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力就是说对十句话:常说这10句话,助你成为卓越的领导者

 新用户39639478 2020-06-25

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想清楚了才去做一件事情,而是先做一件事情然后回过头来,仔细琢磨,才把它想清楚。涉及到今天要讨论的领导力,我们发现,在思想、言语、行动三者中,言语也许还相对更为重要,言语可以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思想,言语还可以推动行动。所以,领导力是'说'出来的。

今天,第一管理学派给大家推荐的书是《领导力就是说对十句话》,作者是刘澜。《领导力十律》强调领导力的关键不在于你'是什么',不在于你'又什么',而在于你'做什么'。《领导力就是说对十句话》作为续篇,进一步强调领导力还在于你'说什么',并提供了具体的'领导力的十句话',让《领导力十律》更具操作性,让经理人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马上使用。

领导力就是说对十句话:常说这10句话,助你成为卓越的领导者

本书的核心内容:发挥领导力要说的十句话

一、第一句话:我来——承担责任

这个句式,包括了'我来'和'让我来'两种。其实'让我来'就是横向领导力,能否聚集周围的资源、主导一件事,本质上跟职务大小关系不大。

领导力不是你说了什么,不是你有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它是一个动词。

优秀的领导者会常讲'我来',敢于承担责任本身就是发挥领导力的过程,一句'我来',背后是更多的承载。他跟你是谁没有太多关系,哪怕你是一个刚入职的新人,只要你愿意讲'我来',然后采取行动,也会产生影响力,从而发挥了领导力。所以说,发挥领导力跟职位没有关系,跟你愿不愿意承担责任有关

二、第二句话:我不知道——解决难题

发挥领导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勇于说'我不知道'。不带成见的去面对问题,并且因为'我不知道',所以会给团队其他成员浮出水面的机会。动员群众解决问题,让专业人士在团队中发挥更大作用。

领导者要说'我不知道'理由有三:一、'君子不器',对技术性知识我不知道。二、面对挑战性难题,我真的不知道。三、要动员群众,即使我知道,我也可能说我不知道。

说'我不知道'有三点注意事项:第一、你不能只说'我不知道',你还要说'我知道',不知道要必须要跟我知道结合起来;第二、在有权威的时候说'我不知道',在别人已经承认你的职位权威或者知识权威的时候,你可以有选择地说'我不知道';第三、'我不知道'往往不能单独说。比如在说'我不知道'之前你应该说'我来'。这个事情'我来',但是'我不知道'。'我来'表示你承担责任,但是这个问题是个难题,'我不知道'怎么解决。

三、第三句话:你觉得呢——密切联系自己的队员

多问'你觉得呢',不仅仅是一种激发他人主动思考的方式,还是一种与队员广泛建立关系的好办法。

与群众建立关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就算你动员群众去解决一个难题,也应该跟他建立关系,因为解决难题要求群众改变,你跟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关系,他会更愿意听你动员,更愿意投身改变。更何况,卓有成效的领导者不是动员群众解决完一个难题就散伙了,跟群众建立好关系,他们才愿意追随我们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了解信息和建立关系,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交叉且都要求我们问:'你觉得呢?'

四、第四句话:我讲个故事——制造同一场景和处境。

不讲道理,多讲故事,特别是把'我的故事'变成'我们的故事',把大家拉入同一思维场景。

领导力的核心是动员群众解决难题。通过分享故事的方式,将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员工成长、顾客见证传递出去。'你过来,我给你讲个故事'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

持续的分享带来持续的成长,一个公司的文化、价值观、使命、愿景,通过故事的传承是最好的方式。

在动员群众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讲故事有特别的重要性。难题是错综复杂的,道理又很难讲清楚,而故事的内涵是很丰富的,讲道理不一定能讲清楚难题,而用一个故事能够把它生动形象地讲出来。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故事推动群众改变。

五、第五句话:我教你——当一个好老师。

精确地使用赞赏和批评的工具,帮助别人实现真实的成长。而且这一能力,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获得提高。狭义的领导力是解决挑战性难题,广义的领导力则把管理包括在其中,你既要解决技术性问题,又要解决挑战性难题。解决技术性问题,你很可能知道答案,你教人就行了。解决挑战性难题,需要动员人去改变,这是育人的工作。

当老师要常讲'我教你',实际上,好的领导者必然是一位好的教练,做教练有教练的原则。

作者讲到三条:第一,严格的训练;第二,用人之长;第三,及时反馈。

好的教练,看到的是员工的潜能,看到的是团队成员的长处,知道如何发挥其优势。通过帮助小伙伴及时的更正工作中的问题,其实就是教导力在发挥作用,善于通过教导的方式让团队成员明白工作的意义。

六、第六句话:不要紧——从失败中学习

一个美国记者曾经问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你的企业为什么那么成功?稻盛和夫只回答了一点,他说,也许是当一名员工失败的时候,我们从来不惩罚他。

允许积极试错,而且善于重新定义失败。一个团队对失败的坦率程度和界定方式,决定了这个团队长远的出息。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错误中获得成长,好的公司奖励失败,尤其是那些创新的失败,同时还评比出对大家帮助最大的错误。

七、第七句话:学到了什么——反思。

一个团队应有一套完整的反思机制,彻底放下情绪和利害关系,展开反思与学习。反省是最高级的人生智慧,经常问'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我们今天的交流,你学到最重要的是什么'。作者提出:经验+反思=知识,反思的核心就是问:你/我学到了什么?

反思的过程,可以分成七步:第一步'知',你要知道有值得反思的经验发生。这个经验可以是失败,也可以是成功;第二步'止',发现有值得反思的经验后,就停止行动,走上看台,进入反思空间;第三步'定',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反思的经验上,回忆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第四步'静',不仅搞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而且理清自己当时的思绪,行动背后的思考过程是什么;第五步'安',不仅搞清楚自己当时想什么,而且回忆清楚自己当时的感受是什么,而现在要把这些感受'放下';第六步'虑',重新思考,这是反思的关键步骤。当初行动的时候,已经思考过一次,现在回过头来,换个角度再来思考一次;第七步'得',得出可以实践的结论,指导自己的行动。

八、第八句话:为什么——深度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度思考的能力对于每一个领导者是非常难得的,我们都知道事物都有其规律,而获得底层逻辑就需要我们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高瞻远瞩、决断未来、深挖洞广积粮、未雨绸缪等等都是一种长远思维的能力,作者对于'为什么'提出了决策思考、比喻思考、系统思考、整合思考等思考方式。

做一件事情有三种思考模式;一种问'做没做';一种问'怎么做',或者问'做没做好',还有一种问'为什么做',或者问'做没做对'。思考的品质不仅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品质,实际上也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品质。

九、第九句话:我是谁——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实际上就是要经常问'我是谁'。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劣势是什么?我最擅长什么?我的愿景是什么?我的机会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热爱什么?

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发挥领导力要常问'我是谁',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经理人,还要知道自己擅长的工作方式是什么。这是管理大师德鲁克非常强调的一点。他说有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阅读和倾听。大多数人都可以分为阅读型和倾听型这两种。你不仅要知道自己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还要知道自己的上司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的。如果你的上司是阅读型的,你就别老给她打电话,别老找他当面汇报工作,你就给他写邮件、写报告。如果你的上司是倾听型的,你就得反过来。

十、第十句话:我该是谁——成为自己。

作者指出:成为自己不是要be yourself,而是要make yourself,即要创作自己,经营更好的自己。它常常需要问的是'我该是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不断的挑战自我,实际上是很重要的领导力。这样能指引自己不断变得更好、更新,背后的原动力就是创造。

现在的你可能还不是你自己,或者说

不是一个理想的自己,你可以是一个更好的自己、更新的自己,这需要你去创造出来。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成为自己'的过程。成为自己,就是创造自己。要创作一个怎样的自己呢?你要问:'我该是谁?'

有四个更具体的问题:

1、我该是我想成为的自己,还是别人像我成为的自己?

2、我该是这个角色的自己,还是那个角色的自己?

3、我该是追求结果的自己,还是坚持原则的自己?

4、当两个原则冲突的时候,我该是坚持这个原则的自己,还是坚持那个原则的自己?

总结

每一句都对应一项大原则,值得用一辈子去践行。每一项的背后都能引导领导者变得更好,引导团队变得更好,引导公司变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引导自己变得更好。

更多经典管理书籍精华解读,点击下方专栏卡片了解↓↓↓↓

专栏
99本管理书籍精读:助你更卓越
作者:第一阅读学派
¥99
1,081人已购
查看

↓↓ 扩展阅读 ↓↓

带出一群“狼”,还是一群“羊”,关键在于领导者的这4项能力

管理铁三角!定制度,走流程,抓执行,读懂这个,团队管理更高效

不会讲故事的领导不是好领导,聪明领导讲故事,笨拙领导讲道理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公司靠团队打天下,企业靠管理定江山

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以制度为保障,避免管理瞎指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