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青铜器都是用于祭祀的重器,人们对它们充满了敬畏之心。它上面布满了神秘的纹饰,在古代被认为是巫祝与神明沟通的符号。这些纹饰非图非字,让人难以捉摸,但却带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甚至是恐怖的感觉。那么,这些纹饰真正的意义何在呢? 饕餮纹 青铜器是国之重器,即使到了现代,这种形式的古代器物——无论是青铜、美玉所制,亦或是陶瓷和其他的材质的都被供奉在庙里或者是后来家庭的供桌之上,那里通常都摆设有香案,是敬奉神明、神化古代英雄与祖先神灵的所在。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名称复杂,流传下来的形制就有上百种之多。 它们周身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精美纹饰。 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是中国青铜艺术最为辉煌的时代,达到了青铜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青铜器的主要器类、器形在这一时期基本已经齐备。鼎盛期的青铜器造型上庄严厚重,纹饰繁缛精绝,兽面纹、凤鸟纹等被大量的运用。上面的纹饰有还有云雷纹、饕餮纹、夔龙纹等. 一,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纹饰,是突出动物面部的抽象化图像,形态狰狞可怖,盛行于史前、商代和西周初期。传说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 饕餮(tāo tiè)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它是青铜器上很常见的纹饰。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有说法说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的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导致最后被撑死的下场,据说它是东海龙王的第五个儿子。《左传》里记载它:“贪于饮食,侵欲崇侈,……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 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具有神秘的艺术特色。它一般是以动物的面目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所组成。它更是权利的象征,代表着贪婪和残暴,形象令人畏惧。 有史以后的商周时代,饕餮纹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更不是随意点缀的,都有它的意义在里面;大多礼仪器皿上都刻着饕餮纹,虽是为祭祀鬼神,但是也有祈求福佑和祓除不祥的双重意义。它更是统治者为了巩固势力,笼络人心和对权利的向往的欲望图腾。 云雷纹 二,云雷纹是青铜器上很常见的一种典型的纹饰。古代人们在长期的采集和耕作实践中,对云和雨决定收成的影响产生了期盼和敬畏之心。使云在人们的心中得到了升华和抽象,因此产生出崇拜和敬畏之情。云雷纹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的。 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在云雷纹的基础上,卷云纹通过对其构形元素的“简化”和结构模式的“打散”。确立了自身的存在形式,简化的勾卷也从此成为后来云纹形态普遍采用的定型化元素。 到了汉朝的时候,卷云纹慢慢的形成了带尾巴的云,在纹样构成中起着加强力量和速度感的作用,增强了汉代云气纹特有的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云纹是我国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中典型的一种,被广泛装饰在古代建筑、雕刻、服饰、器具及各种工艺品上,云纹形态多样,有十分抽象、规则的几何图形,也有着生动形象的自然图形。 云雷纹常常用于器物图案中心的周围,它象征着福寿绵延不绝和长生不老。这也是各个民族对于自然现象的崇拜和敬畏之情。它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表达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和止于至善的优秀文化精髓,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 夔龙纹 三,夔龙纹:夔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只有一足。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里记述:“夔如龙一足”。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只有一只脚又似龙的形象,都被称之为夔或夔龙,有的夔纹已演变为几何图形的装饰。它的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 唐代术士杨筠松所著《龙经》对夔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解答:“夔龙为群龙之主,饮食有节,不游浊水,不饮浊泉。所谓饮于清游于清者。”作者不但直接将夔归属为龙,而且认为夔是“不游浊水”、“不饮浊泉”的群龙之主,夔龙是权利和王权的象征,装饰有夔龙纹的青铜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尊贵。 青铜器的纹饰还有很多类型,但是常见的就是这样三种。纹饰凝集了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流传到今天,它们仍然还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是很多高档场所的重要装饰语言。 |
|
来自: 袁承志dtau70na > 《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