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常江先生早年的信件披露中国楹联学会大批书画莫名丢失

 昵称29604659 2020-06-25

【第一封信】中国楹联学会创立源起

各地联友:

成立全国性楹联研究组织,实为发展祖国文化事业之必须。近来,与各地联友书来信往,磋商此事,有感各位呼声之烈,肺腑之真。现将《关于成立中国楹联研究会的倡议书》(征求意见稿)印于本刊末页,望接读后,各自修改,签名寄回。

下一步,拟再行修改,将联名正式倡议书打印,发往有关部门、群众团体、报刊和知名人士,争取组织上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此乃大事,非个人能力所及,望大家殚心竭虑,奔走呼号,献计送策,以早遂人愿。

常江

1983年6月4日

附:关于成立中华楹联研究会的倡议书(征求意见稿)

楹联是我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与诗词曲,既有亲缘关系,又有自身独立的艺术规律,其产生与发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历来的劳动人民、文人学士,都十分喜爱运用、善于创作和注重研究楹联艺术。近代的革命领袖和著名学者,更时时培育和发展它。因此,它继明清兴盛之后,不但在祖国文化长河中经流不息,而且远传海外,成为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楹联能在文苑中独占一枝,为群众喜闻乐见,是因为它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或抒写壮志情怀,探索人生哲理;或记录人世沧桑,讴歌英烈豪杰;或描绘名胜古迹,赞美锦绣河山;或志贺婚寿庆典,吟咏四时佳令……奋击中似利剑,除恶扬善,褒贬时政;战斗中如号角,动员民众,打击敌人。今日里,它对振兴中华,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学习知识,都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值得高兴的是,十年浩劫之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楹联爱好者们冲破所谓“四旧”的束缚,以不懈的努力和极大的热情继续整理和研究楹联,形成了一支遍及全国、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经验的队伍。只是由于人力分散,缺乏组织领导,缺少统筹安排,致使研究工作情报不通,重复劳动,这是极须改变的。

为使研究工作走上科学化、正规化、系统化的道路,发挥楹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特殊作用,我们在通讯联系、交流经验、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决定发出以下倡议:

一、成立全国性的、群众性的楹联研究组织“中华楹联研究会”,制定会章,吸收各地收藏丰富、尤其是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为会员。

二、中华楹联研究会,可作为全国性文化团体或学术研究机构的下属成员开展活动,并与古典文学、书法研究、群众文化组织协作进行。

三、中华楹联研究会,要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积极筹备创办《楹联研究》刊物(或报纸),并组织人力,协商规划,争取五至十年编纂出版《中华楹联大全》的各个分册。

当前,楹联研究者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热情之高,都是前无古人的。我们恳请有关单位、有关领导、知名人士、前辈学者,以及新闻出版部门给予扶植、关怀和支持。

发起人(签名)

1983年7月1日

(载《楹联通讯》1983年第2期。)

【第二封信】1999年7月3日

老郭:好!

来信收到。(此处省略一部分)

学会工作,不太妙,顾已将人心搞散了。本来搞红学、气功,已把楹联放在第三位,现在又为了安排自己的情人,在一所私立大学,开办文物鉴定系,自己当系主任,又承接《红楼梦》书的一个“大工程”,学会的事,根本不放在心上。嘴上说,你们干,“常江管”,实际上一点不让权。一点小事不通报他,都发脾气。谁还管?他离京,不打招呼,不请示他的话,事情难定。总想拉几个人,“站在自己一边”,现在,一个人也没有。本来,学会没钱,他每月都拿来一堆发票让报。最近,杨启华、会计都不给签字,他不干。马老与几个人多次谈到,他失误①,选错了人。

我不愿谈这些,未免杞人忧天。(老顾)多次跟我讲:“我不干了,你干。”我也明确表示(不干),我不愿让人以为“排着队等着当会长”,(自己)“本职工作太忙”。

凡事总想自己占便宜。《对联三百副》,“黄山(书社)”于志彬调海南,要给出,总和顾电话联系,顾总催(我)。后来才知道,把“三百副”给海南,海南答应把《对联欣赏》再版②。你说,我编《三百副》,还有什么心思?

我不反对当权者掌权,一把手当然要有权的。就在他当“常务副会长”期间,把学会成立时有价值的字画,全部“丢光”,声言要“追查”,也不了了之③。天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我与京外的副会长一概不谈。

不管怎样,地球照样转,学会也照样转。这是规律,也是未来。

我为书目写的一篇序,谈对联书目研究史,应该有价值,寄上。颂

人健心康!

常江

7.3

注:①指四代会马老推荐会长人选。

②《对联三百副》,中国楹联学会编,由我主编,联系黄山书社的编辑于志彬出版。于调到海南海天出版社,带走这个热门选题。顾平旦以再版他与曾保泉合著的《对联欣赏》,作为出版《对联三百副》为交换条件。

③此事我写了一个材料,附上遗失书画目录,详见本册“致孟繁锦”的信。

(小编注:老郭是指郭华荣,时任《对联》杂志社长,顾指顾平旦,时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

【第三封信】丢失书画目录

中国楹联学会并孟繁锦会长:

中国楹联学会1984年成立的20年中,差不多搬家近20次。家底禁不住这样折腾,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令人最为痛心和痛恨的是,居然有人将学会保存多年的书画中的精品,悉数盗尽,留下一段悬案。

1997年春天,学会从一处私人家里匆匆搬到永定门。这是顾平旦找了一家企业,经理喜欢文化,他们在一家旅馆有库房,楹联学会的所有东西都存放到库房里,钥匙也都在人家手里,我们去人,人家给开门。记得4月份,西安楹联学会成立,我写的贺联是:“古色古香,联花飞洒长安道;且长且广,文脉直通永定门。”以“永定门”对“长安道”,不是对仗巧妙,而是实有其事。

在永定门,大约只开了两次碰头会,东西都没有铺开、清理,人家又让搬家。于是,我联系一家工厂,他们在延寿寺街有一间门脸房空着,地点在琉璃厂东街顶头向北,离刘育新的文物店不到百米,方便照顾,租金也还不贵,便租了下来。准确时间说不上来,但记得搬家时天热了,应该是初夏。

这时,学会会长是马萧萧,顾平旦是常务副会长,我是副会长,常治国秘书长,宋韶仁副秘书长。“新家”换了新锁,钥匙有三把:顾平旦一把,刘育新一把,张应一把。这张应是一个文化公司的年轻人,公司和学会一起搞过书画活动,张应和妻子没有地方住,顾平旦答应他们住一个月,连给学会“看家”。

大约是秋天,一日,马老约我和顾平旦去他家,见面后,顾平旦非常着急地说,出大事了。他说,他去清理一下学会的东西,发现1984年学会成立时的祝贺书画作品,重要的都找不着了。据他回忆,往永定门搬家时还有,丢失应该是1997年春夏秋三季的事。

事后,顾平旦、刘育新等人又详细清点一次。不久,顾平旦给了我一份《学会丢失藏书画目录(成立大会)》。我说一定收好,并约定,以后将这个目录公布于世,让书画收藏者和拍卖行都知道,他们手中的这些作品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凡是持有其中一件的人,都与“贼”有关。

几位知情人中,马老、顾平旦都已不在了,我有义务将这份目录交给中国楹联学会,请今后各届学会领导,把这件事放到心上,关注这批“丢失”书画的动向。我建议,适当时公布这份目录,让楹联界更多的人和他们的后世子孙都记得这件事。

常江

2013年7月22日

附件一:《学会丢失藏书画目录》(成立大会)原件(此件顾平旦1997年交留常江)

王力题词  赵朴初联  张爱萍联  溥杰联

王遐举联  吴祖光联 刘叶秋联 端木蕻良联

冯其庸联(二副)周汝昌联 许宝骙联 何洛联

王蘧常联  罗元贞联  柳倩联(二副)刘艺联

欧阳中石联 熊伯齐联(二副)刘炳森联 大康联

顾学颉联(二副)董天庆联 魏传统联(二副)马萧萧联

陈大远联 于植元联 顾平旦、常江、傅家宝联

傅家宝书常江联 唐棣华联 费新我联 刘铁平联

林从龙联 龚依群联 臧克家诗 东方人画

尚有外省的书画联多幅

附件二:《学会丢失藏书画目录》介绍

(此件2013年常江整理)

现根据《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册》和印象,对以上遗失作品予以介绍—

1.王力题词

含英咀华

约四尺,横书。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 下款:王力

2.赵朴初联

有句思谪仙,争看炉火照天地

此山腾傲气,岂惮鼻息干虹霓

有注:“曩年为马鞍山李白纪念堂撰联,久忘其句。顷翻书得旧稿,因录之。炉火照天地,鼻息干虹霓,皆李白句。前以喻马鞍山冶铁情景,当地冶金工业,唐代已相当发达;后句盖指斥当时中贵气焰,此以借喻四人帮。”

约六尺。无上款。下款:一九八四年十月赵朴初(印)

3.张爱萍联

山水吐芳意

风云入壮图

约六尺。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大会 下款:张爱萍 一九八四年 十一月五日

4.溥杰联

历朝文彩辉楹畔

大地风光列眼前

小于四尺。上款:中国楹联学会补壁 下款:溥杰(印)

5.王遐举联

胸中荡霁月

笔底鼓风涛

上款:祝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王遐举(印二)

6.吴祖光联

不屈为至贵

最富是清贫

上款:祝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吴祖光(印)

7.刘叶秋联

偶意共逸韵俱发

丽句与涤采并流

下款:书刘彦和语贺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刘叶秋 一九八四年十月

8.端木蕻良联

天地风雷皆有对

龙飞凤舞世无双

上款:祝中国联楹学会成立

注及下款:上联有关自然辩证法的味道,下联指汉字专擅此功,很不确切,用博一笑耳。端木蕻良

9.冯其庸联(二副)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 下款:冯其庸书

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

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 下款:甲子秋尽 冯其庸

10.周汝昌联

负阴抱阳,本来日月联双璧

妃红俪翠,千古文章驾两龙

上款:楹联学会成立致电祝贺  下款:甲子深秋津沽周汝昌撰并书于脂益轩

11.许宝骙联

对联对对,对对对联皆对对

条幅条条,条条条幅尽条条

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  下款:许宝骚即席戏笔

12.何洛联

楹联创新

雅俗共赏

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大会志禧

下款:北京市文艺学会并何洛共贺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五日

13.王蘧常联

积宋楹帖

广孟桃符

约四尺。上款:敬祝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王蘧常时年八十有五(印)

14.罗元贞联

楹联建会,神州创举

光大发扬,中华文艺

上款:敬贺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山西大学教授罗元贞拜

15.柳倩联(二副)

剧怜秋老伤黄叶

莫待冬深忆绿枝

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  下款:甲子深秋于北海之滨柳倩时年七十有四

水底燕惊青鲤梦

池中台观绿杨烟

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  下款:柳倩七十有四

16.刘艺联

清新隽永楹联意

素朴天真翰墨情

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  下款: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刘艺

17.欧阳中石联

抱柱当门,风仪典雅,未及登堂,能知堂中意趣

修辞对仗,韵律工调,何必入室,早见室主襟怀

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大会纪念  下款:中石奉撰并题(印)

18.熊伯齐联(二副)

诗言志

画寄情

上款:楹联学会成立纪念  下款:熊伯齐

天惊地怪见落笔

巷语街谈总入诗

上款:吴昌硕赠潘天寿联,书贺楹联学会成立(印) 下款:甲子秋月 熊伯齐(印)

19.刘炳森联

莫将真理错

须与古人争

上款:祝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雍阳刘炳森撰并书(印)

20.大康联

年丰人寿

海宴河清

上款:祝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大康(康殷)

21.顾学颉联(二副)

可与诗词歌赋分庭抗礼

能为衣食住行添彩增辉

上款:楹联学会成立大会纪念  下款:甲子初冬顾学颉敬题

物皆有偶:天地,方园,牝牡

作必循规:平仄,对仗,实虚

上款:楹联学会成立大会纪念  下款:顾学颉拟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四日

22.董天庆联

字字凝玉影

联联飞春光

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甲子冬于北海之滨董天庆

23.魏传统联(二副)

群贤毕至

少长成集

上款:祝贺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甲子孟冬魏传统(印)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上款:祝贺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录板桥联魏传统(印)

24.马萧萧联

楹联成对,乃祖国独特艺术,源远流长,形声音义,得其工巧,

则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赏不尽古往今来佳句似锦

学会立基,为人民群众社团,志同道契,切磋琢磨,求诸精深,

当英才辈出,少长咸集,集中起四方八面胜友如云

上款:祝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一九八四年十一月马萧萧

25.陈大远联

初凋右目,病榻无情,躬逢盛典难跻会

重振联坛,楹协有路,我具只眼或成龙

上款:祝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病余无事,哼成一联,抄上以博一笑。陈大远十月廿九日

26.于植元联

以文会友,百花齐放

厚今薄古,推陈出新

上款:祝贺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甲子初冬于植元于大连

27.顾平旦、常江、傅家宝联

少长咸集,自古楹间天地阔

群贤毕至,从此联中气象新

上款:甲子年菊花开时  下款:平旦、常江、保泉撰,傅家宝书

28.傅家宝书常江联

赤子心,青春志,白发情,黄金语,愿同五洲四海万户千家共振

联业

对偶句,并蒂花,鸳鸯墨,连理枝,堪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齐雄

文坛

上款: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  下款:甲子深秋 常江撰,傅家宝书

29.唐棣华联

楹柱本无言,因联发话

联语原有意,借楹生辉

上款:中国楹学会成立纪念  下款:潇湘渔父唐棣华于北京

30.费新我联

晓山分树绿

青草留花香

上款:祝贺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徐梦元句,费新我左笔

31.刘铁平联

德唯取友

善在尊师

上款:祝贺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下款:刘铁平

32.林从龙联

林从龙联共三副,不知是否全所失,但都有“祝贺”字样。

33.龚依群联

龚依群联共三副,不知是否全所失,但都有“祝贺”字样。

34.臧克家诗

楹联,虽仅仅两句,

可以抒情,可以述志,

它有悠久的历史,

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下款:臧克家 1984.10

35,东方人画

墨鱼

36.尚有外省的书画联多幅

所言不详,无法揣测和估计。

------------------------------------

上述内容均选自《常江文集》第七卷书信集《鸿雁纷飞》。该文集十二卷,四百万字,集合了常江先生的是个、散文、对联作品以及理论等诸多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