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风县村民取土时发现青铜爬龙,怀疑是鼎耳,可是巨鼎又在哪里

 历史解密坊 2020-06-26

在我国古代,“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它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正因如此,很多成语都和“鼎”有关,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力相助等。1922年,陕西省扶风县发现西周青铜器窑藏,在里面出土一个青铜爬龙,经过研究,专家们猜测是鼎耳,但如果这件青铜爬龙真的是鼎耳,与之相配的巨鼎在哪里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92年9月30日,扶风县巨良海家村的村民,想要取土修建房屋,但他们在距东安方向约10里处土壕内取土时,竟挖出大量的灰陶片。村民连忙将村主任请过来,村主任看后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他怀疑村内存在古墓,所以立即联系当地的文物研究所,并告诉农民停止取土,将周围进行保护。



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带着专业的考古工具赶到现场,经过现场勘查,他们确定该地存在遗址。紧接着,工作人员对遗址进行保护性清理,该遗址的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遗址内有大量的陶器碎片以及青铜器。通过分析出土的陶片和青铜器,专家们确定它是西周时期的遗址。

专家们为进一步研究,将出土的器物装入文物保护箱带回研究所。在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中,“青铜爬龙”成功吸引到专家的目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古代的皇帝也以“真龙天子”自居。这件“青铜爬龙”长60厘米,重约19公斤,前腿至尾长38厘米。我们可以看到爬龙的头部有对角,双目较为圆鼓,鼻梁竖直,腰部下垂,尾部上卷,给人一种威严之感。

通过研究“青铜爬龙”,专家们发现它身上的一个秘密,这件青铜爬龙是附件,并不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的,因为爬龙四足存在残断的情况,而其中一足有明显的焊接痕迹,而这种龙形的配饰,多见于器物的颈、肩、尾等部分。



在商周时期,工匠会将龙纹雕刻到器具上,让其看上去更有庄重感。西周时期,双体共首龙、卷体龙、图案变体龙、爬龙,这四种龙的形象是比较常见的,其中,爬龙是最经典的龙的形象,根据不同的样式,可以分为平雕和立体爬龙。

下面我们看几件与“爬龙”有关的文物。



“青铜盉”是酒水调和器,商代就已经出现,在西周时期才开始流行,通过观察“青铜盉”样式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西周的“青铜盉”,侧边用手握住的部分,多数为回顾式青铜龙。

“追簋”是西周最具代表性的青铜作品之一,这件文物的腹部两侧以回顾龙为耳,方座饰有卷体龙纹。看到“追簋”的青铜耳后,专家们认为巨良海家村出土的“青铜爬龙”是鼎耳。



如果“青铜爬龙”是鼎耳,与之相配的鼎又在哪里呢?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西周青铜器是就“淳化大鼎”,它通高1.22米,重226公斤,鼎耳高为28.6厘米,按照比例进行推算,青铜爬龙长60厘米,也就是说,消失不见的巨鼎通高会在2.44米以上,重量将超过452公斤。



文物长期深埋地下,有些会自然消失,比如:字画,竹简等等,有些会遭到自然破坏,比如:瓷器,玉器等等,但与“青铜爬龙”相配的巨鼎,绝不会凭空消失,它应该藏在什么地方,等着大家去发现,而我们应该心怀希翼,相信在未来的每一天,考古专家定会找到它,让“青铜爬龙”重新回到原本的位置。

各位读者,你们认为“青铜爬龙”是鼎耳吗?或者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