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称帝后幽州一案,令狄仁杰在众人面前刷满了存在感。同时也让众人疑惑纷纷,难道狄仁杰同武则天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吗?牵扯到谋反之事,还能全身而退的仅狄仁杰一人而已。 当时武则天非常喜欢听人告密,有这样的人觐见她都会亲自接见。如果所告之事她认为可信的话,还会亲自授予告密者一定的官职。这可是一步登天的好机会。来俊臣所以后来平步青云,全部依赖于自己的告密绝技。他也是诬陷狄仁杰的罪魁祸首。 狄仁杰牵扯到谋逆大案当中,武则天竟成为了他的护身符“幽州案”不难让人看出,武则天当政期间的环境有多么的残酷。这位女皇帝本身多疑刚烈的性格,再加上旁边有众多的告密而提拔的官员。可以说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所有人都生活得战战兢兢。 幽州这起谋逆大案。众多涉案人员不是同武则天有仇,就是被她打压得喘不过气,想要推翻她的政权。虎敬晖就是其中之一。原本隐藏在狄仁杰身边,想要借机起事。可偏偏最后又被狄仁杰的风采所征服。不但放弃了最初的目的,还反过来救了狄仁杰的命。 狄仁杰也清楚这些人是无可奈何而为之。因此在武则天面前处处为他们遮掩。可是精明的一代女皇,怎么可能如此好糊弄。她早已洞悉了狄仁杰所做的一切,却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可见他对狄仁杰有多么的“宠爱”,简直就是狄仁杰的护身符。只要有武则天的存在,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狄仁杰的地位。 二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已经超越了君臣之界?让武则天对狄仁杰宠信有加 说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信任的近臣,任何人都不会产生怀疑。武则天对待臣子,都是顺者昌逆者亡,也只有狄仁杰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所以有的人觉得武则天对狄仁杰,产生了别样的感情,甚至把两个人当成了情人。 这样的想法只是无稽之谈。狄仁杰是个极其聪明之人,他懂得如何让武则天接受自己的意见。就拿“幽州案”做例子。 在了结整个案件的时候他向武则天汇报,完全客观地陈述整个事件的事实。巧妙地规避和淡化了某些细节上的事情。这样的举动既称不上欺君,还可以为一些人减轻罪名。由此可见他的聪明之处。 另外武则天对狄仁杰的纵容,完全是因为他的忠心耿耿。有人觉得狄仁杰对武则天的忠心耿耿很矛盾。毕竟狄仁杰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怎么可能会效忠一个谋权篡位的“女人”? 当时的武则天手中的权力已经根深蒂固,根本不可能轻易地撼动。狄仁杰的忠心不二,反而让他很容易地去保护一些重要之人。更何况狄仁杰是在耐心地等待,等待一个能够帮助李氏王族夺回权力的机会。 武则天难道不知道狄仁杰的心思吗?任由他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无论是武则天还是狄仁杰,他们对对方的心思都清楚得很。这也正是聪明之人的谋事之道,明了却不点破彼此之间相互利用。 更何况武则天是有大志向之人,她把众臣都当成了自己手中的烈马。越是难以驾驭,武则天反而会越兴奋。以征服这些臣子为自己人生当中的一大乐趣。武则天同时也是一个爱才之人,她对自己的人格魅力非常的自信。认为用此就可以征服所有人。 武则天敢于重用狄仁杰,就是因为他聪明。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可以碰触。哪怕是狄仁杰想要做一些违背武则天的事情。也会十分机智地游走于武则天的底线之上。既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又可以让事情发生在武则天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说白了就是做事情的“度”把握得很好,让武则天觉得用他用得很顺手。 还有一点颇为重要的是,狄仁杰老家山西。每个人到了晚年都会怀念家乡。武则天是觉得只要听到狄仁杰的声音,就会感觉到亲切。这是一件非常令她开心的事情。 所以说武则天对狄仁杰宠爱有加,这份殊荣绝对是朝堂之上的头一份。连后来狄仁杰去世,武则天都免不了悲伤外露。可见狄仁杰在她心目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狄仁杰也的确是个能臣。只要是他着手处理的事情或者案件,根本找不到任何令人不满的地方。这种处理事情的手腕,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