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龙吟”词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赏

 诗草苑 2020-06-25

     “水龙吟”词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赏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令、水龙吟慢、鼓笛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丰年瑞等。

姜夔词注:无射商,俗名越调。曾觌词,结句有“是丰年瑞”句,名《丰年瑞》;吕渭老词,名《鼓笛慢》;史达祖词,名《龙吟曲》;杨樵云词,因秦观词起句,更名《小楼连苑》;方味道词,结句有“伴庄椿岁”句,名《庄椿岁》。

据说,“水龙吟”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北齐书》卷二十九《郑述祖传》说:“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汉马融《长笛赋》云:“近世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故人们也以龙吟喻笛声,南朝梁刘孝先《咏竹诗》曰:“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南北朝诗人庾信《对酒诗》:“数杯还已醉。风云不复知。唯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

唐代君王出行有仪仗鼓吹,所奏乐曲有《龙吟声》。《新唐书》(卷二十三)载:“大驾卤簿鼓吹,分前后二部。凡鼓吹五部:一鼓吹,二羽葆,三铙吹,四大横吹,五小横吹,总七十五曲。……鼓吹部有扛鼓、大鼓、金钲小鼓、长鸣、中呜。扛鼓十曲,……长鸣一曲三声:一《龙吟声》,二《彪吼声》,三《河声》。”《龙吟声》是出行中吹打的一种仪仗乐。而在宫内娱乐时,也有类似的笛曲,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中有“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句,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曰:“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掾yuàn曹乘逸兴,鞍马去相寻。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除了宫廷音乐外,唐代民间也流传着一种击打乐《龙吟歌》。在唐人的理念中,龙与水密不可分,故唐人亦多以龙吟喻水声。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张祜《题李渎山居玉潭》中用“一听夜龙吟”比喻潭水声。龙与水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很容易由《龙吟声》或《龙吟歌》演变出《水龙吟》的曲名曲调。

对于水龙吟词牌名的来源,毛先舒《填词名解》认为源自李白诗“笛奏龙吟水”,陈元龙《片玉集注》认为源于李贺诗“雌龙怨吟寒水光”。对于最早使用该曲调填词的人,一说是唐末五代时的道士吕岩;一说为宋代苏轼;《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四则认为是柳永。经查吕岩有《水龙吟》词:“目前咫尺长生路,多少愚人不悟。爱河浪阔,洪波风紧,舟船难渡。略听仙师语,到彼岸,只消一句。炼金丹换了,凡胎浊骨。免轮回,三涂苦。  万事澄心定意,聚真阳、都归一处。分明认得,灵光真趣,本来面目。此个幽微理,莫容易,等闲分付。知蓬莱自有,神仙伴侣。同携手,朝天去。”若此词果真为吕岩所作,则水龙吟词最早的作者当为吕岩。

水龙吟词牌名家作者甚众,所以格律词牌格律也颇为纷繁。《钦定词谱》(卷三十)说:“此调句读最为参差,今分立二谱。起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以苏轼词为正格。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观词为正格。其余添字、减字,句读、押韵不同者,各以类列。此调之源流正变,尽于此矣。”

《钦定词谱》两谱共列水龙吟二十五体。

一、第一谱格律及例词

(一)第一谱正体格律及例词

起句七字、次句六字的为第一谱,正体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以苏轼词《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平)平(平)仄平平仄,
霜  寒 烟 冷蒹葭老,
(平)仄(平)平平[仄]
天 外  征 鸿寥唳。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银  河 秋 晚, 长 门 灯 悄,
(仄)平(平)[仄]
  一 声 初 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应 念潇湘,岸 遥 人 静,
(仄)平(平)[仄]
 水 多 菰 米。
仄(仄)(仄)(平)(平),
乍 望  极 平 田,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徘  徊 欲 下, 依 前被、风惊起。
 
(平)仄(平)平(仄)[仄]
须  信 衡 阳 万 里。 
仄平平、(仄)平(平)[仄]
 有谁家、锦  书 遥 寄。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万 重 云 外, 斜 行 横 阵,
(平)平(仄)[仄]
 才 疏 又 缀。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仙 掌 月 明,   石 头城下,  
仄平[仄]
影摇寒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念征衣未捣,佳人 拂 杵,
(仄)平平[仄]
有 盈盈泪。

注:

1、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平)、(仄):可平可仄,但以括号中平仄为佳;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平]表示押平声韵。加粗带下划线字表示:领格字。{ }:括号中句子需对仗。(下同) 
2、此谱参考《钦定词谱》整理而成。

《钦定词谱》曰:此调句读最为参差,今分立二谱。起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以苏轼词为正格。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观词为正格。其馀添字、减字,句读、押韵不同者,各以类列。此调之源流正变,尽于此矣。此调前后段第三句至第八句例作四字句。前后段第九句五字,第十句四字。前结六字折腰,后结四字。宋人精于审音,添字减字、摊破句法,悉中律吕。其谱不传,填者但以苏词、秦词为式可也。此调前后段第九句以下,如谱内苏词,则前段五字一句、四字一句、六字一句,后段五字一句、四字两句。秦词则前段九字一句、六字一句,后段九字一句、四字一句,均为合格。此词可平可仄参下类列八词。惟赵长卿“酒潮匀颊”词前段结句“声”字平声。秦观“乱花丛里”词后段第二句"玉"字仄声,宋词如此填者堪少,故不注可平可仄。

(二)第一谱变体一格律及例词

变体一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以赵长卿《水龙吟·酒潮匀颊双眸溜》为代表。此体与苏轼词的不同在于前段起句押韵,后段起句不押韵,第九、十句作九字一句。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酒潮匀颊双眸溜。美映远山横秀。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风流俊雅,娇痴体态,眼前稀有。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莲步弯弯,移归拍里,凌波难偶。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对仙源醉眼,玉纤笼巧,拨新声、鱼纹皱。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我自多情多病,对人前、只推伤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瞒他不得,诗情懒倦,沈腰销瘦。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多谢东君,殷勤知我,曲翻红袖。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拚来朝、又是扶头不起,江楼知不。

(三)第一谱变体二格律及例词

变体二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以杨无咎《水龙吟·西湖天下应如是》为代表。此体除前段第二句作折腰句法、后段起句仍押韵外,与赵长卿词相同。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西湖天下应如是。谁唤作、真西子。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云凝山秀,日增波媚,宜晴宜雨。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况是深秋,更当遥夜,月华如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记词人解道,丹青妙手,应难写、真奇语。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往事输他范蠡。泛扁舟、仍携佳丽。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毫端幻出,淡妆浓抹,可人风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和靖幽居,老坡遗迹,也应堪记。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更凭君画我,追随二老,游千家寺。

(四)第一谱变体三格律及例词

变体三为双调一百零一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赵长卿《水龙吟·天教占得如簧巧》为代表。此体除前段第一句不押韵、后段结两句减一字合作七字一句外与变体二杨无咎《水龙吟·西湖天下应如是》词相同。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天教占得如簧巧,声乍啭、千娇媚。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金衣衬著,风流模样,于中可是。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红杏香中,绿杨阴处,多应饶你。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向黄昏苦苦,娇啼怨别,那堪更、东风起。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别有诗肠鼓吹。未关他、等闲俗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双柑斗酒,当时曾是,高人留意。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南国春归,上阳花落,正添憔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念啼声欲碎,何人解作留春计。

(五)第一谱变体四格律及例词

变体四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以姜夔《水龙吟·夜深客子移舟处》为代表。此体为苏轼词体,所不同之处在于换头句藏短韵,后段结句用摊破句法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况茂陵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六)第一谱变体五格律及例词

变体五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晁端礼《水龙吟·夜来深雪前村路》为代表。此体与苏轼词的不同在于将后段第六、七、八句由四字三句改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夜来深雪前村路,应是早梅初绽。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故人赠我,江头春信,南枝向暖。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明溪浅。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向亭边驿畔,行人立马,频回首、空肠断。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别有玉溪仙馆。寿阳人、初匀妆面。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天教占了,百花头上,和羹未晚。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最是关情处,高楼上、一声羌管。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仗谁人向道,何如留取,倚朱栏看。

(七)第一谱变体六格律及例词

变体六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以赵长卿《水龙吟·烟姿玉骨尘埃外》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烟姿玉骨尘埃外,看自有、神仙格。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花中越样风流,曾是名标清客。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月夜香魂,雪天孤艳,可堪怜惜。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向枝间、且作东风第一。和羹事、期他日。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闻道春归未识。问伊家、却知消息。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当时恼杀林逋,空绕团栾千百。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横管轻吹处,余香散、阿谁偏得。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寿阳宫、应有佳人,待与点、新妆额。

(八)第一谱变体七格律及例词

变体七为双调一百零四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以赵长卿《水龙吟·韶华迤逦三春暮》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韶华迤逦三春暮。飞尽繁红无数。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多情为与,牡丹长约,年年为主。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晓露凝香,柔条千缕,轻盈清素。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最堪怜、玉质冰肌婀娜,江梅谩休争妒。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翠蔓扶疏隐映,似碧纱、笼罩越溪游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从前爱惜娇姿,终日愁风怕雨。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夜月一帘,小楼魂断,有思量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恐因循、易嫁东风,烂熳暗随春去。

(九)第一谱变体八格律及例词

变体八为双调一百零六字,前后段各九句、四仄韵。以秦观《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为代表。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怎向。

《钦定词谱》:此添字《水龙吟》也,又兼摊破句法。前段第三、四、五句添二字摊破四字三句作九字一句、五字一句。第六、七、八句摊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后段第五句添一字。第六、七、八句亦摊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结句又添一字。若删去添字,便与诸家无异矣,采入以备一体。以上九词,皆前段第一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类列以备参考。

二、第二谱格律及例词

(十)第二谱正体格律及例词

以起句六字、次句七字的为第二谱,正体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秦观词《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仄平平,
小 楼  连 苑横空,
(仄)(仄)仄平平[仄]
下 窥 绣 毂雕鞍骤。
(平)(仄)仄,(平)(平)仄,
疏 帘 半 卷, 单 衣 初 试,
(平)(平)[仄]
 清 明 时 候。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破 暖轻风,  弄 晴微雨,
(仄)平平[仄]
 欲 无还有。
(平)(仄)仄,(平)(仄)仄,
卖花 声 过 尽, 垂 杨 院 宇,
(平)(平)仄、平平[仄]
  红 成 阵、飞鸳
 
(仄)(平)(仄)[仄]
玉 佩 丁 东 别  后。
(平)(平)(平)[仄]
怅佳 期、参 差 难 又。
(平)平仄仄,(平)(平)仄,
名  缰利锁,天 还  知 道,
(平)(仄)[仄]
 和 天 也 瘦。
(平)仄平平,(仄)(平)仄,
花  下重门, 柳 边 深 巷,
(仄)平平[仄]
不 堪回首。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
仄平平[仄]
照人依旧。

(十一)第二谱变体一格律及例词

变体一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以黄机《水龙吟·晴江滚滚东流》为代表。此体与秦观词的不同在于后段起句不押韵,结句为七字一句、六字一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晴江衮衮东流,为谁流得新愁去。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新愁都在,长亭望际,扁舟行处。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歌罢翻香,梦回呵酒,别来无据。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恨荼_吹尽,樱桃过了,便只恁、成孤负。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须信情钟易感,数良辰、佳期应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才高自叹,彩云空咏,凌波谩赋。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团扇尘生,吟笺泪渍,一觞慵举。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但丁宁、双燕明年,还解寄平安否。

(十二)第二谱变体二格律及例词

变体二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二句六仄韵。以吴文英《水龙吟·有人独立空山》为代表。此体与秦观词的不同在于换头句藏一短韵,后段结为五字一句、四字两句异。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沈沈秋晓。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般巧。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皴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

(十三)第二谱变体三格律及例词

变体三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程垓《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为代表。此体与秦观词的不同在于后段第六、七、八句摊破四字三句改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愁多愁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十四)第二谱变体四格律及例词

变体四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六仄韵。以吴文英《水龙吟·望春楼外沧波》为代表。此体与秦观词的不同在于前后段第六、七、八句都摊破四字三句为五字一句、七字一句,而且换头句藏一短韵。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望春楼外沧波,旧年照眼青铜镜。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炼成宝月,飞来天上,银河流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绀玉钩帘处,横犀尘、天香分鼎。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记殷云殿锁,裁花剪露,曲江畔、春风劲。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槐省。红尘昼静。午朝回、吟生晚兴。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春霖绣笔,莺边清晓,金狨旋整。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阆苑芝仙貌,生绡对、绿窗深景。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弄琼英数点,宫梅信早,占年光永。

(十五)第二谱变体五格律及例词

变体五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刘过《水龙吟·寄陆放翁》为代表。此体与秦观词的不同在于后结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任工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算平生、白传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十六)第二谱变体六格律及例词

变体六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以吴文英《水龙吟·夜分溪馆渔灯》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夜分溪馆渔灯,巷声乍寂西风定。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河桥送远,玉箫吹断,霜丝舞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薄絮秋云,淡蛾山色,宦情归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泛,宫沟上、春流紧。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新句欲题还省。透香煤、重笺误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携手同归处,玉奴唤、绿窗春近。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想骄骢、又踏西湖,二十四番花信。

(十七)第二谱变体七格律及例词

变体七为双调一百零四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以葛立方《水龙吟·九州雄杰溪山》为代表。此体与秦观词的不同在于后段结句添二字。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九州雄杰溪山,遂安自古称佳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云迷半岭,风号浅濑,轻舟斜渡。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朱阁横飞,渔矶无恙,鸟啼林坞。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吊高人陈迹,空瞻遗像,知英烈、垂千古。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忆昔龙飞光武。怅当年、故人何许。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羊裘自贵,龙章难换,不如归去。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七里溪边,鸬鸶源畔,一蓑烟雨。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叹如今宕子,翻将钓手,遮日向、西秦路。

(十八)第二谱变体八格律及例词

变体八为双调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以张雨《水龙吟·古来宰相神仙》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古来宰相神仙,有谁得似东泉老。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今朝佳宴,杨枝解唱,花枝解笑。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钟鼎山林,同时行辈,故人应少。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问功成身退,何须更学,鸱夷子,烟波渺。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我自深衣独乐,尽从渠、黄尘乌帽。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后来官职清高,一品还他三少。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不须十载光阴,渭水相逢,又入非熊梦了。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到恁时、拂袖逍遥,胜戏十洲三岛。

(十九)第二谱变体九格律及例词

变体九位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以曹组《水龙吟·晓天谷雨晴时》为代表。此体与秦观词的不同在于后段第三、四、五句摊破四字三句为六字两句。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二十)第二谱变体十格律及例词

变体十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以赵长卿《水龙吟·先来天与精神》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先来天与精神,更因丽景添殊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拖轻苒苒,才凝一段,还分五彩。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毕竟非烟,有时为雨,惹情无奈。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道无心、怎被歌声遏断,迟迟向、青天外。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宜伴先生醉卧,得饶到、和山须买。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也曾恼杀襄王,谁道依前不会。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我欲乘归去,翻恨怅、帝乡何在。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念佳期未展,天长暮合,尽空相对。

(二十一)第二谱变体十一格律及例词

变体十一为双调一百零一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以赵长卿《水龙吟·淡烟轻霭蒙蒙》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淡烟轻霭蒙蒙,望中乍歇凝晴昼。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才惊一霎催花,还又随风过了。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清带梨梢,晕含桃脸,添春多少。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向海棠点点,香红染遍,分明是、胭脂透。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无奈芳心滴碎,阻游人、踏青携手。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檐头线断,空中丝乱,才晴却又。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帘幕闲垂处,轻风送、一番寒峭。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正留君不住,潇潇更下黄昏后。

(二十二)第二谱变体十二格律及例词

变体十二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以《高丽史·乐志》无名氏《水龙吟·洞天景色常春》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洞天景色常春,嫩红浅白开轻萼。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琼筵镇起,金炉烟重,香凝锦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约。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彩云月转,朱丝网除,任语笑、抛球乐。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绣袂风翻凤举,转星眸、柳腰柔弱。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头筹得胜,欢声近地,花光容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满座嘉宾,喜听仙乐,交传觥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龙吟欲罢,彩云摇曳,相将去、归寥廓。

《钦定词谱》:此见《高丽史·乐志》,名《水龙吟令》,抛球乐队舞曲也。亦与秦词同,惟前后段第九句各减一字,后段结句添二字异。以上词十三首,皆前段第一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类列以备参考。

(二十三)第二谱变体十三格律及例词

变体十三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以李之仪《水龙吟·晚风轻拂》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晚风轻拂,游云尽卷,霁色寒相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银潢半掩,秋毫欲数,分明不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玉管传声,羽衣催舞,此欢难借。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凛清辉、但觉圆光罩影,冰壶莹、真无价。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闻道水晶宫殿,蕙炉熏、珠帘高挂。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琼枝半倚,瑶觞更劝,莺娇燕姹。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目断魂飞,翠萦红绕,空怜小砑。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想归来醉里,鸾篦凤朵,待何人卸。

《钦定词谱》:此词前段第一、二句作四字两句、五字一句。按曹勋《松隐集》,《水龙吟》词五首,前段起处皆与此同。又《梅苑》无名氏词亦与此同,则知此体宋人亦间为之,采之以备一体。

(二十四)第二谱变体十四格律及例词

变体十四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九句五平韵。以辛弃疾《水龙吟·听兮清佩琼瑶》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路险兮山高。些,块予独处无聊。些。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箪瓢。些。

《钦定词谱》:此词见《稼轩集》,仿楚词体,每韵下用一“些”字,采以备体。按:蒋捷《竹山词》,《水龙吟》调,亦有仿此体者,因字句悉同,不另列。

(二十五)第二谱变体十五格律及例词

变体十五为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以《高丽史·乐志》无名氏《水龙吟·玉皇金阙长春》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玉皇金阙长春,民仰高天欣戴。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年年一度定佳期,风情多感慨。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绮罗竞交会。争折花枝两相对。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舞袖翩翩歌声妙,掩粉面、斜窥翠黛。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
锦额门开,彩架球儿,裳先秀、神仙队。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融香拂席霓裳动,铿锵环佩。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宝座巍巍五云密,欢呼争拜退。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管弦众作欲归去,愿吾皇、万年恩爱。

《钦定词谱》:此见《高丽史·乐志》,名《水龙吟慢》,与苏词、秦词句读全异,采入以备一体。

三、水龙吟名篇集锦

1.《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宋】苏轼

昔谢自然欲过海求师蓬莱,至海中,或谓自然,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不可到。天台有司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绛阙,可往从之。自然乃还,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子微著《坐忘论》七篇,《枢》一篇,年百余。将终,谓弟子曰:吾居玉霄峰,东望蓬莱,尝有真灵降焉。今为东海青童君所召。乃蝉脱而去。其后,李太白作《大鹏赋》云:尝见子微于江陵,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元丰七年冬,余过临淮,而湛然先生梁公在焉。童颜清澈,如二三十许人,然人亦有自少见之者。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乃作《水龙吟》一首,记子微、太白之事,倚其声而歌之。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向玉霄东望,蓬莱晻霭,有云驾、骖凤驭。

行尽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八表神游,浩然相对,酒酣箕踞。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

3.《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宋】苏轼

余谪居于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南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4.《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宋】苏轼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睛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5.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宋】章楶(章楶(1027年-1102年),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名将、诗人。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常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秀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6.《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宋】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7.《水龙吟·梨花》【宋】周邦彦

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圆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8.《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9.《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宋】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1.《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宋】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12《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宋】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13.《水龙吟·樽前花底寻春处》【宋】陆游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悄无言、魂消肠断。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14.《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宋】陆游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点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15.《水龙吟·寿李长孺》【宋】吴泳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彻高堂晓。天然带得,酒星风骨,诗囊才调。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

未放鹤归华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费几,雁边红粒,马边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绶,哄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闲博个,千秋不老。

16.《水龙吟·春恨》【宋】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17.《水龙吟·层峦叠巘浮空》【宋】葛长庚

层峦叠巘浮空,断崖直下分三井。苍苔路古,鹿鸣芝涧,猿号松岭。露浥凤箫,烟迷枸杞,绿深翠冷。笑携筇一到,登高眺远,是多少、仙家景。

长念青春易老,尚区区、枯蓬断梗。人间天上,喟然俯仰,只身孤影。世事空花,春心泥絮,此回还省。向琼台双阙,结间茅屋,坐千峰顶。

18.《水龙吟·晓霜初著青林》【宋】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19.《水龙吟·寄袁竹初》【宋】张炎

几番问竹平安,雁书不尽相思字。篱根半树,村深孤艇,阑干屡倚。远草兼云,冻河胶雪,此时行李。望去程无数,并州回首,还又渡、桑乾水。

笑我曾游万里。甚匆匆、便成归计。江空岁晚,栖迟犹在,吴头楚尾。疏柳经寒,断槎浮月,依然憔悴。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20.《水龙吟·春晚留别故人》【宋】张炎

乱红飞已无多,艳游终是如今少。一番雨过,一番春减,催人渐老。倚槛调莺,卷帘收燕,故园空杳。奈关愁不住,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

不拟相逢古道。才疑梦、又还惊觉。清风在柳,江摇白浪,舟行趁晓。遮莫重来,不如休去,怎堪怀抱。那知又、五柳门荒,曾听得、鹃啼了。

21.《水龙吟·短衣匹马清秋》  【金】王渥

短衣匹马清秋,惯曾射虎南山下。西风白水,石鲸鳞甲,山川图画。千古神州,一时胜事,宾僚儒雅。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

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风云惨澹,貔貅得意,旌旗闲暇。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看鞬橐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

22.《水龙吟·少年射虎名豪》【金】元好问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主要参考资料:

  1. 《钦定词谱》,【清】王奕清等编纂,孙通海  王景铜 校点,学苑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 百度百科、古诗词网等网络资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