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臣亲逢盛美,得不手之舞之——范仲淹

 渐华 2020-06-26

一向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做官不是为了俸禄,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故“上为国体而辞之”。范仲淹又申述另一层理由,“下为私心而辞之”。他所言之“私心”,是自知之明,最终还是为了公,不致误事而已。他自言是一个读书人,“儒者报国,以言为先”。

臣亲逢盛美,得不手之舞之——范仲淹

他危言危行,三次被贬斥。“前春延安之战,主将不利,大挫国威,朝廷有使愚使过之议,遂及于臣”。范仲淹对自己在文武朝臣中的地位处境一清二楚,他并非人们所期望的那种“不斩楼兰誓不还”、“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叱咤风云式的将帅,临危受命,朝廷有“使愚使过”之议,或可有所补救之益。倘若招致失败,那可别说不重用你范仲淹,那可是你自己身败名裂了。

臣亲逢盛美,得不手之舞之——范仲淹

范仲淹并没有战阵的经历和磨炼,也没有高超的武艺,自言“非将相之才”,因为“国家急难之际,边鄙乏人”,才临时调他守边应急。他个人期望“俟将帅得才”,“臣即引退丘园”。“况臣懦尪之质,宿患风眩,近加疾毒,复多鼻衄,肤发衰变,精力减竭,岂堪专为武帅?”实话实说,言辞恳切,一片公心,日月可鉴。最后,他表示心志,这次宁肯冒犯天威而死,也不“贪此厚禄,败名速祸,死于寇乱之手”。

臣亲逢盛美,得不手之舞之——范仲淹

在连上三表的同时,范仲淹又给宰相吕夷简写信,申明辞让观察使的理由,“自以无功,受国重赏,于己安乎”?在西北边防大局极不稳定的情势下,范仲淹的处境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忧心忡忡,自言“无出奇之策,惟知守御而已,日常自讼,以待来者”。

朝廷最终同意了范仲淹仍以龙图阁直学士之职任边事的请求,范仲淹谢表云:“上得其体,足以宁家邦;下兴其行,可以导风俗。臣亲逢盛美,得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与天下称庆哉!”这就是范仲淹异乎常人的所思所想,所言所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