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门本是老莱乡

 老庄友华 2020-06-25

    “全忠祠后老莱庄, 茅屋秧田别一乡。多少移家来傍此,说忠说孝勉诸郎。” 

    荆门老莱乡,也就是孝子之乡。清乾隆年间龙泉书院山长马学乾的《龙泉竹枝词》虽不是最早的典出,但这个“傍”字,让人联想起孟母三迁,荆门先民不傍大款,傍忠诚孝子。《荆门风景十表》的年代不详,第一表:“一表老莱子山庄,山庄有个孝子郎,万古把名扬。”

荆门文坛泰斗郭占春是明朝天启七年的举人,其《象山赋》中指出:“其间孝治幽隐,与夫吏治文学,度可以流馨史册者颇奢。”

郭占春的《象山赋》感叹:“ 嗟乎!山川人物之秀,必有以文之而后传。”可惜“郡乘家牒烬于崑炎。”即便荆门历史上的地方志多毁于战火,保留下来的不及十分之一。但老莱子以下,《荆门州志》有名有姓有完整事迹的孝子就67,孝女6人

 隐孝纯孝老莱子

《荆门州志》卷之十四孝友”指出:“虽天子必有父,孝莫大焉;虽诸侯必有兄,友莫重焉。老莱子孝闻古今,实为全楚人伦冠冕,而实产荆门。

这句话意思是,不管是谁,即便归为天子诸侯,没有比孝顺父母更要紧的,没有比友爱兄弟更重要的了。老莱子是整个楚国处理伦关系方面首屈一指的典范,而实在就居住在我们荆门。

原荆门大学教授刘海章先生《老莱子的“隐”和“孝”辨》认为,老莱子之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他首先是一位者,但的目的是为了养亲、尽,于是最终以闻名于后世。其二是。老莱子之著称。

海章老师认为老莱子的道家之“孝”不同于儒家之“孝”,那是以人性的返朴归真为内容的“纯孝”。他说,世上之“孝”多种多样,有报答父母之恩的“孝”;有做给世人观看的“孝”;有为儿女做榜样,替自己将来求归宿的“孝”。这些孝都是“为孝”,是有目的的“孝”。“为孝,非孝也。(郭店《语丛》一)《艺文类聚》引《列女传》对年逾古稀的老莱子作婴儿自娱,着五彩斑斓衣裳,取浆上堂,跌扑,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雌鸟于亲侧。”老莱子的“孝”则是一种没有任何现世功利的“孝”;一种对人生悲悯的“孝”;一种顺乎自然之性的“孝”。正如没有现世功利目的的父母之爱一样,有的只是无私和奉献,是一种伟大的爱。

《象山赋》中所说的“孝治幽隐”,笔者理解为:一是历朝历代自上而下的以孝治天下,二是荆门地域的孝治特点,以老莱子为榜样。

荆门民风显然深受老莱子影响。时至今日,父母在不敢称老,不称寿,不做寿。标准谦词为:小伢子没脱蛋壳子!为父母庆生曰做寿,自己生日叫割尾巴。

《史记》以来,多有人认为老莱子就是老子,郭店《老子》面世,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老莱子提供了文献依据。

清代荆门知州陈夔麟赋诗曰∶“斑衣未着素衣缁,老去娱亲有几时?欲向赖庄寻孝隐,望云楼外雨如丝。

天孝全德的魏熙

《荆门州志》记载:[魏熙]七岁失估持,赖祖抚育。值风雪,祖出营日用。熙诣塾 ,掩卷长泣。师问故,: “祖冒寒劳苦,曷忍在堂内坐读?遂奋志。 后成大 ,举贤良方正、博学宏词,称全德云。

魏熙是东汉时期的人,七岁时失去父母,靠爷爷抚养。下雪了,爷爷出外干活,魏熙来到学校。课堂上忽然抱着书卷流泪。老师问:么了?魏熙说:爷爷冒着严寒在外面干活,我怎么能忍心坐在这里读书。于是发奋读书,日后成为一代大儒。被举为贤良方正和博学宏词,也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苦孝“孝全”宋国丞

《苦孝传》,是荆门明代举人郭占春为同窗宋国丞写的传记。

郭占春说,童年听说荆门有个宋孝子,名国丞,字赞育,能刲臂以己继母疾。割肉救继母。当时推官周懋敬代理知州,表彰其门为“孝全”。

郭占春在学校认识了宋孝子,居然是个学霸。郭占春疑惑了,刲臂的行为近乎愚昧,这个博学的人,怎么会这样呢?

《苦孝传》记载,宋孝子打小就生性格平和,谦恭孝道。即便刮风下雨,也“晨昏定省”,早晚问候父母聆听教诲。母亲陈氏早世,孝子才十四岁,嗓子哭到失声。周年后,尊父亲命令离家上学。每晚对着灯盏小声抽泣,呜咽达曙。三年满孝服出,奉继母葛氏更加恭谨。

葛氏严厉,晚辈衣冠不整不见,端茶递水都必下拜作揖才会接受。孝子率妻子季氏,夜深了还站着侍候,无命不敢退下。还泣曰:“我事我母日浅,顾安得究子职,冥慰我母心?继母安,而我父安;我父安,而我母地下之魂亦安。”

没多久继母病了,孝子搀扶她座,背着她行走,夏天冬天都不懈殆。花很多钱到远处求医,凡数十年治不效。父亲忧虑吃不下饭。孝子没办法,更加担忧。某天突然想到曩鄠人剔股者的故事,韩昌黎写《曩鄠人》批评过的事情。孝子感到,如果此方有效医治好母亲,就是毁伤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就照做了。

不管怎么说,奇迹出现,母亲痊愈了。继母葛氏当时还不知道病好的内情。邻居大妈告诉母亲,养子割肉治病的情状,她急忙去按抚那手臂痛哭,并说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没能像他这样。

孝子去世后,郭占春称他“苦孝”,并作传。

孝子宋赞育的孝道精神可嘉,但其伤害自己的行为并无科学道理,不值得提倡。

格天改命蔡占熊

清代蔡占熊,是孝感动天的荆门版。

《荆门州志·孝友》记载:蔡占熊,州城人。年八岁通文字。尝遇高僧惜其不寿,亲甚爱之。熊不信,数事亲极孝,凡生养死葬,无不尽诚。后僧复见。曰:此子以孝格天。后年至九十九终。

蔡占熊,是清代荆门州城人。年方八岁就通文字,是位神童。但不幸身体不好,求医过程中曾经遇到一个高僧,老和尚说:“可惜了,这孩子活不了多久。”父母听了十分伤心。但蔡占熊不信,对父母双亲极其孝顺,做任何事情都为父母着想,无不尽心尽意。多年后这位高僧又见到占熊,诧异他居然还活着,而且十分健康,高僧说:“这孩子以孝道感动了苍天。”后来,蔡占熊活到九十九岁。

格天,就是感动天。改命,就是改变了命运。科学的道理在于,性格决定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蔡占熊正是如此,他热爱学习,从传统经典中学到孝敬长辈的道理,并且养成了很好的人格修养,他恢复健康 、保持健康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修养。

谁说孝女不如男

《荆门州志·贤节》记载了6位孝女的事迹。

第一个是明万历年间的生员陈九畴女陈氏,为爷爷和父母尽孝,废寝忘食,甚至在父亲患病救治无效之际,引针刺血和药,终于医治好父亲。知州孙同伦表彰为“孝女之门。”

第二个是何楚珩妻艾氏,听说父亲病重立刻回家侍候。当医生已经宣布医治无效,让家里准备后事的情况下,艾氏绝不放弃用尽所有办法寻医问药,侍奉汤药,衣不解带。终于治好了父亲。荆门人十分惊奇,称为奇孝。

第三个,州民樊崇荣妻蔡氏更了不起。娘家兄弟去世后,她变卖家产帮助蔡家,抚养孩子。同时,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强自立。”后来蔡家孩子长大,重振家门,兴旺起来。樊家子孙亦读书上进,成为贤德的读书人,蔡氏活到八十多。

第四个,刘登瀛妻刘氏自幼读书,工诗赋,与夫相倡和。不仅为丈夫尽到妻子责任,同时为小姑子尽到嫂子责任。还为双方父母尽孝,亲手栽下两棵桧树。著作有一本《纺炊馀事》。

最后是江氏二女,为孝敬父母立誓不嫁人。姐妹俩诗写得好。有《闺情》两句表达自己的坚决态度: “香烟不肯寻窗隙,春色如何入得来?”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儿子女儿都一样,没必要为尽孝不嫁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