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传承之美丨著名学者成中英和龚鹏程给《<楚望楼联语>笺注》写的序

 昵称29604659 2020-06-25

楚望楼联语笺注

序 一

       2017年3月25日,首届世界汉文化大会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拉开序幕,各国学者汇聚一堂,我亦在受邀之列。会议中间,一个斯文高瘦的年轻人交给了我一本打印装订的书,名字是《楚望楼联语试注》。我顿时一惊,竟然有人将我父亲《楚望楼联语》笺注了么?细细翻看,果不其然,且书中不但对于典故解释得通畅明白,还将典源仔细标出,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对于人物以及成联时间、背景得也都尽量考证,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可见是下了功夫的,连忙邀坐详谈,此即我与娄君希安相识之缘。

        后来,经过两天的接触,我详细了解了娄君笺注的原由,经过,不禁感叹这位大陆青年的才华与毅力,同时勉励娄君进一步挖掘联语内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我父亲曾经在为台湾一位著名联家伏嘉谟的《神鼎山房联语》所作的序言中写到:“楹帖虽属小道,而装点湖山,酬应人事,每周于用,殊有可观。”这段话后来也被摘录到了《楚望楼联语》的后记当中。这句话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楹联的两大作用:装点湖山,酬应人事。但更广阔的看来,楹联文化也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发展。孔子曾经将诗歌的作用概括为“兴”“观”“群”“怨”,而从联语中来看,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未尝不是抒发情志之“兴”,王安石的集句“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何曾不属于体察自然的“观”,何瓦琴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亦是对“群”的诠释,“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亦可以说是赵藩对岑春煊的委婉之“怨”了吧?如此看来,联语同样可以起到诗的作用,甚至更加直接,加之之前提到的实用性,我想也可以算作楹联文化大家辈出,生机勃勃的重要原因了。

       楹联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人处事要讲究相对而行。它其实在训练一种对应的和谐能力。比如“宇宙”“天地”“日月”“道德”“法律”等等,这不止局限于“上下左右”“风雨霜雪”“江东岭北”之中。这里面不止有文字的表达,声律的和谐,还有一种变化的认知,价值的对应,一种秩序的警觉,规范的意识。这些意义蔓延开来,就不只局限于文学,而会走向美学,进而走向哲学。

       楹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仗。这种文体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的 “两仪”“阴阳”学说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清代汪升撰《评释巧对》一书的自序中指出:“《系词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两间之内,有阳必有阴,有奇必有偶。故其见于天地万物者,有流行未尝无对,待其在于人,凡事皆有之,虽文字亦然。”民国贵州楹联大家向义在《论联杂缀》中曾经论及:“天地之道,阴阳而已。阴阳相并,以俱生奇偶,相互以为用。世间一切事物,莫不相对以生。无独有偶,文章之事,亦犹是也。孔子作文言,多用偶语,以发明乾坤之奥,诠释四德之名。千古之文,莫大於孔子之言易矣。迄於后世,骈偶日盛。楹联虽起於晚近,实出偶文之绪馀,亦君子所弗弃也。”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早已深入到了中华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哲学基因。而阴阳平衡观念表现在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双”对称之美的追求上。对联格式严格,往往要求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率对拍、平仄对立。因此,“一言之间,自律吕互和,宫徵相宣,原夫阴阳相并俱生,奇偶本不能离,或道奇而物偶,气奇而形偶,神奇而识偶。(民国陈树棠《讨论作对联方法浅说》序)”楹联无疑是阴阳平衡观念在文学上最完美的体现。

         同时,楹联还要求形成意联,即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这又体现了中国另外一个重要的哲学价值观:和合之道。《国语·郑语》最早出现“和合”一词:“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该文记录了殷商朝官员——契为使平民百姓安身立命。遂将五种不同的人伦之教加以融合,实施于社会。契之所以能流芳史册,就在于他能和合五教。如中国文化奠基初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学就是对殷周时代礼乐文明的“和合”;隋唐时期,禅宗的出现,便是佛教与老庄理论及魏晋玄学相“和合”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和合”的产物”,惟其如此,中国文化才能如此地源远流长,充满活力。而楹联这种文体,形式和谐,内容合意,从形式到内容两方面体现了“和合”精神。而且从而可以看出,楹联文化的背后,是有这深厚的传统哲学的底蕴的。

         一般人欣赏联语会更直观一点,注重遣词用字,语言的锤炼与呈现,比较语义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更高级别的会注重美学的情趣,但由于多数楹联往往独立悬挂或成集,缺乏相关里背景资料,从而使读者难以完全吃透其中的精神内涵。娄君在这方面领悟高,有着深厚的基础和良好的鉴别力。他的注解探幽烛微,先从背景、人物、时代、社会、历史等更深层次更多角度进行剖析,然后以意逆志,帮助读者进行最大程度上的精神探索,甚至与作者,受者“精神相通”。

        《楚望楼联语》一书,是我父亲晚年亲自审订的联集,含联573副,内容包括寿联,挽联,贺联,赠联。题志,纪念,集句七大类。而《笺注》中于《附录》增加了联语补遗和他人对我父亲的赠挽联等内容,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当时的台湾名家有伏嘉谟,张佛千,张剑芬,刘隆民,李鸿绪等,这些前辈都是我父亲的文字之交,该书于补遗中增加了我父亲对伏嘉谟的赠联,伏嘉谟对我父亲的挽联,并于人物简介中提及《龙眠联话》《静园联草》等,这些都为研究当时台湾联坛提供了宝贵线索。同时由于受者中不乏政界要员,名流学者,兼之父亲用典无虚,通过娄君的整理,使得书中内容颇富史料价值。

        父亲另有诗词创作,《灾黎赋》被众多诗家和骈文家推崇,得益于父亲深厚的旧学功底,因而能够取得重大的成就。关于诗文集,父亲的学生龚鹏程整理过,该书早已出版。对于联语,娄君加以注释,这也是个自我学习,提高认知,锤炼功夫的过程。

        娄君虽然没有接受文科专业的训练,但具有缜密的理科思维,得益于他自己IT专业,具备缜密的思维和良好的搜索能力,加之对联语浓厚的兴趣,故而能完成海量资料的整理,进而完成该书的创作。这种独特的感悟,反而让这本注解,少了专业学者的那种匠气,而给人一种理性之美。

         我父亲有很多联语,散落在别人手中,我们只有慢慢收集,补遗,娄君在此项工作中,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同时关注其他著作,并对于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交往背景有着深刻的掌握,为进一步的研究开辟了方向。我父亲离世已经28年,他经历了民国,抗战等时期,很多资料都已散佚,娄君在网上收集我父亲所有的著作,不止局限于当代出版的《楚望楼诗文集》,还有原版的《楚望楼联语》《藏山阁诗》《楚望楼诗》等,认真的精神态度值得鼓励,也参考其他联语传统,如过去的大家王闿运(《湘绮楼联语校注》)。尽量使编纂工作尽善尽美,证明他有着对联语重要性的认识和做学问的扎实功夫。他的成果体现了一位学人的严肃性,深刻性。

对于娄君的成绩,我要总结与强调三点:

        第一,据娄君告我,娄君取得这样的成果,他祖父的启蒙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祖父接受过传统的四书五经教育,并且喜爱联语,并对娄君加以栽培,这既体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也是良好教育的范例,证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不能断开,并具有浓厚的感染力。

         第二,娄君对联语有深刻地体会,他不但爱好笺注联语,同时也坚持联语的创作,在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台湾不少学者在研究我父亲的骈文、诗歌等学术内容,但联语作为专门的文体,娄君以外尚无他人。并且他为每个联语的典故加注,同时考证人物背景,历史背景,这在研究我父亲文学成就的道路上,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

         第三,娄君能在联语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知识考证,并列举说明,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使得父亲的联语发挥了知识性和资料性的价值。我希望娄君继续钻研我父亲相关的诗文,借以彰显联语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最后,我们看到,通过娄君的努力,楚望楼联语之光,不因世纪海天而隔。 我们也看到我国传统文化,在年轻的一代人身上,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我想再次以娄君为模范,高声号召我们年轻的一代,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辉煌!  是为序。                                                                          

成中英  序于 檀香山 夏威夷大学 哲学系

2017.9.1.

作者系成惕轩先生哲嗣,哈佛大学博士,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世界著名哲学家,“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荣膺中央电视台“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作者与成中英先生合影

序 二

龚鹏程

       我少年时曾见到一位日本汉学家,谈清代文学,认为对联最好,若依“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看法,清代对联便足以与唐诗、宋词、元曲并驾,成为清朝最具代表性也成就最高的文体。我那时正治晚清诗,对此论调未尽允可。因为清代诗、文、词都是极好的,对联是否真能胜过,仍存观望,但他的讲法实在很有启发。我们受五四运动影响的这几辈人,在课堂上或教科书上,其实都没把对联当一回事,清代对联有何佳构、谁为名家,谁也不知道。故受此启发之后,天地仿佛豁然,窥见了一个新的领域。

        当时台湾各地诗社都热衷敲诗钟。雅集时,戏拈二三字,击钵燃香,计时收卷,每人把那几个字嵌进诗联中。那其实就是对联之一体,只不过采用着近体诗的格律罢了。因难见巧,颇见诗工,故为南北各社所流行。渊源则自福建来,名家名联以及相关掌故,不可胜数。

       但这隶属诗的范畴,还不是真正的对联,只是可以看出对联的势力流衍于诗社,与对联写作之风气有桴鼓之应而已。真正可以看到对联之应用者,在其他地方。例如街上各商铺,那时都是有对联的,延请名家撰之书之;许多人家也有对联,不在门上就在厅堂上,或镌于祖先及神仙龛前,或悬诸壁间。寺庙古迹,尤其少不了好对联,供人登临吟赏。体面人家做寿或开吊,对联益为主客所看重,生得荣名,死则不枉。

        摩挲这些对联,实是课本以外真正的文学经验,令我髫龄颇不枯涩。我老师张之淦眉叔、成惕轩康庐又都是对联鉅匠,每撰一联或见闻所及,辄为我分析利病,评赏优劣,对于联语当然愈感亲切。那时社会上仍很重视这一艺业,例如张佛千先生每赠人礼物都是对联,也在报端辟专栏讲相关掌故,很受读者欢迎。成惕轩老师更把联语单独辑编出书,爱好者也莫不倚为枕中鸿宝。

       近些年,老辈凋零,风气日衰,对联一道,渐归寂寞。偶见台湾报章媒体报导之撰联书匾,辄见疥疣狼藉,令人不怿。不料在大陆却颇见生机,所谓文化复兴,正可以对联一事觇其剥复也。

        迩来我整理成惕轩师诗集出版,仅附其俪体文若干,就有朋友来表示他的联语实亦应刊出,认为是该书的一大缺失。无何而逢娄君希安,告诉我他已经将成师联语注解好了,行将付梓。这真令我大吃一惊。我本以为海峡隔绝,大陆青年未必深知台海文宿,对联又为细物,惕老诗文尚不得流传呢,焉得就能关注到其联语?现今乃知不然!娄君韶年英敏,笃嗜此道,故于兹已不啻斫轮老手,注释心得,备极华赡,实乃惕老之功臣。我辈老门生对之,既感谢又惭愧,觉得于对联一艺过去钻研得毕竟还太少了。

       惕老是台湾对联之代表人物。对联这门文字艺术,梁章鉅在《楹联丛话》曾说自古未有富盛若乾隆时者,其实乾隆以后才是它真正的盛世,愈到后来愈精采,惕老便是这高峰之一。谈史事者都说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旧体文学就衰微了,事实当然不是。恰如京剧真正的成熟期,在民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对联虽不能如此比附,说其成熟期在民国以后,但它与京戏、篆刻、书法一样,晚清迄今之发展,绝不能小觑。惕老当此时会,风调由晚清波衍而下,自辟馨庭,幽芳绝人。未来论定,绝对是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他本是骈文大家,裁云对月,夙所优为,但联语勿同于文章,以文疏气、以情系理,更是他的关键。若其属对之工、用典之切、措辞之雅,则须知人论世,明其本事。这一点,娄希安的注格外有用,尤见工夫。故谨缀数语,以为推荐。

丁酉清明写于燕京西郊

作者系成惕轩先生高足,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现任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作者与龚鹏程先生合影

龚鹏程先生序的手稿

征订启事

 《楚望楼联语笺注》为正度16开本,封面和插页(8个彩插分别安排名家题贺以及部分参考图书影印)为彩色印刷,内文24个印张,384页。环套另加精美书腰,全书采用透明塑料密封工艺,高格调展现学术图书风貌。书末还附录《楚望楼联语》遗珠的部分联作,颇具研究价值。该书每本定价89元,如有意订购的有识之士,请直接与笺注者娄希安先生联系。

微信号:18612183616
民生银行账号:6226200103403250
户名:娄希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