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发生在集宁地区车站、工区的一些趣闻轶事

 新用户06868399 2020-06-24

〓 第  951  期  

文/张俊   编辑/王成海

本平台“老事旧人”为原创文学平台,所发作品均为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媒体在不经过本平台同意的情况下转载和盗用本平台文章,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小时候看过一场晋剧 ——《三岔口》,但不懂剧情。听大人们说,它是一场描写“毛贼”与好人进行格斗的武功戏。

后来才知道《三岔口》的故事, 其实是描述宋朝将领焦赞打死奸臣谢金吾,被发配到沙门岛,途经三岔口,投宿于刘利华夫妇店中。大将任堂惠奉杨延昭之命暗中保护焦赞,不料在店中与刘利华夫妇发生误会,双方在黑暗中打斗起来,幸亏焦赞及时赶来说明真相,才解除了误会的一场戏。


历史上的三岔口在什么地方,我无从考究,也不想考究。而我所知道的山岔口,是京包铁路钱上,集宁南站往西一站地的小火车站所在地。

五十多年前,三岔口车站的大屋顶老式绿色站房,建在紧靠铁道北侧的一块平地上,而三栋一门一窗砖瓦结构的旧式家属宿舍,就建在站房东面不足百米的地方。
这里曾住着二三十户铁路职工和家属。其中就有我三姨的家,因此,我小时候常去那里。

今天我讲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那一时期的趣闻轶事。
现把它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那时,三岔口车站有个叫王源(化名)的扳道工,在一个寒冬的夜晚,他一个人在扳道房值班时,在火炉里烤了几个红薯。当他取出烤熟的红薯正准备吃的时候,突然发现窗外有个蓬头垢面的“毛贼”,正向他笑嘻嘻地招手……

霎那间,胆小鬼王源被“毛贼”吓得魂飞魄散,口吐白沫,瘫倒在地,不省人事。而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被窗外的“毛贼”看得一清二楚。结果“毛贼”反被王源惊得不知所措,一溜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不知所向。   

恰在此时,电话铃声响起,是车站值班室的电话。但王源像死去一样毫无反应。车站方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幸,急忙派人过去查看。几经呼唤之后,王源才慢慢苏醒过来……

其实,那天夜里窗外的所谓“毛贼”,就是一个饿急了的乞丐。他本想与王源讨个红薯吃,不成想把王源吓得昏厥过去。

自那以后,王源坚决要求调换工作岗位。车站领导再三给他做工作都无济于事。最后决定,将他调离扳道房,去工区当巡道工。

然而,巡道工同样需要上夜班,而且还要经常在夜间,单独一人在铁道线上行走、查看、处理故障。

为此,窝囊废王源上夜班时,非要缠着老婆与他一起去巡道。这在当时,被三岔口车站街谈巷议传为大笑话。王源清楚,这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最后他终于拿定注意,辞职不干回了老家。

与胆小鬼王源恰恰相反的故事,却发生在一个普通的铁路家属当中,一个勇敢的年轻少妇的身上。

那是一个晴朗平和的傍晚,天色渐渐地黑下来,劳累了一天的少妇刚刚吃过晚饭,瞌睡虫一时袭来,上下眼皮不停地打架,她顾不上收拾炕上的案板、菜刀、勺子、碗筷和吃剩的饭菜,于是头枕炕沿,和身躺下,倒头呼呼大睡起来……

睡梦中,她忽然听到有响动,猛一睁眼,看见后窗户上有个人影正在往家里爬。她立刻警醒过来,用力大吼一声:“有贼了,捉贼啊!”并随手抓起案板上的菜刀,狠狠地向毛贼甩了过去。只听的飞刀噶擦一声砍在窗框上,那毛贼的脑袋险些被削下来,吓得那家伙连滚带爬地逃跑了。

相比之下,也是在夜晚,一个女人家遇到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幕,她有胆量面对邪恶,勇敢地进行自卫反击,少妇的勇气和胆识,难道不值得人们夸赞吗?
 


同期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集宁南站和三岔口车站之间的乘降点——葫芦工区。
当年,这里也曾住着二十来户铁路家属。在一年的春节前夕,一户家属的丈夫上夜班不在家,几个年龄都不大的孩子早已熟睡,而这位大嫂却在油灯下,忙着给孩子们赶做过年的新衣。

在寂静的午夜时分,这位大嫂突然隐约听到,窗外有窸窸窣窣的声响。
她立刻意识到,外面有毛贼。于是,她一边用手推推炕上熟睡中的儿子,一边又大声说道:“虎子,往这边儿睡,别挤你爸爸!”只听到儿子一边翻身,一边随声应道:“嗯,嗯……”

窗外毛贼一听孩子爸爸在家,当即吓得从窗台上摔了下来。只听那毛贼还“哎吆、哎吆”地叫了两声,便迅速地逃掉了。

后来,当那位聪明豁达的大嫂,把这出“戏”讲给姐妹们听时,逗得大伙笑到肚子疼!


65年以后,三姨夫调离三岔口车站,随后把家也搬走了。自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那个小小的火车站。但是,那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流传至今,正像川流不息的京包铁路一样,它将不断产生新的故事,而且会一代代流传下去……


好书任你读,只需点开链接即可阅读:

01.官路亨通

02.网络最流行小说:官场红人是如何历练出来的?
03.现代官场现形记:是男人就要活出个人模狗样!
04.平民屌丝的升迁之路
05.波云诡谲官场路
06.一个农村孩子的升官历程
07.权力的背后
08.冥婚鬼妻

09.青云直上:朝中有人好做官
10.官场博弈
11.官场上那些五花八门的套路
12.官场争锋
13.一个官员秘书的升迁之路
14.官场之雄心壮志
16.办公室的女秘书

17.红颜迁升记

18.被女上司逼婚的男人
19.长袖善舞的女人

20.小城官场

21.最高使命

【作者介绍】张俊,原籍山西,10岁随父母迁居察右后旗土牧尔台,20岁求学来包头,毕业后,先后在煤炭系统工作30多年直至退休,现住包头。年轻时爱好文学,爱好“爬格子”……仅此而已。两年前,偶然发现王成海老师以一己之力,开创了微信公众号“老事旧人”这个平台,他带病创作和编发了大量的乡土味十足的忆旧性文章,特别那些对我第二故乡——察右后旗土牧尔台的回忆和讴歌,勾起了我对少年时代的深深怀念和眷恋。在此,祝愿故乡的父老乡亲、老师、同学们,幸福安康,日子越过越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