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解读浪潮M13:从战略高地到全线布局

 科技正能量 2020-06-25

12月28日,浪潮M 13来了,是为了取代大机吗?是,也不完全是。作为浪潮发布最高端的服务器主机,M13的使命显然不止于此。

实际上,每一个中国的本土服务器厂家,都经历了从低端X86市场起步,并逐步向中高端跃级的过程,浪潮也不能例外。必须承认,这个过程是枯燥甚至有些孤独的,只有耐得住寂寞的厂家,才有机会通过技术之路,走到那个制高点。

从这个角度看,第一,浪潮M13绝不只是一款面向关键业务的高端主机,它更是浪潮在服务器领域,必须要去争取的一块战略高地。所以,未来的浪潮M13很可能就是中国服务器品牌在大行业的关键业务中的一面旗帜。

第二,服务器厂家们常用产品线的长度来标榜自己的竞争力。但事实上,真正做到对关键业务高中低端产品全覆盖的厂家并不多。而浪潮发布M13的价值,还在于让浪潮能够以M13为战略高地,以浪潮从K1和入门级8路服务器为策应,真正实现了高中低端主机市场的全线布局。
 


正如浪潮执行总裁王恩东所说:“从八路到K1,再到今天的M13,浪潮完成了高端业务全布局,可以为各类用户的的核心系统提供适配的承载平台,从入门级的八路服务器,到可替代小型机的K1系列到可承载大型机应用的M13主机。”

M13,是战略高地,更是生态系统

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面向关键业务,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产品和理念。但是,对于浪潮来说,我们从来都没有只为了短周期的市场效应而推出新品,就像M13,它代表的除了主机,还有我们高端存储,和数据库服务,这是一个面向关键业务高端应用的生态系统。”

确实如此,首先从产品生态层面看,浪潮拥有AS18000高端存储, K-DB数据库,以及全系列的关键应用主机,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软硬一体化关键计算方案提供能力的企业。天梭M13发布之后,浪潮的关键计算业务将重点转向产品的完善和升级,转向产业生态的建设和强化。

其次从市场层面看,M13并不是像很多人猜测的那样,是要取代大型机的地位,而是面向更全面的高端关键业务主机市场。市场从最关键的核心业务大型机到小型机的关键业务都可以覆盖。这是M13作为一个主机生态系统的与众不同之处。

第三,从合作伙伴层面看,浪潮关键业务计算生态已经聚集了超过200家合作伙伴,已经覆盖面向金融、财税、社保等十二个行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评估、计划、验证、测试和上线的五步迁移方法。建立了主机技术标准认证体系,已经有130种国内外基础软件、320多种ISV应用软件通过了浪潮主机的技术认证,可以广泛兼容DB2、Oracle、Sybase等数据库、中间件和上层应用。

广泛的合作关系,和对主流的技术标准,软硬件的兼容也可以看到浪潮对关键业务计算的雄心绝不会局限与取代大型机。

第四,从战略层面看。今年初的IPF2016上,浪潮再次提出了关键业务服务器增长150%的目标,同时还启动了“K+计划”,可见浪潮对关键业务的布局正处于高投入的阶段。而M13的推出,则进一步完善了浪潮在关键业务主机上的全面布局,从战略投入正式转入战略收割。

从寂寞之路走出关键业务布局

我曾在很多篇文章里提到,今天这个世界应该是一个技术驱动的时代。而且,技术这条路存在这样的特点:越往高处走,就越孤独。这就像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核心技术越强的区域,能够参与竞争的企业就越少。

高端是一个高度成熟、产业门槛极高的领域,全球的玩家也就5个。国外厂商用了5年时间花费了10亿美元才研发出新一代的大型主机,这样规模的资金规模和风险超出了一般企业能承受的范围。所以,这是一条寂寞之路。浪潮为此,也默默的走过了15年。

那个起点在2002年,浪潮发布了“天梭工程”,提出“大协同计算应用架构”,推出了高端商用服务器天梭20000,这是浪潮高端品牌天梭第一次正式亮相。

直到2015年的1月9日,浪潮高端容错计算机天梭K1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近年来计算机领域难得见到的国家大奖。我认为,这个时刻是对浪潮投入高端服务器多年研发的一个肯定。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到市场就会发现:在近几年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Unix市场的萎缩,Linux增速的减缓和Windows快速增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必须要看到传统行业对Unix服务器的采购忠诚度有增无减。在国内服务器市场上,Unix服务器用户相对较为集中,特别是电信与金融两大传统行业,几乎是Unix服务器的天下。市场需求如此,到底要不要做?显然浪潮给出的答案是:要。“所以,金融、社保、财税、交通这几个行业是M13的重点行业”,彭震说。

浪潮最初拿出的武器是浪潮天梭K1,这是我国第一台全自主研发的32路紧耦合高端服务器系统。目前,这款产品在金融、交通、财税、公安、社保等12大关键行业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在10-50万美元的中高端服务器市场,占有率仅次于IBM,位列第二。

但是,在自主研发的更为高端的关键业务主机市场,我们总是少了那么一块短板。今天,它将被M13的推出所弥补。

从浪潮M13发布的细节看,这是目前自主研制的在线交易处理性能最强的服务器系统,面向对稳定性和可用性极高的银行、政府、大企业的超大型数据库应用设计,具备大型机水平的RAS特性以及比肩大型机的处理性能,具备承载大型机应用的能力。该系统是继成功研发天梭K1主机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在高端服务器领域又一重大技术突破。

天梭M13发布后,浪潮攻克了服务器领域金字塔塔尖的核心技术,浪潮的高端业务布局也从蓝图一步一步的变成了现实。

高端关键业务定位 M13的价值与未来

我们常说随需应变,尤其在大行业的主机市场,尽管有很多Scale Out方式可以应对新业务的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Scale up的能力是关键业务的主要追求。在关键应用场景,尤其是大规模交易处理场景,Scale up纵向扩展,紧耦合的大型平台仍然难以替代。


这是浪潮推出M13最核心的初衷。它专为超大规模在线事务处理而设计,银行、证券、保险等关键行业用户的核心业务系统对安全稳定性以及高并发处理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它除了可扩展1000个以上计算核心,48TB内存,单日可处理交易量数十亿笔之外,还具有大型机不具备的灵活性。

例如,M13提供基于应用的优化器,优化器支持国内外主流的数据库和应用平台,可以深度感知客户应用场景的差异性和特点,自动向用户推荐硬件层和操作系统层的专家内核参数模板,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选择,让整体应用系统发挥出最佳的性能表现。

浪潮主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江豫京说,“M13其实有很多自己的特性,这些特性都是浪潮通过研发以及根据用户需求得来的”。总结起来共有几点。

第一,SFDP一体化智能诊断系统。这是一套软硬一体化的故障处理系统,可以对多种事件源进行故障采集与检测,如CPU、内存、网卡、PCIE、以及死锁、XFS文件系统等等。SFDP系统全面覆盖了链路、部件和系统三个层面,能够自行处理三个层面的各类故障,并可实现远程报警。江豫京表示,“任何机器都不能永远不出错,所以对于从内在做一个隐患的监控平台,对机器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个平台可以自动将问题识别,来对应解决。

第二,新一代K-UX操作系统,让M13可以更加稳定可靠。江豫京说,“我们是从操作系统本身提供了安全的屏障, K-UX有专门的故障管理中心,能够自动记录和分析各类故障,并自动学习和升级故障处理规则。“

第三,在产品层面,M13有多维度虚拟化技术。包括硬件分区,MVP分区,MDC分区等等,可以为多样化的客户应用提供多种的虚拟化的方式,针对虚拟资源,硬件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

第四,高效的资源整合。通过整合优化,将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客户的TCO。“最多支持3000个虚机,扩展性是很强大的。“江豫京说。

第五,隔离数据中心灾害。浪潮开发了基于天梭M13的异地双活容灾方案,可以实现“两地三中心”,天梭M13采用了冗余PTP,通过GPS授时,可实现10ms的精度,提供秒脉冲来同步信号,满足了超常距离应用和数据同步的需求。

最后,是大机平台替换解决方案。因为M13面向的金融是比较大的目标市场,显然这个市场的关键业务主机还是大机的天下,所以浪潮准备了这个迁移的解决方案,将大机对应的系统,利用专属中间件 Rehosting,来进行平滑的迁移。

总的来说,浪潮M13的推出,绝不仅仅是一款面向大机替换的产品而已,这一方面是浪潮对关键业务主机布局的战略高地,也由此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对大行业的高端关键业务主机的应用给出了新的选择。

文/郑凯

科技正能量,推动新科技

合作请联系

微信:zhengkai9979;QQ:24401313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