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追寻中华文明的根基 文 ∣ 张政 图by daseotsi 汉献帝刘协创业的梦想一直很丰满,从小到大,把刘邦、刘秀当做自己学习榜样。看上去很励志,也让人感动。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每一次创业都很失败,一次比一次惨,搞的很多读者为他抱打不平,大骂汉代末期怎么会有那么多小人,那么多奸雄。 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在于他选择的联合创始人太强势,基本上都是大人物,最主要是这些人心怀鬼胎,都想取代他。 在刘协的联合创始人里,我们按照前后次序,找上两位出来,看看这些人是谁?有什么本事。 第一个上场的是董卓,当时最有实力的人物。 刘协选择董卓,是因为在当时的大汉公司里,他也是个有名无实的老板,被人架空,一点权利也没有。这些人是他身边的几个太监,从感情上讲,他从小和他们认识,算是熟人。 在这种背景下,刘协同意另外几个联合创始人的意见,把董卓召集公司里,希望借助董卓的实力,帮自己恢复在公司里的话语权,成为真正老板。 可惜董卓先生当了领导后,贪心越来越大,不断蚕食大老板刘协在大汉公司的股份,逼的刘协流了不少眼泪。 最终把好端端的上市公司大汉集团,搞成了st大汉股份,地方割据、诸侯争霸,弄的大汉集团四分五裂,刘协成了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领导人。 在刘协的联合创始人里,第二个重要人物是曹操。 曹操也是个人物,虽然出身宦官之家,却一点也不影响他创业雄心。 董卓被吕布干掉后,离开董卓的刘协,面对着一个四分五裂的大汉集团,天天唉声叹气、以泪洗面,一心想把大汉江山重新站立起来,可惜,浑身无力,眼巴巴的看着形势一天天变坏。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跑回河南建立起自己的团队,打着恢复大汉公司的旗号,事业干的有声有色。 很快,很快刘协被曹操接到许昌联合创业,两个人目标一致,致力于共同打造一个新大汉。 但方式不一样,曹操有自己的想法,意思是我在前面卖命,你在后面当好你名义上的董事长,配合我做好工作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的刘协,已经不是小孩了,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在他心里,大汉公司是他们家族传承下来的老企业,他应该说了算,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治理公司。 两个人的工作方式和思路明显不对劲,差异很大。所以他们刚开始合作时还可以。曹操很尊重刘协,把刘协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帖帖,刘协很舒心,很愉快,自己的小目标也算实现的一般。 曹操呢?也得到了实惠,被刘协任命为政府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又被封为魏王,自己价值得到更大提升。 时间一长,两人矛盾就出来了。曹操开始瞧不起刘协,刘协也很想摆脱曹操,两人成了彼此眼中钉、肉中刺。 这次不是股权纠纷,而是刘协觉得自己这个董事长一点儿权利也没有,在大汉公司里根本没人尿他,太怂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选择了新的联合创始人。第三个上场的人,不是别人,是他自己的老岳父。 为了显示自己重新创业的决心,他还咬破指头,写了一份血书,托人带出宫交给岳父,希望老岳父以此血书招聘合作人员,想办法把曹操赶出大汉公司。 只不过,曹操不但是能写出“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这样不朽诗篇的诗人,也是能发动“官渡之战”取得以少胜多战绩的军事家,更是纵横沙场的政治强人。 他这样的人绝不是等闲之辈,早就在老板身边布置了很多眼线,对刘协的举动清清楚楚。 刘协的第三次创业也最终以失败告终,他背叛了和曹操创业时的约定,害的很多人为此丧命。而曹操呢?始终没有把刘协赶下台去,自己去当大汉公司的董事长,职业道德还是很不错的。 后来,曹操对儿子曹丕说:“刘协这b,不好好当老板,经常给我穿小鞋,你以后找个机会把他给废了吧!这货连个屌丝都算不上,还没包容、上进心,更没有合作意识。" -END- 大秦之歌|荣誉出品 责任编辑|何晓棠 校正|宋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