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古镇的楹联遗憾与随想 ——“楹联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调研杂记之一 王璇、周鸿珊 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也是形成中国社会文学场域的重要基础之一,具有承载传统、教化民心、美饰环境、传播文明等功能。2006年5月20日,楹联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挖掘地域景观中的传统文化要素诸如民俗建筑、历史文物、名人古迹等并利用各种叙事手段和方法去进行宣传。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楹联不仅兼具了民俗、景观、文学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而且是一种因为言简意深、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优势而具有较强文化传播价值的文化载体。如果有意识地将楹联作为名胜事项的传播载体去宣传地域的文化要素,则对于展示文化特色、扩大区域影响、构建地方认同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此,2019年暑假,长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楹联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从环境设计专业视角对楹联文化在地域景观中的融入及传播展开调研,以思考传统楹联文化的当代价值、活化利用模式以及传承策略。 按刘太品观点:全国之中,以“湖湘、江浙、巴蜀、闽粤”的楹联文化影响较大。因而,我们团队选择了长沙、重庆以及成都三个城市的一些名胜景点、特色街区以及文化步道作为走访目标。而重庆,便是调研的第一站。 在重庆,我们团队调研了“湖广会馆”与“磁器口古镇”这两个文化景点。 1、重庆湖广会馆 重庆湖广会馆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包括了禹王宫、广东公所、齐安公所等清初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雕栏画栋,其中许多地方都挂刻有楹联作品。譬如,小戏台外侧的柱子上就挂有楹联:“人在戏中,戏在人中,人生莫演糊涂戏;境由心造,心由境造,境界需除名利心。”该联紧扣戏台这一主题,以“观戏”激活“人生如戏”的心理认知再延展至“境由心生”的审美感受,通俗易懂的文字应情应景,又蕴含着非常深奥的人生哲学。 诸如此类的楹联展示,在建筑视觉效果更加古趣盎然之余,其文字所体现的人生格局与道德追求,也能让游览者们对景观空间产生更细腻的情感体验,进而感受到湖广会馆所特有的文化品味。 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我们在广东公所等区域的建筑上并没有看到楹联,这不得不说有些遗憾了。 2、磁器口古镇 位于沙坪坝区的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宋代,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的一个重要景点。据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现代,磁器口都是重庆商贾云集、名流荟萃的重镇。因此,在我们的想象中,这个有着丰厚历史底蕴的古镇应当像长沙的靖港古镇或民俗文化村那样,到处刻挂有使景点文化氛围浓郁的楹联作品。而挂刻于古镇入口牌坊上的楹联“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也似乎印证了我们的想法——这寥寥十数字,不正是古镇繁荣的写照吗? 然而,再往里走,我们却失望了。 古镇中,譬如钟家院、宝轮寺、文昌宫、巴渝民居馆等较为重要的文化节点,以及少量的商铺门口都悬挂有楹联,但总的来说,悬挂楹联的建筑为数不多。 从创作水准来看,如钟家院的“挑窗挹清风,真个人间居玉宇;卷帘邀皎月,不殊天上住瑶台”较为古雅,可称佳作;谢馥春的“胭脂水粉移妆影,冰麝龙涎醉客心”不功不过;入口牌坊的“帆影岚光,物质吞吐,都是明清江头画本;龙翔溪带,灯火辉煌,俨然古镇兜率丹丘”一联中,“物质吞吐”一词着实不佳,宝轮寺的“佛法隐禅机,且喜光明随心至;寺门通大道,何忧风雨阻客来”则平仄略有不谐,但此二联犹颇具意象;及至和美大院的“见人问声好非常容易,遇事帮个忙格外轻松”,便通俗太过、毫无韵致;再至磁器口民俗文化村的“漫游白崖山峰,品醉万般风情”,平仄与词性都不符合楹联的基本要求了。可以说,我们在瓷器口古镇所看到的大多数楹联作品都无甚美感,以致审美效果差强人意。而相比之下,长沙的历史街区与文化步道中重要节点位置所悬挂的楹联,都是延请本土楹联名家诸如胡静怡先生、吕可夫先生等撰写,不仅兼具文辞与意象之美,也展示了本地深厚的楹联文化底蕴,足可以成为磁器口古镇的参考。 此外,钟家园与宝轮寺的楹联匾额已然剥蚀严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楹联文化在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传统文化复兴的意义,是引领、滋养、服务现代生活。我们在此且不讨论楹联之于景观审美的提升作用,而单从旅游价值的角度来看,楹联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民俗文化传播工具,能从各个维度综合推动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首先,楹联能以文字描述来凝练景物意象、丰富人文内涵,然后通过关联知觉与激发思维,增加游览者的综合体验指数;其次,当人们驻足阅读与咀嚼蕴含着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的楹联作品时,便无形中增加了游览时间;再者,在文创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的今天,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楹联作品与书法、雕刻、剪纸等形式结合来设计独特的旅游商品,也可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就磁器口古镇而言,其在楹联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上,有其得天独厚之处:一方面,古镇的建筑大都为青砖素壁的传统风格,门楣上悬挂黑色牌匾,就视觉感受而言,非常适宜悬挂楹联;另一方面,古镇沿街,商铺林立,而楹联在装点门面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一种的有效广告宣传手段,使文化性与商业性兼而有之;此外,重庆是“联圣”钟云舫的故乡,本地的“九龙楹联”也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如能通过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当地楹联协会组织的有效配合、古镇居民和商家的共同参与,通过打造楹联街区以彰显古镇文化特色,对磁器口而言,是实现从“吃货街”到“文化街”的华丽转身的一次机遇,而对楹联文化而言,也是实现其活态传承的有效措施。 作者简介 王璇:长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长沙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2019年长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楹联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指导教师。 周鸿珊:长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2019年长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楹联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团长。
|
|
来自: 昵称2960465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