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药师“抽湿气”的方子!献给体重大、湿气多、舌苔厚的人

 繁星1 2020-06-25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大辞典》、《实用中药辞典》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一张,专门用于“抽湿气”的方子。

   这个小办法,也是我早年在农村工作时,和当地的老药师学的。

   你记一下,非常方便——

   准备新鲜冬瓜,连皮带子100克。注意,一定是带着冬瓜皮、冬瓜子的。你要是光冬瓜瓤,是绝对不行的。把冬瓜给洗净,切成小块,然后和粳米一同下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粥。每天早晨做早餐服用。喝粥的同时,冬瓜皮和冬瓜子都要吃下去。肾阳不足、畏寒怕冷的人不要用。

  

   我之所以对此法印象深刻,源于我们那时候一个老药师,姓范。我管他叫做范师傅。

   有一回,范师傅上班来,领进一个胖丫头。这丫头大概也就是20出头,身体肥胖。这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

   范师傅似乎注意到大家的目光,故意高声说:“这是我侄女儿”!

   我们一听,立刻掩饰掉惊奇的目光,点头对她打招呼。

   后来,他侄女儿就跟着范师傅到办公室去了。

   再后来,大概能够两个来月吧,范师傅又把他这个侄女儿领来了。这一次,我豁然发现,他的侄女儿身材苗条了不少。我目测,少说也得掉个五六斤。

   后来,我就问范师傅,这是怎么做到的。

   范师傅闻听,苦笑一声。

   原来,他侄女儿上次来,就是因为身体肥胖的事儿,捉摸着用点中药,请中医开方子。结果,方子拿到手,侄女儿又嫌太苦,不好喝,说什么都不用了。

  

   这怎么办?范师傅后来就想个办法,让他这个侄女儿每天都喝一点冬瓜粥,连冬瓜皮、带冬瓜子,一起吃掉。口感肯定是不太好了,但是结果证明,确实有效。算起来,两个来月了,小姑娘掉了六斤分量。接下来,她准备继续用。

   我一听,觉得很有意思,回去抄录在本子上。

   后来,我也偶有应用。我体会,如果辩证准确,确实有效果。当然,取效的前提是,在服用期间合理控制饮食。

   这里头什么道理呢?很简单。

   这个冬瓜子啊,在《新修本草》里头是一味中药。它性味甘、微寒,入肺经和大肠经,善于清肺化痰、利湿、消痈排脓。这东西一般是煎服10到15克,也有研末吞服的。脾胃虚寒的人不能用。冬瓜皮呢,也是中药,最初载于《开宝本草》。它性味甘、微寒,入肺经、脾经、小肠经,善于清热利水、消肿。《药性切用》说它“行皮间水湿,善消肤肿”。

   可见,这两味药,都要利湿消肿的功效。而肥胖这个事儿,中医看,主要就是脾虚运化失常,津液不得排泄,化为痰湿,蕴于体内所致。因此,用利湿之法,可以缓解。

   也就是说,中医里头的肥胖,基本可以归纳为痰湿所致的水肿。你记住,对很多人来说,胖,就是水肿。为什么减肥在一开始的时候会大量冒汗,体重快速下降?因为你的水肿问题在得到改善,水湿被不断排泄出来。

  

   当然,这些也是在说明,冬瓜连皮带子熬粥的办法,适合的是脾虚湿盛,痰湿蕴于皮下的肥胖者。其主要表现,就是脉象滑,舌苔白厚而腻,身体肥胖明显,尤其是腹部肥胖最为明显。与此同时,可能伴随便溏、腹胀、食欲不振、头发爱出油甚至脱发等现象。有的人甚至连眼皮都显得有些肿胀。

   我之所以把这写出来,目的是给夏天肥胖的人群一点帮助。说真的,我每次看见肥胖者,心里面都替他们感到着急。长期的肥胖,对人体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我写的这个食疗方子,你如果能科学应用,我敢说是比较好的选择。当然,由于冬瓜皮、冬瓜子都性寒,所谓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的人要慎用。尤其是肥胖者,有不少证属脾肾阳虚,体现为虽然人高马大,但是畏寒怕冷、浑身畏寒、神疲乏力。这样的人,一定要慎用。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