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医苦吗?学口腔医学苦吗?

 清清小生 2020-06-24

古人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志向,也有“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觉悟,所以对他们来说,选择学医的理由可能更加纯粹。今天的我们无论是因为家庭背景而学医,还是因为治病救人而学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是自古以来都一样的,那就是学医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在这背后,在现实生活中,要想成为一名医生,需要有巨大的努力和付出。

第一:要有足够承担起58年学医费用的经济能力。

众所周知,学医的同学需要掌握生理、生化、解刨、免疫、内科、外科等等知识,花点时间比其他专业多,本科是五年,比其他专业的多一年。这样算下来,花在学费上的钱就比其他专业的多。但是学医的不是一毕业就可以当医生的,如果要考个研究生博士,再加上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到完成,又要花掉一笔钱。到这里绝大多数医学生已经三字开头了,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可对于学医者,“立”在哪儿?

第二:心理素质能过硬,要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要尊严,别学医!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有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威胁院长人身安全;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缴纳住院费用;有61.48%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甚至出现了“职业医闹”,出现了医生上班请保安护送,医院开门请警察驻点的现象。

第三:考试多,得活到老学到老。

学了医离当一名医生还差很远,你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考试科目众多,而通过率低,从2002年至2006年国家执业医师通过率(含技能)分别为68.4%51.6%37.5%31.5%30.3%28.6%2012开始通过率已经跌破20%2013年的国家执业医师通过率也是在20%左右。考完执业医师,5年住院医师,再考主治医师,还得考外语。本科生在晋完主治医师5年后方可晋副主任医师(副高),在晋升副主任医师5年后方可晋升主任医师(正高)。本科毕业到主任医师至少要15年的时间。这些只是成为一名医生的必经之路,正真当上医生后,还得不断学习,积累临床经验,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医学是一门需要渊博知识的高尚职业,是真正属于精英的职业,也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职业。学医还真就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特别解释下饿其体肤,是因为外科医师的大多时间在手术台上,饮食根本不可能规律。

如果你成绩不好,但是不怕苦不怕累,鲍老师可指引一条医学的唯一捷径:或许你是:初中、中专、高中学历;口腔医学技术等技术专业;成教自考本科毕业;统招非医学专业;医学专业不对口等等各种情况。多少人在通往执业医师资格之路上,思索多年、迷茫无助,走了多少弯路,甚至穷其一生去追寻,只为获取执业医师资格。但是:任何情况下都阻挡不了你一颗学医的心。

有的人不惜重金求购医师资格:98年以前的中专证、直接出的统招大专证。但是:医学没有捷径。要获取统招大专或本科,专业对口,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唯一途径:参加正规高考和今年可遇不可求的高职扩招,错过了今年的高职扩招,以后想要升学历的途径还是必须要参加高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