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阳溯源 古今情怀

 唐宋自在鸟 2020-06-25


和我们一起    看文明    知中国    走世界

             

端午


五月仲夏 祈佑安康



  农历五月初五  


五月鸣蜩,花开草长。仲夏时节不仅是繁花盛极之日,也是采寻药草沐浴熏香之时。古往今来,无论是旧时的神灵崇拜、缅怀先贤,或只是单纯祛除邪毒,都只是为了祈佑安康,渴求心安顺意。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节上,翘首昂扬的龙头色泽明艳、逼真巧妙,似是等待着一声令下便疾驰江中。


端阳溯源   古今情怀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

远古时,古越人天皇氏已发明天干地支,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历法的出现。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端阳”。


中华世纪坛,屈原刻像。


端,古汉语里有开头、初始之意,端五即为初五。“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周处所编撰的《风土记》中,书中有载:“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也有:“端,物初生之题也。”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节日,其起源通常都与原始信仰、祭祀、天象、历法和自然息息相关。古时人们择选良时吉日,以不同方式叩谢神灵、祭拜天地,以表敬畏之心,端午节也不无例外。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未曾统一。纪念历史人物是其中一个最被广泛接受和认知的观点。如对于楚国诗人屈原因国破家亡而抱石投江自尽的缅怀之情,众人皆知。这在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都可查到相关内容。此外,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或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和东汉孝女曹娥的说法也不在少数。


《端阳故事图册》,清代,徐扬绘。此为第七开,名《裹角黍》,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但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是古代百越地区(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就曾在论文中详细论证过此观点,从近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中也可证实这一点。

百越族即古越族,是北方中原诸部落(国)对南方越地诸古老部落(国)的泛称。百越族自比龙的子孙,以龙为本族图腾。他们有“断发文身”的习俗(由于百越人生活在沿海或河边,时常习水,认为身体文上龙图案可避蛟害),端午节这天还会举办盛大的图腾祭。因居住地靠近水边,他们常以船只代步,一同捉鱼捕虾或一同泛舟出游,寓娱乐于生产劳动中,慢慢便演变为竞渡的雏形。再后来就发展成为在击鼓声中,众人乘坐龙形木舟竞渡以祭龙神的活动。再之后成为端午节风俗后传至各地。


《龙池竞渡图》,元代,王振鹏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就是源于夏至和“恶月恶日”的说法。早在新石器时代,夏至过后昼短夜长被视为不祥,先民们便祭拜天地万物以求福康。而又因时值农历五月,气候炎热、蚊蝇繁殖、百病滋生,特别是所谓的“五毒”——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进入活跃期,肆虐横行,使人极易染上各种病症。古时医疗条件较差,无药可医也是常有之事,此时就需要借助一些辟邪驱恶的活动或物品以求心安。久而久之,这些活动就沿袭成风俗,演变成了今日之端午节。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五月),为清代画院中唐岱、丁观鹏等人合作的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在画家的笔下,万棹齐飞、喧颠旗鼓,两岸民户凭栏观赏,在炎暑的季节,呼起阵阵热潮。


过往今朝   祈盼祥瑞

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南方百越族在这一日祭拜龙神,祈求来年好运降临。百越人最初使用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他们认为午月第一个午日是天地纯阳之气极盛的吉日,便在这日举办仪式,开展龙舟争渡的活动,一时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秦统一后,南北经济文化开始往来融合,北方也逐渐习惯在这一天过节。

到了汉代,开始以北方文化为主导,把这一天视为“恶月恶日”,想方设法避害除恶。由于历法的改革变动,为了便于过节,汉朝廷确定每年端午节为阴历五月初五。而到了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战事频发,百姓苦不堪言,此种情况下,端午节习俗中的“辟兵缯”显得尤为重要。所谓辟兵缯就是在手臂系上五彩丝线,祈愿避开兵灾和瘟疫,是战乱时黎民百姓最殷切的愿望。当时很多人还以朱索(红绳,厌胜物,兼作饰物,谓可避邪恶)、桃印施于门户,也有驱瘟避邪之意。


福建省长乐市三溪村端午时节的“龙舟夜航”闻名已久。夜色中,船桨翻飞、鼓声如雷,浓浓的节日氛围在月光映照的水面弥漫开来。


至隋唐时期,节日中的风俗逐渐演变为娱神娱己的活动。尤其是唐代全盛时期,人民生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官府对民间活动大力支持。因此龙舟赛在当时呈现鼎盛之势:梢歌齐响、观者如云、欢声雷动、一派喜悦之景。

宋代以后,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比如宋人讲究用绘有天师或钟馗像的天师符贴于门上,以求护佑全家,祛除疾病毒虫侵害。到了明代,端午又被称为“女儿节”,吸收了金人“射柳”的风俗。射柳是将装有鸽子的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后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翔的高度来判定胜负的一种游戏。


100多名来自湖北省襄阳市的中小学生身着汉服聚集在襄阳小北门广场,集体诵读千古名篇《橘颂》,还进行了一些传统乐器演奏等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明清时期,端午节的风俗形式上虽无大变化,规模却愈加扩大。尤其是南方地区的赛龙舟已不仅仅限于节日当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而且不止天师符,“五毒符”“五雷符”“五瑞符”等也风靡坊间。除了张贴符咒,人们还会在屋中喷洒石灰、雄黄酒等,以灭毒物、去晦气,而净其室,可见千百年来普罗大众对平安祥瑞的渴求从未改变。


福建古老“龙舟村”——闽侯县南通镇方庄村,自明清以来就有建造龙舟的传统。如今村里仅剩几家老一辈传承人在坚守的龙舟厂,用斧头、刻刀、锤子和墨斗等祖上传下的工具纯手工打造龙舟。


南北风俗   传统创新

历经朝代演变和南北融合的端午节,其意义和风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巩固,带着或大或小的变化跨越时光,走到今日,传统而不乏创新。

作为一项从祭祀神灵到竞赛娱乐的水上活动,赛龙舟可谓驶过千年岁月,每年盛大热烈的龙舟赛一直是娱神又娱人的重头节目。如今南方很多地方在竞渡前还要举办一些“请龙祭神”的仪式:点上香烛、烧些祭品,供上各种肉禽、水果和粽子等物,以示诚心。在广东一些地方,祭拜过南海神庙后还会在龙船上放置一对纸制小公鸡祈求平安。而在闽南和台湾,大家会到妈祖庙中祭拜,去邪祟、攘灾异。如今的仪式虽已不像从前繁复讲究,但热烈气氛不减,也都是为了实现众人祈佑平安顺遂、事事如意的心愿。


河南省郑州市,两个身着汉服的小朋友在庆祝端午节。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会为孩子们讲述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历史,让他们更能体会传统节日的魅力。


雕刻成龙形的木船细窄狭长,船头饰以龙头,船尾饰以龙尾,乍一看精雕细刻的船身鳞甲片片,威武逼真。颜色鲜明的旗帜随风摆动,在鼓乐齐鸣、锣鼓喧天的背景声中,龙舟缓缓启程。船员们紧握船桨、铆足劲前后划动,在规整的节奏声中、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昂首前行,姿态威猛。

古往今来,人们还想了很多方法以求平安度过这“诸虫百毒侵袭”的日子。俗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除了张贴各种灵符,悬挂艾草菖蒲、沐兰汤和薰苍术便是民间流传最广的避邪防疫的老方法。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湖公馆幼儿园举行传统的兰汤浴和点雄黄仪式,祛除污秽,保健康。


其实,端午节悬挂艾草于门上的习俗在《风土记》中早有记载,但“采艾以为人”则最早见于记录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为南北朝梁宗懔(约501年~565年)所编撰。书中记录了荆楚地区的民俗节庆,其中端午节条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由宗氏记录的端午节悬挂人形艾的习俗,到后世演变成悬挂艾人,后又将艾人附会为道教的张天师,风行全国。


江苏省南通市桃坞汉服社的近40位同袍以集体冠笄礼、汉舞古琴等传统活动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本草纲目》曾言“艾叶能灸百病”,可见其药用价值之高。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布全国,其叶、根、茎均可入药,有着“医草”美称。艾草植株香气十分浓郁,这种特殊的香气可驱蚊虫。所以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在端午节时悬挂艾草于门上,一为辟邪,二则驱赶蚊虫,预防病害。和艾草捆在一起插于屋檐下的菖蒲,形似利剑、俊秀飘逸,也是防疫驱邪的灵草,一直备受人们喜爱。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实验小学举行“追寻传统,过一个别样的端午节”活动,家长用艾叶水为孩子们净手。


端午节祭礼上的沐兰汤也和这两种植物有关。身着汉服的女子端过一盆艾叶水,主祭用菖蒲蘸取盆中的水,在众人的额头、脖颈和双手处轻轻拂拭,意为祛除晦气。在广东,家中一般会用艾草、菖蒲、凤仙和白玉兰等花草煮成药水。而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和桃叶等熬煮洗浴。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端午去田间地头采集百草已成为民间娱乐之举。斗草分为“文斗”和“武斗”,以草的叶茎相勾来比试草茎的韧性,先被拽断的便为输家,这是武斗。而在采摘过程中互相以对仗形式报上花草名称、交流知识的则为文斗。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就曾提到,宝玉生日宴时,湘云吃醉酒卧于芍药花中,芍药花开正是四五月间。此时香菱、蕊官、藕官、芳官等人采了花草正准备斗草,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这个说“我有君子竹”,那个又言“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枇杷果”。一来一回间把“文斗”演绎得妙趣横生。


在屈原故里景区端午习俗馆门口,父母用艾叶为孩子们沐浴,祈盼他们健康成长。


此外,香囊也是端午时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香囊也称香包、香袋。从灵符、铜钱,吸汗的蚌粉到避害蚊虫的雄黄粉,或是香料花草等都可装入其中,然后用寓意吉祥的五色丝线缠绕,以期趋吉避害。此外,放风筝、跳钟馗和以雄黄酒涂抹孩童额头等也是流行于各地的趣味习俗。


包裹花草香料或是雄黄粉的香囊也是端午时节避除灾害的必备品之一。


节令百味   粽香飘飘

每至端午节,散发缕缕清香的粽子是仲夏时节满足味蕾的上佳吃食。香嫩的糯米裹住各式鲜美的馅料,在一双双巧手反复折叠和包裹下,一个个形状饱满的粽子在热锅中翻腾跳跃,香气扑鼻,无论大人还是孩童都难抵眼前美味诱惑,食指大动。

作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承担祭拜先祖和神灵之用。一开始,先人们是以牛头祭祀,而到了西周,人们觉得这个方法过于野蛮,便用草裹上米包成牛角状摆上祭台,俗称“角黍”。后来又用茭白叶代替草来包黍米,方法一样;还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俗称“筒粽”。东汉末年又以草木灰浸泡黍米,水中含有碱,也叫碱水粽。而包粽子所用叶子也不一样,一般的粽叶是箸叶,也有箬叶、苇叶(芦苇的叶子)。


南北口味的不同造就了粽子品种的多样化,每年节日南北方对粽子是甜是咸必有一争。


当时在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人在汨罗江边碰到了一位身穿白衣的老人,他称自己就是屈原,并说每年扔到江中祭拜他的贡品都被蛟龙偷吃了,所以请人们以后用蛟龙惧怕的五彩丝线缠绕粽子再投入江中。从此,用粽子纪念屈原的故事便慢慢传开。

到了晋代,除了原料糯米之外还加入了中药益智仁,称为“益智棕”,后来又往里添加了肉粒、栗子等,品种逐渐丰富。这时的粽子不仅成为端午节必备吃食,也是亲朋往来互赠的礼品,可见民间对其之喜爱。至唐代,粽子的形状有了改变,菱形、锥形都很常见,且用米“莹白如玉”,更显精致。而从苏东坡的一句“时于粽里见杨梅”诗中可知,宋人将果品蜜饯作为馅料裹入粽内,又是另一番甜香滋味。至元明清时期,豆沙、枣子、胡桃松仁乃至火腿等作为粽子的馅料逐一登场,品种更为丰富。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亲自参与其中能让他们对这个东方大国有更深层的理解。


如今南北口味的不同更造就了粽子的多样化,每年节日南北对粽子是甜是咸必有一争。今日,许多人家还是会在端午节洗粽叶、浸糯米,围坐一起包粽子,谈笑间一个个逐渐成形的粽子,软糯清香,令人喜悦。无论其中包裹的是甜香干果还是咸鲜肉粒,都会化成炎热暑气里最清凉回味的一份记忆。

在江南一带,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习惯。所谓“五黄”是指黄鱼、黄鳝、黄瓜、咸鸭蛋以及雄黄酒(也有黄豆的说法),这些不仅是端午节的当令吃食,且营养丰富味美,黄瓜更有生津解渴和清热功效。此外朝鲜族的打糕、福建的煎堆以及推陈出新的五毒饼等都赋予了五月夏日更多的滋味。


在温州,端午节有吃薄饼的习俗。豆芽、韭菜、肉丝、香菇等馅料裹入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中,口感丰富。



民间认为可以驱妖避邪的雄黄酒,历来是端午节上不可或缺的传统饮品。


人们熟悉的雄黄酒在农历五月屡见不鲜。东汉时期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载有雄黄:“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虽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主要成分为硫化砷的雄黄并不适宜久用,但将其研成粉末制成酒或作为解毒灭虫的药剂已在民间流传许久,一时并不容易更改。


粽子不仅是祭祀先祖神灵的传统食物,也是合家欢聚时最难忘的舌尖滋味。


寄托情思   护佑安康

端午节不仅在中国历史久远,在其他国家也延续多年岁月,形成特有的风俗。公元7世纪左右,端午节由中国传入日本,历经岁月沉淀,日本将其吸收演化。平安时代的和歌短篇故事集《伊势物语》曾记载端午节时人们互赠用菖蒲叶包的粽子以及众人狩猎的场景,可见那时端午节活动已开始盛行。室町时代,人们崇尚武士,而“菖蒲”发音与“尚武”相同,庆祝内容就逐渐变成了希望家中男孩如武士般出人头地而且健壮威武之意,飘扬的鲤鱼旗则象征力量和勇气。江户时代五月五节日期间,店铺会出售武士人偶、菖蒲刀和菖蒲叶等,年糕和粽子也随处可见。日本在1873年后停用农历,和中国类似的节日随之被调整到相应的公历日期,端午节也不例外。1948年,端午节改为日本男孩节,同时也有感恩母亲之意,饱含着全家期盼孩子幸福安康、茁壮成长的心愿。


用布或绸做成的日本空心鲤鱼旗,悬于高空、随风飘荡,寓意吉祥美好。


韩国江陵端午祭在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古时的韩国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在缺乏先进生产力的当时只能寄托于神灵护佑,以求风调雨顺、国泰家安。于是男性开始祭拜山神和海神,慢慢地发展成全家男性一起祭祀先祖。端午祭仪式繁琐,除了请神送神之外,还有巫祭、官奴假面戏、诗创作、民谣竞赛和各种体育活动,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足以让每个参与者和表演者都沉浸其中。


韩国龙仁市的民俗村举办端午节活动,孩子们在用菖蒲水洗头。


对于海外华人和同胞而言,端午节是他们思乡爱国的情感得以寄托之时。除了常规习俗,老人们还会给儿孙辈细细讲述节日的故事和动人传说,加深年轻一辈对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的了解。而赛龙舟也早已有风靡国际之势,目前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展这项比赛。

如今,端午节的许多风俗虽已不是必须样样遵循,但作为可追根溯源的传统节日,在民间依然“地位崇高”。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无论是最初的图腾崇拜,还是后来祈盼上苍护佑安康、祛除邪气,端午节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这当中既有对上天馈赠的无尽感恩,又有系彩绳贴门符的敬畏之心,还有龙舟竞渡时的澎湃激情,但无论如何改变,岁月更迭中始终交织着人们为追寻更美好生活的一份诚挚心愿。 


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海扇湾,划龙舟比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活动的龙舟竞渡,已然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欢迎。






  精彩版式呈现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13年10期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