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滨海,紫光出云

 科技正能量 2020-06-25

四十年前,天津滨海还是成片的盐碱荒滩。四十年后,滨海作为第二个国家级新区,正在成为京津冀地区,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第二个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

前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聚集效应,后有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倾斜,并分担了北京高科技研发实力,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入驻滨海新区。按照2018年底的数据显示,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17家在滨海投资,投资项目超过390个。

滨海在高新科技的产业转型,以及智慧滨海的建设需求,也吸引了很多国内顶尖的科技公司入驻。紫光云这样的优秀云计算公司,就将双总部设在了滨海,成为了建设智慧滨海的一分子。

智慧滨海,是智慧城市的新模式

我们知道,在数字中国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往往是衡量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数字化程度的依据。而滨海新区很早就确立了建设智慧滨海的目标,依托四大优势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 

首先是政策的支持,2018年以来,滨海出台了《智慧滨海建设工作方案》、《滨海新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等重要规划性文件,为新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在未来,“智慧滨海”将依托滨海新区高精尖技术优势,围绕城市发展核心问题,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宜居生态新城区,实现凝聚力、集聚力、辐射力与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形成全球智慧新区建设新范式。

其次是地缘优势,滨海新区位于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城市群的交汇点,有1200多平方公里的盐碱荒地可开发利用,这在国内特别是沿海大中型城市中是少见的。同时,滨海新区又是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海上门户,在地理位置和可建设面积方面具备双重优势。

另外,因为高铁等轨道交通的成熟,滨海可以疏解北京冗余的资源和人才,这也为建设智慧滨海扫去了持续性不足的后顾之忧。

第三是产业优势。如今,滨海新区逐渐从过去以招商引资为主,外企、国企为主的传统产业园区模式,向注重平台建设、注重培育和孵化创新企业、高科技企业的模式转变。滨海也吸引大批科技企业入驻,比如腾讯、滴滴、紫光云等等。

第四是建设优势。滨海是新区,没有老城区的包袱。智慧城市少有成功案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多数都是在原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上做一定的优化,但是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的搭建却又很难实现协同。而滨海的价值就在于“新”,可以有很多新技术和超前的设计在这里实现。

总体而言,滨海的优势具有相当多的不可替代性,在滨海这片热土,智慧城市的建设很有希望成为一个标杆。

紫光云为智慧滨海带来哪些改变?

去年底正式启动的智慧滨海项目,以“善政、兴业、惠民”为总目标,以“全智慧化”为核心,以“活用数据网、巧用应用网、善用服务网”为手段,构建“1+4+N”智慧滨海体系,并已初步构建起智慧滨海“一号一端一中心一平台”框架。

一号为便民服务一号通热线,既为“善政”。智慧滨海整合滨海新区服务热线,组建专业热线受理员队伍,初步建成“一号通”便民服务热线系统。

一端为“滨海掌上行”APP,既为“惠民”,其将首推30项群众和企业关注度高、办件量大的服务事项,各项服务一端接入,指间通办效果初显。

一中心为“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既为“兴业”。它集成大数据应用、城市综合管理、应急协同指挥等功能于一体,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综合协同管理和服务,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效率。

而从未来的角度,紫光云还能够为智慧滨海带来哪些关键性的改变?

第一个关键,紫光云将总部设在了滨海,根植滨海持续运营智慧城市。在深入了解滨海城市的需求之后,紫光云为滨海设计了“全智慧化”为核心的智慧模型:构建了“1+4+N”智慧滨海体系,致力于建设1个智慧城市数字大脑,推进政务、经济、民生、城管4大版块智慧工程,完成N个智慧应用建设。

第二个关键,紫光云有芯云一体的技术优势。对很多企业客户来说,影响他们上云的首要原因就是安全性,而从芯到云全流程加密,足以打消他们的顾虑。例如,紫光云与紫光国微共同推出的安全云解决方案——“数据保险箱”,为云上用户提供了一条从芯到云的信任链,让数据从用户本地到公有云流动的整个过程都在加密保护中。

第三个关键,紫光云背靠紫光的集团优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目前紫光云已在连云港、河南、内蒙古等省市进行了系列“样板”打造,实现了新城市运营平台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这些落地经验,让紫光云在智慧滨海的项目中,做到了从顶层设计入手,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第四个关键,紫光云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而是将城市、工业、建筑三大业务场景的共性能力进行了抽象,构建了新城市运营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城市建筑CBIM平台三个平台服务。这种平台化的建设思路,都以云作为底座,彼此互联互通。

第五个关键,紫光云拥有全栈的智慧技术能力。紫光云是国内少数可以提供从产品到咨询、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产业链云网服务企业,并拥有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数据、超融合系统和IT管理系统等全系列云架构产品。同时,提供全栈式的服务,也意味着没有短板。

紫光云将在滨海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立足滨海,并建设滨海。紫光云现有员工总数大约700人,其中就有400多人在天津办公,可见滨海总部对紫光云的战略重要性。很显然,紫光云也希望通过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推动智慧滨海的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智慧滨海对紫光云的意义重大,紫光云希望以智慧滨海项目打造样板点,由天津推往全国。这将是智慧滨海在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最独特的一个价值。

另一方面,紫光云践行“融合、开放、共享”的云生态理念,基于自身云平台,在生态合作伙伴之间形成融合发展方案,面向不同的场景化提供差异化服务,从重建设转变到注重运营和服务,实现长期可持续的智慧城市运营能力。 

这意味着紫光云,会将许多生态合作伙伴带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让智慧城市实现集百家智慧之所长,以运营者的思路,做到长期服务于城市的智慧建设。

天津世界智能大会将在5月16日召开,围绕建设智慧滨海为背景,紫光云总裁兼CEO吴健也将作为演讲人,聚焦“一个城市”+“3大行业”,进一步展现紫光云核心技术能力,打造完善的智慧城市、水务、工业以及住建解决方案能力。紫光云植根天津,深化智慧滨海项目,打造智慧城市样板点;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与产学研生态伙伴共同开拓创新,赋能津门百行百业百态智慧创新,带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加速度。

今天的紫光云,在滨海撒下一颗智慧的种子,总有一天,伴随着智慧滨海的成功,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成长为一片广袤的数字化丛林。

文/郑凯

科技正能量,推动新科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