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粽”情“粽”意!过节要的就是仪式感!

 晨晓光 2020-06-25

在乐椿轩·长者小镇里,每一个节日都过得极有仪式感,今年端午节的预热活动尤其欢乐。

如果说包粽子、顶鸡蛋这种环节是致敬传统,那么,“你比划我来猜”“猜歌名”这样娱乐性极强的小游戏,则戳中了长者们的“笑穴”。太阳沟的院子里欢笑声不断,粽叶飘香,端午情浓。

视频:带你寻味端午

乐:

游戏专场秒回童年时代


前一天的一场风雨赶走了连日来的闷热,位于旅顺太阳沟203樱花园山脚下的乐椿轩·长者小镇里,清清爽爽的空气给这一天的活动营造了极佳的环境氛围。

6月24日,宜包粽子,宜玩游戏,宜欢乐。

疫情之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聚集,乐椿轩的各项活动暂停了有小半年。所以,端午节活动主题确定为“假日乐”,重点就在“乐”上,预示着以一种欢乐的情绪开启新的节点。

猜歌名练反应拼手速

一上午的游戏活动,以相对“文静”的“猜歌名”为开端。一段悠扬的旋律奏起,原本坐得板板正正的长者们开始坐不住了,“就是那个歌……在嘴边咋想不起来了。”“陷入思索”的局面很快被打破,傅叔叔举手示意:我知道了,九儿。“对对对,就这歌。”人群中遍是恍然大悟的声音。

接下来,一首接一首经典老歌仿佛打开了长者们的记忆之门,猜歌词的游戏到最后靠的是“拼手速”——举手快者得。

比划猜谜玩得笑声一片

一段小游戏算是“热身”,紧接着“你比划我来猜”进入“动作戏”。在前面比划的叔叔阿姨使出浑身解数,负责猜的人看上去仍然是一头雾水。

“我都出汗了,还没猜出来?这么明显。”一位阿姨为了表达“手舞足蹈”,简直是手脚并用,憨态可掬,在旁边围观的“吃瓜群众”笑弯了腰,有人看不下去了,指着手,“第一个字是这个……”终于,众人齐心协力拿下一个词,人群中响起轻快的掌声。

顶鸡蛋大赛赛出金鸡蛋

“顶鸡蛋”是端午节的一项传统小游戏。过去,在端午节当天早上,每个人都会挑一只从粽子锅里煮出来的鸡蛋,以顶碎对方手中的鸡蛋为目的,“捉对厮杀”。战胜者洋洋得意,战败者也不亏,“啊呜”一口吃掉它。这项怀旧的小游戏一下子把长者们带回了童年时代,“我顶,我顶,我顶顶顶……”鸡蛋每一次被顶破的声音,都会伴随着开怀的欢笑声。最后,高阿姨的鸡蛋成了所向披靡的“常胜将军”,被众人评为“金鸡蛋”。

“抢鸡蛋”“笑脸传递”,一项项可爱的小游戏让长者们秒变“儿童”,笑声传递到小镇的每一个角落,久久不散。

心:

集体包粽子其乐融融


包粽子,是端午节里仪式感极强的传统风俗。关于这一习俗有着很多版本的传说,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几乎每一年的端午,乐椿轩都会召集长者包粽子,以其乐融融的仪式感来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乐椿轩后厨团队早已提前准备好包粽子的食材:粽叶、糯米。几位巧手的阿姨挽起袖子,端午节的粽子这就包起来。包粽子可是一项技术活,只见一位阿姨灵巧地将两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填满白白的糯米,随后撩上些水,让米更加紧实,她将“漏斗”上面的粽叶压下来,一扣、一扭,再用粗棉线紧紧地绕上几圈儿,一个漂亮的四角粽子就包好了。

阿姨说,她是大连人,最爱吃里面加了大枣、花生、红豆的粽子,香!一位阿姨专门包三角粽子,她说,这是“山东家”的包法,看似简单,其实包好很不容易。

有包粽子的,也有专程来围观的,一位阿姨由工作人员推着轮椅前来“观摩”。大家于是包得更起劲,一边唠着家常,另一边手头也不闲着,没多一会儿工夫,装着10斤糯米的大盆就见底了,形态各异的粽子则堆成了一座小山。

“明天的早饭,是不是就能吃到我们自己包的粽子了?”一位阿姨问,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阿姨很是开心,她说自己就喜欢吃粽子蘸白糖。

心:

花样粽子满足营养和味蕾


端午节的早餐,粽子自然是绝对主角。但乐椿轩后厨可不能只给叔叔阿姨们吃简单的白粽子,他们还精心准备了黑米粽子、糯米+苦荞米粽子还有糯米+红米粽子。要知道苦荞米和红米,都是来自大连的对口帮扶地区六盘水的特产,这些绿色、健康的杂粮可能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北方口味粽子的食材,进入一座银发之城的餐厅。

为确保口感,乐椿轩后厨工作人员此前对粽子杂粮的配比进行过反复试验,你别说,出来的试吃品还挺好吃。不过,在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的同时,叔叔阿姨们也会收到一句善意的提醒:粽子可不能多吃哦,吃多了会不消化的。

这就是乐椿轩的日常,每个人都互相关心着、牵挂着,像粽子一般紧紧地抱团,亲如一家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