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oto Z延展式创新 从模块到“魔法”

 科技正能量 2020-06-25

iphone 7的上市前夜,我却忽然觉得自己对它的来临,很难挑起新的兴奋点。

智能手机行业,走到今天,创新已经越来越乏力。回顾过去一年,鲜有真正创新的手机上市,同时不得不承认,即便是苹果公司,从iphone 6开始,就不再让人对它的产品升级保有当初的那种梦幻感,就像“见证奇迹的时刻”……

同样是iphone 7的上市前一天,模块化手机Moto Z,正式在中国上市。尽管,这已经不是我个人第一次近距离体验这部手机,它却依然带给我们一些有“魔力”的感觉。


刚刚结束的G20,杨元庆用Moto Z加哈苏摄像模块,提前引爆了社交媒体,甚至于直到看到朋友圈在“哈苏”在摄影的世界是何种地位时,我才意识到这个模块化的话题,火了。

是的,联想对于Moto Z的创新就是颠覆式的。在过去一整年里,很难得看到这样对手机彻底的创新。同时,我认为,它最可贵是延展式创新,这种延展不仅止于生态。就像陈旭东所说,“模块化”打开一扇门,不仅未来的消费电子,乃至汽车电子都可能会因此找到新的发展模式。

在我看来,每一个模块代表着一种魔力,而模块化的设计,让Moto Z像是拥有了魔法。要不要让时间,来见证联想奇迹诞生的时刻呢?

延展性魔法

从微博上的情况看,杨元庆显然对Moto Z寄予厚望。不仅在Moto Z发布当天刷爆了个人微博,更是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在各个场合推广Moto Z,比如刚刚结束的G20峰会。

对于Moto Z ,杨元庆的总结是:“Moto Z无疑是一款引领行业变革、重新定义智能手机的产品,也是联想收购Moto以后最具代表性的一款产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智能手机已经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但模块化的想法和设计,既不增加手机的负担,将更多的功能和应用放到手机里去,同时又扩展了手机的应用和发展空间。行业里迫切需要这种创新,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新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建立,甚至将来会带动应用服务,包括云服务的生态的建设。”

分析这段话,会发现两个重要的关键词。

第一是创新。从过去一年的情况看,手机同质化的问题依然严重,安卓系的产品,长期处于千机一面的状态。在相同的价位段,很难选出有个性化标签的产品。

包括苹果在内,iphone 7为什么会让人不再兴奋,失去了关注的兴趣?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一项所谓创新,是让人出乎意料的。从iphone 5以来,苹果就几乎停滞了创新的脚步。

Moto Z的模块化设计被称为“Moto Mods”,Moto Mods采用磁吸设计,通过背面的磁贴,手机可以吸附住各种预期匹配的硬件模块。这个模式,改变了智能手机原本的样子。

第二个关键词,是延展。

Moto Z其实并不是第一款模块化尝试的产品。谷歌就曾经尝试过Project Ara的模块化手机构想,但是如今项目已经停滞不前,业内唯一还在坚持的只有LG,但市场反应始终不好。

为什么说Moto Z真正走通了模块化手机的路?陈旭东说,联想专注于产品的核心技术,而模块化的模式,是依靠生态来完成的。目前,已有哈苏、JBL、TUMI等不同领域顶尖企业已与Moto携手推出顶级的模块。

在中国,联想此前还宣布了 “Moto模块化手机开发者计划”,意在为企业及个人开发者可以任意开发全新的模块提供可能。联想为开发者提供MDK开发套件,将源代码向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开放,支持开发者研发出基于不同消费者和行业需求的个性化模块。每个开发者都可以自由开发并从中获得效益,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分享模式。


“为此,联想设立100万美元的奖励基金,用于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并为开发者提供软硬件开发包、早期授权及工程协助,让开发者可以获取所需的全部支持与帮助。”,陈旭东说。

体验式魔法

从联想的角度看,在无数次对手机业务的尝试之后,第一次真正从产品端站在了业界的巅峰。这种感觉,对联想来说,应该是久违了。

联想对手机业务最初的尝试,始于2002年,而真正对智能手机的投入其实在2010年。第一代乐Phone智能手机,也留给了我们很多的记忆。之后的联想通过运营商合作,一度成为了国内手机市场的老大,但对用户的不理解,缺乏产品的体验,缺乏拿得出手的杀手级产品,让联想遭遇了移动业务的阵痛。

杨元庆也承认,过去的联想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了解得不够,所以,联想迅速做出了调整,强调对用户体验的研究,强调产品技术的创新,这一切让联想离梦想越来越近。


回到Moto Z,从产品设计的体验上,它是全球最轻薄、最具影响力并经过精雕细琢的金属化智能手机,拥有新颖的Moto Mod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无拘无束的智能手机体验。Moto Mod技术可以让用户在体验中,通过更换模块满足不同场景应用需求。

其次,从个性化的体验上,Moto Z既可凹造型,又能显态度,更能适应多场景,足够成为你闪耀时刻的重要道具。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他们想要的功能与体验,搭建属于自己的模块化手机。

最后,从时尚体验看,Moto Z其实代表了新的生活方式,通过可无限拓展的模块,连接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应用、不同的品牌,让每一天的生活都能与众不同。

情怀式魔法

对于Moto这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品牌,它包含了太多了故事和历史。所以,Moto Z如果能够延续Moto品牌的情怀,那未来可能会超乎想象。

事实上,无论是电影《手机》留下的经典画面,还是hello Moto的经典铃声,Moto这个品牌在中国的70/80后的心中就是无法抹去的痕迹。

此前,联想在南方都市报包下头版为Moto Z的发布做铺垫。这一画面,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迅速的发酵。很多的转发者都评论说,“冲着当年无数的Moto经典,也要支持Moto Z”。


在发布会现场,杨元庆与多位Moto手机的铁粉进行了对话。现场的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他们传递的感情是真挚的。

2014年1月30日,联想集团以29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摩托罗拉旗下的3500名员工,其持有的2000项专利,以及摩托罗拉移动品牌和商标组合,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都将归于联想移动业务集团。

从此Moto的品牌当中揉入了中国的颜色。Moto的品牌传承,结合联想的技术创新。Moto Z就是有情怀、有创新、有生活品味的手机。通过每一个不同的模块,我们可以去期待不同的魔法。

文/郑凯

科技正能量,推动新科技

合作请联系

微信:zhengkai9979;QQ:24401313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