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事三法则: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周坤民1234 2020-06-25
图片
这两天通勤的路上在微信读书上听冯唐的「成事心法」音频课,有所收获,微信读书真是善莫大焉,蜻蜓FM中很多收费节目都在微信读书中免费了,已经听完高晓松、许知远和局座张召忠的几个栏目,正在断粮中发现了冯唐的专栏,一听便收不住。
上一篇文章已经介绍过,冯唐本身是个作家,出了十几本小说和随笔,北京人,写作风格上和京派作家如王朔、王小波、石康有那么一些相似之处,但又有自己的辨识度,比如对情爱的描写就很直白。在麦肯锡做管理咨询的经历,以及在国内大型企业做高管的经验,都让他对「成事」有了自己的体会,因为推崇曾国藩的缘故,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就叫「成事」,音频栏目的内容也来源于此。
曾国藩大家也都了解,晚清政治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虽然面对的是整个清王朝走下坡路的大时代,但还是用自己「成事」的能力,成立了湘军,剿灭了太平天国,实施了很多影响深远的政策方略,为清朝统治的延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他留下来的一些书和日记,在精神上滋养了很多后人。
冯唐所总结的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也来自于曾国藩。听起来很简单粗暴,其实领悟起来或者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不着急,意思是让我们认准了目标,就应该有笃定的心理状态,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这个浮躁的时代,大家都对成功很迫不及待,对不成功有很大的焦虑,但真正成功的故事,如果还原下来,大多数都经历了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努力。
比如之前我们说过的,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山西娘子关电厂做电工,89年开始创作,2011年「三体」在国内得奖,2015年在国外得奖,2017年得到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雨果奖,才终于名震四方。89年到17年,算下来28年,一点也不短。
另一位作家马伯庸也是,留学新西兰,回国后在外企工作,业余时间一直写,据说每天雷打不动4000字,十几年下来,按他说法,只要是个人这么写下来,都不会太差,出本书顺理成章。我不知道这招到底灵不灵,只知道十几年一天写4000字的人万里无一,能坚持下来说明是真热爱,有热情,时间和努力投入又够,很难不取得一点点成就吧,到了这个量级,大成就和小成就才看个人造化,也就是所谓的拼天赋。
一万小时理论也说了,要想在某个领域达到出类拔萃的专家水平,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必不可少,那么还着急什么,日拱一卒,每日精进就可以了,重在坚持,早乙女哲哉炸了50多年,3000多万个天妇罗,人称天妇罗之神,其实看起来也就是坚持的道理。
不害怕,意思是尽力就好,不害怕结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成事」确实有很多因素,机遇运气,时代大势都有关系,一些个人无法左右的东西,担心害怕也没有用,只会对精力和心力有所损耗,反而不利于做事和成事,因此应该坦然面对任何结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再运气不好,也可以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来慰藉自己,总之不害怕,就有再次出发的机会,不害怕,就有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可能。
不要脸,并不是说不择手段,做损人利己之事。不要脸是说百折不挠,不怕碰壁,不怕拒绝,认准了方向就坚决去执行,保持初心和笃定。
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总归是平庸之人,如果大多数人都觉得你很正常,那说明你也是平庸之人。如果所做所为,别人看不懂,怀疑,那么还有可能是在做开创先河的事情。
人性里最大的误区就是别人远没有你想象中的的那么在乎你,他们更多的注意力是在自己身上。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过于在乎他人的眼光。没必要因为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因为逢迎别人去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应该去做的事。当然,这一点很难,人是群居动物,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人性中有一种需要被认同的基因,如果去做一个不被别人理解的事情或者事业,抵御别人的误解,真正熬到「成事」的那一天,过程一定不会很容易,因此现在社会上能把事情做成的人,都不简单。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去学习业务、技术,都是术的层次,冯唐所说的「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是道的层次,是一种心态,或者是一种心学,同样需要去修炼,去领悟,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