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签约诗人王建民《对仗在七言绝句诗中的应用》| 徐辉《摄影作品展》

 诗画天地图书馆 2020-06-25

(本版插图系徐辉摄影作品)

王建民作品





 对仗在七言绝句诗中的应用 

对仗也叫对偶,是诗中最直观的形式美。它是一种视觉艺术,同听觉艺术(平仄、押韵)构成诗词完整的格律美。从大量古诗来看,七言绝句,古人似乎并不追求其对仗。但作为诗法的一种,有必要进行探讨,以利创作。

1、首联对仗

近体诗的写作,其谋篇布局往往是“起、承、转、合”。七言绝句的起承转合,一般有两种模式,就是在一二三四句中,其一是:景(理)、景(理)、人、情。其二是景(理)、景(理)、人、景(理)。且其使用对仗句通常分二大类:排比对和流水对。

1、1排比对

首联即七绝的第一、二句,用排比法作对仗句是十分能写出物象特点的。或具象,或意象。这类方法用得较多。

例1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其一

唐·杜甫

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珠新。

秋风袅袅吹江汉,只在他乡何处人。

例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流水对

首联用流水对作对仗句,前后二句有顺承关系,通常可分别交代时间、地点。

例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二

唐·韩愈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例4晚春

宋·王安石

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

斜倚屏风搔首坐,满簪华发一床书。

2、尾联对仗

尾联即第三、四句。对仗也可分别用排比对和流水对。

2、1排比对

例5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前二句描写了作者对西湖的观感:六月的西湖风景,不同于别时。尾联对仗句作为前二句的诠释、渲染和补充。

例6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前二句交代了作者行为和地点:系短蓬后又过了桥东。后二句补充了在这个地点中的所见所触,感受到了杏花雨和杨柳风。

2、2流水对

例7送司马先生

唐·李峤

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

一朝琴里悲黄鹤,何日山头望白云。

注:后两句句面虽然对仗,但句意是衔贯的,即今朝分别,不知何日相见。

例8咏河市歌者

宋·范成大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

可怜日晏忍饥面,强作春深求友声。

注:尾联的句意是连贯的,意思是说,歌者际遇都沦落如此了,却还做那样的事情。

3、全诗对仗

一般来说,全诗作对仗的七绝应用很少。

例9金山

宋·王安石

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

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注:

首联用排比对介绍景色,尾联用流水对介绍作者之惊状。

例10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虽然全诗二联都是用排比法,但短短四句,上下承接,里外勾连,蕴含着无穷的深意。达到了诗的最高境界,词浅而意无穷。而全部用排比对的七绝诗,诗界称之为四条屏。

4、结语

结合上文建议,创作七言绝句诗,如果首联用对仗,一般用排比对较好,此二句力求将主要事情交代完毕。如果尾联使用对仗,则建议采用流水对,句意衔接将十分贯通,这两个句子可以存在因果、转折、条件等多种逻辑关系,与常见的起承转合诗法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比较容易尽意。全诗用对仗则不太建议,容易显得呆板。如果要用,也是建议首联用排比对,尾联用流水对,如上文中的王安石《金山》。

作者简介





王建民(顽伯),化工工程高级工程师,项目管理专家。现为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上海楹联学会会员,上海多所老年大学对联课程讲师。上海黄埔区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华书画协会会员《诗画天地》优秀签约诗人。著有诗词集《三闲野草》。

图书

网上优惠价

原创首发:现代诗5首;古韵10首合辑,20首专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