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刺秦始皇后,张良四处逃避,他是如何得到《太公兵法》这部奇书

 大秦之歌 2020-06-24

每一个

喜欢大秦的人

你我一起做大秦之歌的正真朋友

文  ∣ 大秦铁鹰剑士

作者简介:头条号历史问答达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此后他也学着古代天子巡狩四方的仪式,带着文武百官,声势浩大且频繁的到全国各地去巡狩。他一边以祭祀名山大川为名,所到之处把自己的丰功伟业刻在石头上,让后世的人都颂扬他。同时到处走走,以天子的浩荡仪仗震慑六国蠢蠢欲动的贵族,让他们都老老实实的做个大秦子民,不要瞎折腾了。

秦始皇每次出去巡狩,总是前呼后拥,成千上万的大秦锐士护驾而行,数百辆车马遥相呼应,浩浩荡荡,沿路滚滚铁流蔚为壮观,十分威风。所到之处让那些企图复辟的贵族们只好死心。

公元前218年春天,秦始皇又要巡狩,这已经成为大秦帝国当下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这天大队人马到了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的一条马路上,路边的老百姓一看秦始皇的车队滚滚而来,于是赶紧齐刷刷的跪在地上,抬头看都不敢看。

秦军的一个传令官照例骑着马来回通知车队所有人,说这条路地势凶险,提醒大家多加小心。武官听了都精神一振,做好护驾准备。文官听了都吓得提心吊胆,躲在车里大气都不敢出,好像立马就有人要把明晃晃地刀子架在他们脖子上一样。

秦人尚黑,所以秦始皇的车队旗帜、仪仗和服饰全部是黑色,看着像一条黑色的巨龙一字摆开。为了防止前后不能呼应,秦军护卫将军要求把秦始皇帝所乘坐车辆的前后三十六辆大车拉近距离连在一起,以避免车队遭到袭击时首尾不能相顾。

车队行至博浪沙时,四周显得特别清静,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随驾的所有人才稍微放松了紧张的心情。没想到车队拐弯的时候,突然一声巨响,一只大铁锤飞了过来,直接砸在秦始皇帝后面的一辆副车上,差一点把秦始皇帝的车辆给砸烂了。

车队的人全停了下来,开始四处围捕刚才抛出大铁锤的刺客,秦军人多,不一会功夫就把这个人给逮住了。秦始皇帝虽然很恼火,但他毕竟是一代千古之帝,并没有发火,而是指派李斯和赵高去仔细审问刺客,挖出后面的带头大哥。

这个大汉刺客是个纯爷们,不但不肯交代主使自己的人,而且连自己的姓名也不说,还对秦始皇帝破口大骂:“昏君杀了诸侯,灭了六国,六国的后人哪一个不想要他的命?历代的忠良都要向他报仇,只是他命不该绝。也是我一时大意,用力过猛没有打中他。我到是死不足惜,只可惜辜负了公子。

李斯赶紧问道:“是哪个公子?”大汉刺客一听自己说漏了嘴,于是猛的挣脱两个秦兵的束缚,撞到墙上把自己碰死了。

李斯和赵高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一看大汉死了,就赶紧仔细琢磨刺客说的这句话。他们推想这个背后主使的人首先是个六国后人,然后又顺着“历代忠良”去研究了一番,最后认定这个“公子”很可能是六国某个诸侯国的相国之子。查来查去就查出韩国开地会经做过韩国的相国,伺候过三代汉王。开地的儿子平也做过韩国的相国,伺候过两个汉王。这一家两代做先后都做过相国,接连伺候过五个汉王。

李斯和赵高才学智慧非同一般,也是办案的高手,通过这个排挤法,终于把目标锁定在韩国相国开地的后人身上,这个人姓姬,是个公子。

秦始皇帝立刻下令,在全国捉拿前韩国相国平的儿子,这个人就是汉初三杰的老大张良,但他当时的名字并不叫张良,人们叫他姬公子

博浪沙行刺秦始皇的事情很快传遍全国,成为张良扬名立万的一战,让他名满天下。他确实是韩国的贵族,秦国灭亡韩国的时候,张良还年轻,尚没有做官。但他当时的心里充满了对秦国的仇恨。在他心里,秦国灭了韩国,他就要灭了秦国。

当时,韩国虽然灭亡了,但张良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收到影响,他每天还是过着贵族公子的阔气生活,家里的奴仆还有300多个。但他不愿意在家里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他总想着要给韩国报仇雪恨。他兄弟死了,他也不顾不上给办丧事,就变卖家产,推说到外面去求学,离开家找机会给韩国复仇。

在全国行走的时候,他遇到了这个和他一样仇视秦国的大力士,此人力大无穷,一只手就能舞动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于是两个人相约,等到秦始皇来到阳武县,就在博浪沙进行刺杀,一锤灭了秦始皇帝的命。

只是没有想到,这次计划失败了。于是出现了大力士被捉拿碰死,姬姓公子逃跑,开始了四处逃亡的生活。为了不被秦军捉拿,姬姓公子改名张良,又叫张子房。

张良逃到江苏下邳这个地方后,就找了个地方躲起来。他身上有钱,所以又在当地结交了不少英雄豪杰,心里还想着有朝一日替韩国报仇。不到一年功夫,他就在下邳成了名人。他不但乐意接济有困难的人,而且还爱打抱不平,就是杀了人犯的案的人来投靠他,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收留。时间长了,临近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侠客,却不知道他是逃难出来的韩国贵族公子。真正了解他的人,又替他担心,怕他只想做侠客,骄傲自大,好出风头,不能成大事。

有一天,张良一个人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来到了汜水大桥上。他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个老头子穿着一件土黄色的大褂,搭着腿坐在桥头上,一只脚上下晃荡着,鞋底拍着脚心,发出了啪啪啪的声音。

老头一看张良来了,就有意无意的把鞋子掉在桥下面去,回头让张良给他把鞋子去捡起来。张良起初一听心里有点火,想上去抽老头一耳光子。后来觉得老头年龄大了,头发、眉毛和胡子都雪白雪白,没有九十岁也有七八十岁了,自己叫一声爷爷也不过分。于是他就走到桥底下,帮老人把鞋子捡起来送给他。

谁知这个老头自己不用手接,还把脚一伸,让张良给他把鞋子穿上。张良一愣,觉得好笑又生气。可是已经把鞋子给他捡上来了,既然他要求穿上就给穿上吧!又不是多大的一个事情。于是又蹲下身子,恭恭敬敬地帮着老人把鞋子穿好。

老头看了看张良,就捋着胡子大摇大摆的走了。张良又是一愣,这老头子真怪,自己帮他做了好事,他一声不吭的就走了。但老头越是这样古怪,张良就觉得越神奇。于是他就跟在老头的身后走着。大约过了半里地,老头也知道张良跟在自己身后,便转身走到张良面前,说:“你小子有出息,我倒乐意教导教导你。

张良也是聪明人,知道这个鹤发童年脾气古怪的老头一定大有来头,就赶紧跪下拜了拜,希望这个老人能收他做徒弟,教导他知识。

老头为了考验张良的心智,就让张良过五天到这个桥上来找他。

过了五天,张良匆匆洗漱完就赶紧跑到桥上去,结果一到桥上,发现这个老人已经在等着自己,还颇为生气的指责张良来的太晚了。张良急忙跪下磕头认错。老头便让张良再过五天来这里,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张良愣了半天才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接下来的五天很漫长的过去了,张良一大早起来脸都不洗就去桥上找先生,结果又迟到了,结果和上回一样。张良又闷闷不乐的回来等了五天,他自己心里一个劲责怪自己,自己拜师诚心不够。

到了第四天的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想着自己祖祖辈辈做韩国的相国,韩国没秦国灭了,自己也没脸活下去。博浪沙出了错,大仇也没有报成,还差点送了性命,九死一生的逃命到这里,还没有找到第二个志同道合的大力士,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一位想教自己的老师,自己还不能诚诚恳恳的去拜师,反而老落后在老人家的后面,连这点小事都干不好,还能干出什么大事来。张良心里越想越难受,越想越觉得自己做的不好。便干脆起床了,来到了汜水大桥上,桥上一个人也没有。他慢慢松了一口气,安静的等着老师到来。

过了不大一会功夫,那位鹤发童年的老人来了,走到张良跟前,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用赞许的眼光看了看张良。同时拿出一部书交给张良,叮嘱张良好好读这本书,将来能做帝王的老师。张良恭恭敬敬地问老师尊姓大名。

老人告诉张良自己无名无姓,同时让张良不要心急,好好读书,十年以后再出山做事。如果以后张良到了济北谷城山看见黄石,那就是他。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后来的人都称这位老人为“黄石公”。

老人送给张良的书是一部《太公兵法》,就是辅助周文王、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的军师姜太公写的一部奇书。张良如获至宝,不分白天黑夜的读,不但把它背的滚瓜烂熟,而且仔细琢磨了里面的细节和难点。

读完这部书之后,张良才觉得自己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帝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情,就算大铁锤打死了秦始皇帝,韩国也是无法恢复的。于是定下决心,先继续钻研《太公兵法》,其余的事情再也不提了。

 ·END· 

大秦之歌在秦史里徜徉

 公众号:daqinzhifeng1018  

洞见 · 价值 · 有趣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大秦之歌》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1511705881@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