买好了粉粉绿绿,粉粉是绿色的细面面,绿绿是黑色的细面面,都带点荧光亮点点,也不知啥做的。货郎用耳勺(很小的勺)在他的小瓶子里掏一勺包在一块方方的小纸包包里,一耳勺换一个鸡蛋。有一勺也够一两年用啦。


这天村里的女巧手们会聚在一起捏面人,面是平时积攒下来最好的白面,和一块白面软硬要好,好像是偏硬些,搭好碱,再揪一小块面掺点锅底的黑,用来做眉毛和头发用,捏面人儿是细活儿,也是巧媳妇手艺的比赛,我们家姐妹中数我二姐捏得最好。捏面人儿程序是:一般是先捏个圆的做头,后面要摁扁,再搓一粗一细两头尖的条,细的做胳膊,粗的做腿,在胳膊两头尖的地方用蓖梳按几个印就成了手,在腿两头尖的地方用大梳子按几个印成了脚。胳膊有前伸的,交叉抱着的,还有抱鱼兔的……腿有互相压着的“二郎腿”,有蹲势的,有武打样儿的……然后是加头发、点眼睛,男的头发是一撮儿,女的是齐刘海和抓髻儿,样式五花八门,最后是安眉眼,黑面做眉毛和眼睛的,搓成细线,用针轻挑粘点水安上眉和眼,眼中间还得用针按条缝,然后安鼻子,有白面搓成两头尖的,有一头尖的蒜头鼻,最后是安嘴,男的大些,女的小些,因为太小,都得用针挑着粘点水安上去。然后再上下穿个枳芨棍两头还不能露出头,以固定面人儿不容易分家。小心翼翼地放在干净的笼屉里,互相留着空隙,放到半开的滚水锅上蒸,火候也得把控好,太大和太小都影响面人儿的形状和形象。在蒸的等待过程中,将粉粉和绿绿分别放在小酒盅里,用白酒或温水化开,正好面人蒸好啦,用火柴棍的大头粘上粉粉涂嘴和脸蛋儿,再用绿绿和粉粉点在腿和胳膊上,有红点有花儿,栩栩如生的可爱面人儿就花花绿绿地晾下一大片,大家互相看着,评论比较着,有满意,有开心,小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面人儿,满屋子欢声笑语,冲淡了“鬼节日”的压抑和悲哀。
如今的社会发展太快啦,手机电视占用人们的业余空间,现在村里人也很少捏面人儿啦,年龄老的懒得捏,年轻的不会也不屑这个传统。

三、“鬼节日”祭奠日
       
七月十五“鬼节日”,是家里有亲人故去必须要上坟祭奠的日子。在我小时候,村里的规矩比较多,七月十五“前三后四”是不能洗衣服往院里倒脏水的,因为传说这几天阎王爷给鬼放假,故去的亲人和泼神乱鬼们都来人间啦,有回家的亲人,有乱跑的孤魂野鬼,倒出的脏水容易惹麻烦,有时实在挪不开必须先咳嗽提醒才能倒;晚上忌外出,夜深了不能喊名字,怕鬼们听了去,所以,吓得小孩子们这段时间不敢乱跑。到了七月十五这天,家里有故去亲人的,本地的、外地的儿女大部分是要回来上坟尽孝和祭奠的。但是,有个说法“女人上坟,越上越穷”,大部分人家女人是不上坟的 ,有女儿想上坟还得看嫂子的脸色。但是现在已经不咋讲究了,因为计划生育不是人人家都是小子,再说女儿也有责任和义务的表达权利。不论儿女上坟是延续亲情的表达。看看亲人的墓碑,烧点纸钱,摆上供品,明知道里面的亲人拿不到吃不上,但是幻想着亲人的魂在看,和亲人拉拉后人的变化,心里也得到了表达和释怀。特别是社会的快节奏,平时大家难见面,父母活着时是大家的聚点,现在的上坟又把亲情收拢。事实证明,上坟祭奠父母亲人,反映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家风家貌,腼怀先人,传承着一代代的血脉情深,增强家族的团队凝聚力。

        
中国先辈们留下的传统都有着源远悠长的历史根由和文化,后人应该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家庭是最根本的基础,有正能量的家风、家貌,这个国家才有发展,这个民族才有希望不被消亡。前些年歪风邪气横行,扰乱了人们的世界观,现在的年轻后代有的不知历史,不学历史,终是忧患啊。

好书推荐,点开即可购买:

1.好书推荐||《红楼梦》连环画让你的孩子轻松读懂古典名著
2.好书推荐||中国诗词大会,把孩子培养成具有“诗香”气质的儒雅人
3.千呼万唤!绝版的《聊斋》连环画(59册)终于回来了!
4.杨振宁读了非常痛心,柳传志读了欲哭无泪: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5.绝版重现丨影响一代人的《三国演义》连环画50册,又出山了!
6.一套绝版连环画50册,重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列国纷争的伟大时代

7.限量再版丨连环画之世界瑰宝,30册《水浒传》连环画重出江湖

END


01.装B是有代价的:江苏昆山纹身男砍人反被砍死的教训!
02.“正当防卫”因何成了个技术活儿?
03.乡恋●小时候拔兔草的那些高兴事
04.北京  北京
05.乡村雪天记忆
06.兄弟,面对苦难我们只能选择坚强
07.傻子三虎的辛酸故事
08.杨振宁读了非常痛心,柳传志读了欲哭无泪: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09.记忆中察右后旗过去的几个知名乞丐

【作者】申艾英,网名神玉牛,出生于乌兰哈达的火山草原,生长在半农半牧区,1980年土牧尔台中学读高中,后来参加高考改变了命运,在银行工作34年,现已退休。开一家农家粮油内蒙特产店,专卖察右后旗农家产品。今后梦想:写点游记和随笔,回忆感慨一番人生,看云起云落……

【声明】本平台“老事旧人”是一个个人文学原创平台,现在向广大的文友开放,如果喜欢文学创作的朋友有符合本平台风格的文章想发表,可以加本人微信,顺便提供作者介绍和一张个人照片,通过微信直接发来。本平台文章均为原创,欢迎大家分享转发,但任何其它媒体或自媒体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不得私自转载,如转载请联系本平台授权,且一定注明作者姓名,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老事旧人”。

1.首先本平台【老事旧人】欢迎你的关注和分享,谢谢光临。

2.请用你灵巧的手指轻轻点击的酬劳,相信你会做到的,你是最棒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