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新文艺院 美幻涂鸦街

 zzm1008图书馆 2020-06-26

  四川美术学院(川美)创办于1940年,位于重庆市,是中国八大美院之一。学院校园分为黄桷坪校区和虎溪校区,共占地1200亩。由于校园环境优美、创意独特,混乱而又有序,已成为一处市民热爱的游览之地。

  黄桷坪校区

  校园不大,环境优美,人少幽静,绿树成荫,有很多有趣的雕塑,处处充满了艺术气息,是小清新的打卡地点。


  断臂的"⋯⋯斯"?

  手臂上面还有两个小人人哦

没心没肺、没肝没肠

  你们两个抱着下面的,不喜欢我啊?

  "移植"的脑袋

  废物利用

  好大的裤子

  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

      位于黄桷坪校区内,由曾经的附近兵工厂坦克仓库改建而成。不放坦克,摇身一变,成了重庆、西南以至于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原创艺术基地,吸引国内外艺术家进驻创作和展览,也开放让普通人参观、买画、与艺术家交流。不只让旧建筑重生,也让重庆多了一个人文景点。

  里面还真有一辆旧坦克

  正在举办陈安健茶馆系列油画作品展。

  "丰乳肥臀"啊!

  501艺术基地

      昔日的战备物流仓库,变成了重庆首个"画家村"。

  黄桷坪涂鸦街

  川美黄桷坪校区外的一条长1.25公里的街道,所有建筑满墙都是各种涂鸦。共有800余名画匠、学生和艺术家参与了涂鸦工程的制作,消耗各色涂料12.5吨,各类画笔3万支,共涂鸦建筑物37栋,涂鸦总面积5万平方米,街上设置雕塑小品20座。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涂鸦作品群,成为重庆时尚之都又一张名片和新地标。

  艺术街街牌

  街头雕塑作品

  虎溪校区(大学城校区)

  校园内,有魚塘、树林、农田、民居、水渠、溪流。在这里,可见农耕,可观画展,使这座没有围墙的校园成为乡土文化、公共文化生长的沃土,也因此成为"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2013年)亚洲地区唯一的获奖项目。

  东门(正门)、北门、西门

  校门内号称中国最大、记录学生人数最多的巨型校友墙,墙上记录着从1954年到2010年在川美就读的35000多名学生的名字。

  校友墙旁边波浪起伏、极度倾斜的道路。这样的路是让人走的吗?

  这像一片彩色的梯田吗?色彩斑斓,太漂亮了!年轻人特别喜欢,老年人也来凑热闹。

  这些应该都是从农村拆迁时收集来的石雕,这些老古董今后都是值钱的文物了哦。

  有点"奇葩"吧

  古石桥、风雨廊,古色古香。

  农村废弃的瓦罐、磨盘、泡菜坛、水缸作为装饰物用在各个角落,乡土记忆在场景中鲜活再现。

  田园春光无限    诗意栖居留驻

  那山 . 那水 .那人

  室内和室外,还是你们几个。

  到处桃李芬芳,油菜花黄。

  来个特写

  罗中立美术馆

  中国最靓丽、最酷炫的美术馆。走近美术馆,就会被它巨大外形的鲜艳色彩所震撼。它的外墙满满覆盖着鲜艳、跳跃、灵动的色彩和图案。而这些图案竟是废弃的碎瓷砖拼出来的。

  美术馆的中庭,就像一条干枯的河流,里面的大大小小的石头都露了出来。

  学生毕业作品展和馆藏作品展

  1980年,罗中立以一幅《父亲》震惊中国画坛,该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老百姓的心。罗中立也由此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画作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及手中粗劣的碗等写实的描绘都相当深刻。《父亲》获国家级金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收租院》

  1965年,泥塑《收租院》问世,获得"一颗原子弹"的赞誉和鸿篇巨制式的荣光,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一起被誉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两大优秀美术作品。其脚步遍及大江南北,并蜚声海内外。

      在1978年和2008年,川美先后完成了"复制再创作"的玻璃钢镀铜材质以及铸铜材质的《收租院》群雕。

  《收租院》群雕共分为七组

       1.交租    

       2.验租

  3.风谷

  4.过斗

      5.算账

  6.逼租

  7.怒火

更新于 2018-06-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