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著导读丨《傅雷家书》第二讲

 大奔h1wmjlcm1r 2020-06-24

慈父篇:成长的守护者

在家书中,傅雷是一位慈父,守护着傅聪的成长。他教会了他如何学会生活。学会生活是人在世界上生存的基础,不懂得生活的方式方法,便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傅雷夫妇与傅聪的书信往来中,总会问及傅聪近期的生活状态,并且针对具体问题作出指导,为傅聪的成长点亮一盏明灯。


(一)品味高雅

傅雷教育傅聪要懂得生活的乐趣,他希望傅聪以一个艺术家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生活,他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家,生活不必要多奢华,但一定要习得高雅的品味。同时教育傅聪要改掉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写信干净;去人家做客时一定要合乎西洋的礼仪、规定,例如,围巾和大衣要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应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有礼貌等。



(二)学会理财

傅雷在1960 年 12 月24 日的信中说:“由于你们两人都很年轻,没有实际经验,我想把我们理财的方法告诉你们,也许会对你们有所帮助。”母亲朱梅馥在1961 年 1 月 5 日在回信中对傅聪说:“虽然我们孜孜不倦地教导你,但是在生活的规律和用钱的得当两点上,始终没对你产生影响,我为之深感遗憾,也是觉得惭愧的,因为总是我们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好。”从这些家书中可以看出,傅雷夫妇在生活教育上可谓是用心良苦,力求让傅聪能够学会生活,并且懂得生存的方式。



(三)视子为友

傅雷一直把儿子当做亲密的朋友,常常有如冬日“围炉夜话”那样与儿子进行交谈。“我高兴的是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的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有大错。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尤其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父子之间成为交流探讨的朋友,能够共同成长、学习,共同商议,这确实是理想中的父子关系。


配图:家书真迹(局部)。


(四)真诚待人

家书中傅雷对儿子表现出来的爱,有朋友般的坦诚与关心,将心比心地体会儿子的生活处境和情感状态,用真挚的笔触表达出来,用家书的形式直击人心,令人动容。如“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块,为你的成功而高兴,为你的烦恼而烦恼,为你的缺点而操心!”这种爱源自本能,同时又建立在父子心贴心平等交流、体认的基础上,是充满教育意义的真诚之爱。傅雷是这样教导孩子的:“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傅雷也是这样做的,敢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过失:“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真诚冲破了传统文化沉重的藩篱和当时粉饰现实的创作模式,展现出真率高尚的人格。如此深刻自觉的反省和背后诚挚的大爱,都产生出良好的教育指导效果。



(五)表扬鼓励

无论面对多大困难与烦心琐事,傅雷总是给予孩子正面的支持和鼓励。1955年5月11日他在书信中说:“好孩子,不用焦心,我决不会怨你的,要说你不配做我的儿子,那我更不配做你的父亲了。”在鼓励的同时,傅雷也没有忘记告诉傅聪,成功的得来是需要努力的,生活的苦闷与存在的矛盾,就是进步的动力。如果傅聪有不顺心的事,或者忙于奔波而耽误练习钢琴,傅雷就会安慰傅聪,即使有事耽搁,三天没有弹琴,也不会损害钢琴的技术,鼓励傅聪要有自信。


配图:家书真迹。


(六)人生指导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讲究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在家书中,傅雷用习习春风般同心相印的肺腑之言对傅聪进行人生指导。

如感情问题,傅雷告诫儿子:“感情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波涛的美,急风暴雨的美,或是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却近于钻石的闪光,星星的闪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美无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与理性平衡之所以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青年时代是短暂的、美好的,如傅雷先生告诉孩子的——“这是你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希望你好好享受、体验,给你一辈子做个最精彩的回忆的底子。眼看自己一天天地长大成熟、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地加多,精神领域一天天开阔,胸襟一天天的宽大,感情一天天的丰满深刻:这不是人生最美满的幸福是什么!这不是最隽永最迷人的诗歌是什么!孩子,你好福气!”

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有自己的困惑与迷茫,他们需要外界的指导与引路,有时候他们也许只是需要一个聆听者,来倾诉一下自己的心情与想法。父母不就是很好的倾听者与指导者吗?连傅雷也说:“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

因为儿子在外留学,傅雷只能通过写家书的形式对傅聪进行教育指导。也正是因为父子相离,傅雷的爱子之情,关切之心才显得格外深沉、热烈。傅雷将傅聪培养成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方式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这种成功的经验也启示家长们,要承担起指导青年人的责任,要意识到自己教育指导的重要性,不仅只是从子女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还要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青年人进行“全人生指导”,这在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每日一练

1. 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2. 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3. 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答案:

1. 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第二封信,希望儿子在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3.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 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 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导师简介

陈文涛

     任教于太仓市双凤中学,太仓市实验中学教育联盟新锐教师,论文获苏州市二、三等奖、省二等奖。

为方便各位学生和家长,【导读】(包括“书目导读”和“名著导读”)现汇总在“学习中心”——“推荐”——“名著导读”里面,并且实时更新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