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特曾经是粮食出口国,如今为何半途而废?

 地图帝 2020-07-02

沙特阿拉伯在整个中东的面积并不算小,但由于国土的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所以真正适合耕种的土地极其有限。自古以来,沙特就不是一片生产粮食的沃土,屈指可数的可耕地零散地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山谷带,所以阿拉伯半岛的先民们历来都以游牧和经商贸易为生。这样的现象即便进入近代以后也没有得到改变,直到1938年美国在沙特的地表之下发现石油,沙特才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自此凭借着石油带来的巨额利润,国力飞速增长,此后沙特开始对国内的各个行业进行全方位的重塑,其中自然也包括农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特一跃成为全球第六大粮食出口国,但好似昙花一现的沙特农业却在短短20年之后没落。2015年沙特宣布全面中止在本土的粮食生产,今后所有的粮食均依靠海外进口,一个在中东地区“化沙漠为良田”的神话自此夭折。那么沙特为什么能够创造这样一个人类奇迹,最后又为何短命而终呢?

农业的基础除了良田之外便是淡水,而干旱少雨的阿拉伯半岛欠缺的正是水源。尽管整个沙特的地下水存储量有五千多亿立方米,但由于地表没有江河和降雨补充,这些水资源基本是用一点就少一点。古时候的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所以除了经商和游牧之外,没有人会尝试在这片不毛之地种植粮食。然而农业对于一个国家的诱惑实在太大,但凡有一丝可能发展农业的国家都不会将这个战略领域拱手让于他国,对于沙特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图-沙漠农田

发现石油之后,沙特迅速富裕起来,但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在任何人看来对国家的长远发展都是一种隐患,所以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沙特决心在工业、商贸、旅游和农业等各个领域同时开花。尽管数千年来沙特都不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但此时的沙特人却偏要逆天而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有钱!为了鼓励农业发展,沙特将大量土地无偿地分配给个人,并且承诺只要耕种人将土地开垦超过四分之一就能够获得该土地的永久所有权。

图-航拍沙特沙漠农田

除此之外,对于国内的粮食产品,沙特以高出市场价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全数收购,农民几乎稳赚不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沙特的高额补贴之下,大量居民开始投身农业,甚至部分投机者不惜从国外低价买入粮食,然后高价卖给国家。尽管如此,沙特的农业规模仍旧呈现几何式的增长,从1963年到1982年,沙特的小麦产量增长了1333倍,水果、鲜花、肉类、乳制品和禽蛋不仅能够满足内需,还可以大量出口海外。

然而就在沙特农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表象下,暗藏的危机也随之而来。由于土地和淡水资源本身并不适合发展农业,沙特的粮食成本非常之高,并且对环境的破坏力极大。尽管身为全球第六大粮食出口国,但沙特的粮食生产基本是一项赔钱的买卖,如果没有国家的高额补贴,农民未必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高昂的粮食成本在国际上又使得沙特粮价居高不下,在欧美国家的挤压下基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因此到最后沙特几乎是半卖半送地将粮食出售给友邦,赔本赚吆喝。

尽管有土豪光环加持,但架不住类似无底洞一样的倒贴,所以到最后沙特只能无奈放弃。到2008年,沙特的粮食只有约五分之一来自国内,其余均是进口。而到了2015年沙特干脆全面放弃本土粮源,一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农业神话”自此成为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