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宰相称谓的变化

 石榴花文艺 2020-06-26

——《中国八大依法治国名相》引言
文/王天成
 

“宰相”一词,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助齐桓公称霸的管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

宰相这个称谓,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说贤明的君主的官吏,他的宰相必然是从熟悉地方工作和中央各部门工作中选拔上来的,勇猛的将军必然是产生于作战勇敢的兵士之中。

宰相,在历史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拥有十分显赫的地位。历朝历代的君主既需要宰相统领文武,为其治国安民,办理政务,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皇权和相权始终是个矛盾着的统一体。

所以,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丞相,以右为上,称为左丞相(文职),右丞相(武职),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最初设立丞相是在秦武王二年的时候,樗(chu)里疾和苷茂两人分别担任左右丞相。

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西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三公共同执政。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

两晋南北朝时期,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

隋唐是群相制度。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真正的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职。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宰相不得坐着和皇上谈论政务,使宰相地位大降。宋神宗元丰年间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宋徽宗政和年间,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宋钦宗靖康年间复改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南宋高宗建炎年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宋孝宗乾道年间又改为左、右丞相。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被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内阁的职权越来越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清沿明制,雍正皇帝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两朝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大体上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国势弱。宰相的好坏对社会进步、当代人民的福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几乎是一身系天下之安危、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在我国有文化记载的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大约有一千多位宰相,其中不乏名相和奸相,但真正依法治国、敢于革新旧弊,勇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民的大政治家、大名相,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纵观中国历史上历朝宰相,以其所作的历史功绩、社会贡献、影响及史学家的评价而论,管仲、商鞅、诸葛亮、王猛、姚崇、李德裕、王安石、张居正八人堪称依法治国的大政治家、大名相。

注:《中国八大依法治国名相》,77万字,已由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王天成,陕西临潼人。在职时曾从事本职工作的理论研究和业余文学创作,发表的两篇论文《职称的基本特性》《国外职称综述》被人民日报转发。《职称的基本特性》获省社会科学奖,《蓝田调研》获人事部一等奖。退休后从事理论研究和文学写作,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先后出版著作有:《职称的由来及沿革》《依法治国的八大名相》及长篇小说《转折》《路》《股惑》《西京轶事》 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