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orghese的贝尔尼尼

 猪头兔脑 2020-06-24

Borghese Gallery,罗马

我毫不掩饰我对贝尔尼尼的热爱。

尽管我在美术学院看到了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之后,我承认贝尔尼尼的大卫确实要逊色很多。

米开朗基罗的David巨大。 实在是比我想象的要大太多太多。 雄壮的造型,坚毅的表情,尤其是尺度略略夸张的手和脚,整个雕塑粗犷,健壮,充满力量。 贝尔尼尼的大卫相比较,就柔美了很多,也小了很多。 面对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如丰碑一样的在前,贝尔尼尼另辟蹊径。为了体现瞬间的速度感和动作的爆发感, 贝尔尼尼的大卫动作上更加扭曲, 摆出了机弦即将发射时的姿势。 然而一切让人觉得,精巧有余,力量不足。狰捏的表情,扭曲的动作反而弱化了大卫整体的英武之气。 和米开朗基罗那右手肘微微弯曲,却显得力量灌注一气,凝而不发的大卫相比,实在显得弱得多了。

所以后世的人们,永远记住了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却很少有人记得贝尔尼尼的大卫。 这道命题作文, 贝尔尼尼逊色。也许,贝尔尼尼的风格,并不适合这种史书或者英雄的命题吧。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贝尔尼尼的大卫

但是几乎每一个去Borghese的人,都不是冲着这尊大卫去的,而是另外一座贝尔尼尼的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

Villa Borghese

位于罗马老城之北的Borghese位于罗马老城的城北,被一片茂密的树林环绕,我去的那天,风和日丽,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Borghese以收藏巴洛克和文艺复兴的众多名作而出名,可是算的上镇宫之作的,就是这——阿波罗和达芙妮了。

美丽的达芙妮,为了躲避阿波罗的求爱,就在阿波罗即将搂住她的一瞬,她变成了一颗月桂树。 就那一瞬间的哀愁与美丽,仓皇与无奈,被贝尔尼尼用这座雕塑记录了下来。

我不记得谁说过这么一句话:雕塑应该有四十个立面。 和我们建筑只研究四个或者五个立面相比,“四十个立面”的标准,无疑是极其严苛的。 它要求雕塑能在每个角度,每个细节,都把美,神韵和情感传达给受众, 贝尔尼尼做到了。

当我在方厅里或坐,或站,或近,或远的观看时, 那无懈可击的完美,可以让人或痴,或醉,或哭,或笑。

每个角度,都有着完美的构图,韵律的比例和精美的细节, 哪怕在细节最少的角度,画面充塞着达芙妮的身体,也突然鬼斧神工得出现了一只阿波罗的手,搭在了达芙妮的腰间,微妙的平衡了整个画面的竖向的构图。

阿波罗与达芙妮

更别说在那个最主要的立面,是绝妙的构图。阿波罗和达芙妮都微微前倾,一只腿都微微抬起, 达芙妮的手微微抬起,阿波罗的手微微后张,阿波罗把手轻轻搂在了达芙妮的腰上,达芙妮为了挣脱而自然的头部后仰, 仿佛两个人在翩翩起舞, 美丽无比的画面。 两个人之间的空隙,让人感到风从中穿过,这种空气感和透明性,形成了充满张力和感染力的力场。

可是看了很多贝尔尼尼之后,我总觉得,贝尔尼尼的群像作品要远好于独像的作品。 贝尔尼尼的独像作品,比如大卫,比如朗基努斯,都能仿佛感觉到贝尔尼尼的力不从心和焦急,总是通过过于夸张的肢体动作或者装饰(比如衣物,配件),来达到动感或者力量感的目的,却不可避免的消弱了作品整体的感染力。 而贝尔尼尼的群像却不同。 贝尔尼尼仿佛一个技法超群的导演,能够用最恰当的笔墨,就构建出一个极具张力的构图,一对若即若离的关系,一个过目不忘的场景,伴随着得那种舞台般的氛围感。

就好像我上次罗马记里写过的特蕾萨的沉迷, 天使那谜一般的诡谲的微笑,和特蕾萨如高潮甚至略显淫荡的销魂的表情,还有两个人物的位置关系, 一高一低,一大一小,都形成了一种诡异迷幻的气氛和强烈的舞台感。 这种舞台感,正是所有贝尔尼尼的雕塑,给人感染力的最大来源。 让人可以身临其境,亦让人可以沉醉其中。

圣特雷萨的沉迷

贝尔尼尼总喜欢用雕塑,凝结一瞬间的美丽。 在看到梵蒂冈的拉奥孔后,我知道其实这种瞬时的记录以早而有之。然而贝尔尼尼的特色是那用大理石雕刻出来的,如浮云般在身体旁漂浮的衣襟和裙摆,这是我在以前的雕塑,没有见到过的。 贝尔尼尼放弃了古典雕塑中裙摆那强烈的竖向线条以及带来的庄严厚重的特质,取而代之的,是灵动,柔美和飘逸。

阿波罗心慌之余最后甩起的那一裙摆,仿佛薄如蝉翼,失去了重量,浮在空中。 这让我联想起了唐代壁画里的飞天(Apsaras) 。

竖向线条的古典性

拉奥孔群像

即使是这样扭曲,衣襟还是强烈的竖向线条

再比较贝尔尼尼作品里的衣襟

在我看来,贝尔尼尼华丽的风格和细腻的手法,在处理有着凄美或神秘情节的宗教和神话艺术作品,有着特别且独特的魅力,尤其是想象着这样的作品是放置在装饰华丽的巴洛克或者洛可可的教堂或者宫殿之中 ,我能想象这在金光熠熠的背景色中,一尊如此洁白无瑕,却惟妙惟肖的雕塑放在大厅的中央,是多么的熠熠生辉。 就像Borghese一样,虽然每间房间都摆放了那么多的雕塑,但是只要贝尔尼尼的雕塑放在中间,一切周边的物件都显得那么的安静和没有存在感。

抢夺萨宾女人

在Borghese的二楼的一个壁龛里,我发现了贝尔尼尼的自画像。 游人如织,匆匆而过,却很少注意这很小的一幅画的人物和作者,竟然就是楼下他们为之倾倒的杰作的作者。 画中的贝尔尼尼就如同过去的几百年一样,默默的看着前方,冷峻不凡。

在我第一次去罗马的时候,因为时间安排失误,我路过piazza del popolo的时候,没有绕到旁边的borgese,后来十分懊恼。 第二次去罗马,第一站我就把这份遗憾给弥补了。在Borghese,贝尔尼尼用大理石,凝固了很多一瞬间的美丽。 这些美丽,值得一生去追寻,却绝不容错过一次。

(完)

您的打赏是对我的肯定,也是我下一次分享的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