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凭啥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就怕你没文化还要装作有文化样子

 松影融雪 2020-06-25

又到一年粽香时节,只不过这几年大家互道祝福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变化:快乐二字再也找不见了,充斥手机屏幕几乎都是节日安康。

快乐也罢、安康也好,都是浓浓的祝福,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当我下意识拿起手机顺手回复了一句”端午节快乐“的时候,一向自诩有文化、有格调、有内涵的朋友回复了一句:今天不适宜祝福快乐。

我自然不服气,国家给你放了三天假,为啥不能快乐?这位朋友于是发出了灵魂深处的震撼三连问:

你知不知道端午节的来由?
你知不知道屈原投江在今天?
你知不知道说快乐是没文化?
凭啥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就怕你没文化还要装作有文化样子

这位“有文化”的老哥教导我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主义大诗人屈原而设立:

根据历史记载,屈原是楚国贵族宗师,满怀爱国热忱,力主富国强兵、对抗强秦;却遭到楚国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而被楚怀王所流放,终身郁郁不得志。流放途中,写下了《离骚》《九歌》等流传千古的不朽经典。秦国攻破楚国首都后,屈原满怀悲愤,在5月5日写下绝笔《怀沙》,投身汨罗江自尽。当地百姓划船营救不得,于是以粽叶包裹糯米投江,希望江水中的鱼儿不要啃食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也正是端午节的来由。
凭啥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就怕你没文化还要装作有文化样子

这位“有文化”老哥继续谆谆教诲我:

在这个祭祀屈原的日子里,你怎么会有心情说快乐呢!今天祝福快乐,只能显得你没文化、没规矩,对自己祖国的历史不清不楚、对祖国的先贤不敬不重!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难怪连端午节都被韩国人抢去作为他们的遗产了!

这震撼的“三连问”和“自圆其说”的解释,让我一下子啼笑皆非,哭笑不得,说真的,我从来没想过说一句端午节快乐还要被人讽刺没文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股子“歪理邪说”占据了舆论场,让众人在这个节日都唯唯诺诺不敢提“快乐”二字了。

不过,我还偏偏就要说“端午节”快乐,原因无他,就怕你没文化还要装作有文化的样子,今天就来普及下真正的“文化”!

1 闻一多没有文化吗?

有文化的老哥普及的常识是“端午节是祭祀日”,是纪念缅怀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日子;我没有这位老哥“有文化”,只能搬出更有文化的闻一多先生。闻一多《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两篇文章,对于端午节日的发源和形成有着严谨细致的考证。老先生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一文中开篇就讲:

端午那天孩子们问起粽子的起源,我当时虽乘机大讲了一顿屈原,心里却在暗笑,恐怕是帮同古人撒谎罢。

端午节纪念屈原一说,是在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首次出现的,其内容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并无二致。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日:“君常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仍以五彩丝约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续齐谐记》)

但是,南朝距离屈原投江已经有700多年的间隔,在这700年间端午节的传统却是一直都存在的。而且期间关于纪念谁又有多种说法:

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中说“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认为划龙舟源于越王勾践操练水军;而纪念缅怀的对象却是伍子胥。

早于南朝的东汉时期,蔡文姬的老爹大儒蔡邕在《琴操》中又认为与介子推

“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周处我们也都不陌生,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都知道他除三害的故事,在《后汉书·周处传》里也说,

“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成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日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

在产生于魏晋时代,同样早于南朝的《世说新语·捷悟》篇《注》中,又说与孝女曹娥有关:

:“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迎伍君神,溯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

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那我还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伍子胥、曹娥呢。 当然,这位老哥还可以振振有词:

就算是不仅仅为了纪念屈原,还为了纪念介子推、伍子胥、曹娥等先贤,那么缅怀纪念他们的日子里,你难道对他们没有一点敬重吗?

您先别急,我们再看看,端午节的产生真的是为了纪念这些先贤吗?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加工的过程,最终构建了“想象的共同体”。特别是被牵强附会上各种历史人物的故事作为起起源,但是这些故事和传说都是远远晚于节日的产生。

闻一多先生在写给孩子的《端午的历史教育》一文中讲的清清楚楚:产生于龙图腾!

端午节最主要的两个节目。无疑是竞渡和吃粽子。这里你就该注意,竞渡用的龙舟,粽子投到水里常为蛟龙所窃,两个主要节目都与龙有关。假如不是耦合的话,恐怕整个端午节中心的意义,就该向龙的故事去探寻罢。
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至于将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给蛟龙享受的,那就不用讲了。总之,端午是个龙的节日,它的起源远在屈原以前——不知道多远呢!

2 晏殊苏东坡没有文化吗?

按照这位老哥引用的某“专家”的逻辑,5月5日这天,因为有先贤遇难,所以就不能快乐,就得庄严肃穆,否则就是对先贤的大不敬!

那我们按照这个逻辑,尧舜禹汤、周文武王、孔孟老庄,秦皇汉武、张骞蔡伦,唐宗宋祖、沈括苏轼·····上下五千年里,中华的先贤有多少,几乎每个日子都有先贤逝去。

更不要提1840年近代以来,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献出生命的烈士数不胜数,几乎每天都有人遇难牺牲;那么,我们是不是每天都不能提快乐二字,每天都不允许快乐了吗?

何其荒谬!

我们再看看古人是如何过端午的,他们难道是一副端庄肃穆的态度过端午的吗?

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诗的序中说:“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看到没有,“相乐“?

晏殊的端午诗中这样写:“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 看到没有,喜气多!

苏东坡的诗里这样写:“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看到没有,喝酒唱歌!

他们都没有文化吗?

3 《易经》没有文化吗?

还有某不入流吃财政饭的三流小报说,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毒尽出”,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所以要说“安康”而不是“快乐”。

凭啥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就怕你没文化还要装作有文化样子

对此,我只能借《三叉戟》中大棍子的话:“我去你个大脚趾豆的!”就烦这种没文化非要东拉西扯装有文化的,还他么”恶月“!知不知道“黄道吉日”一说?

凭啥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就怕你没文化还要装作有文化样子

追溯端午节的源头,不仅仅起始于龙图腾和崇拜,更起始于原始的宗教信仰、干支历法以及天象。根据传统历法观察,在仲夏午月午日,二十八星宿中的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易经》称其为“飞龙在天”,龙星处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这一天,祈福纳祥、辟邪去灾,那是应有之意!

4 就怕没文化还装作有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端午节的内涵和寓意,不断得以丰富和拓展;但是不论如何拓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始终不变的,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平安,更是心灵的愉悦和欢乐。

那些没文化还喜欢装的人,打着尊重传统、弘扬国粹的旗号,干着歪曲误解、 以讹传讹的事,利用很多人不懂传统节日内涵的软肋,肆意曲解误导,试图限制我们快乐的权利!对此,我们的回应就是四个字:去你x的!

做人,最开心的就是开心二字!我就是要连说三遍:

凭啥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就怕你没文化还要装作有文化样子

祝大家节日快乐!

祝大家节日快乐!

祝大家节日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