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 的起源浅析

 骨玉文化 2020-06-26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得到自己所需物品,多数都是以物易物。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部落人口的增多,渐渐的出现了作为商品交换的货币“贝币”,出土的贝币有海贝,骨贝、玉贝、青铜贝等,

因为没有文字记载,谁也不知道贝币充当货币,使用了多少年,

先民们为何要将“贝”这样的东西作为钱币来使用呢?

                         骨贝

下面我就将这个没有任何记载的问题与大家探讨  

多年以前我从市场买了一些骨器,卖骨器的人说是从乌兰查布盟,黄旗海附近捡到的。这几年我经常会取出看看这些斑驳的骨器,除了古人常用的骨针、骨叉、骨笛,知道其用途,骨质的阴阳生殖器,就不太明白其用途了。

          北方草原骨器时代 生命崇拜器“祖贝”

经过查找资料,在内蒙古乌兰查布盟黄旗海附近,距今6000年左右,生活着原始部落群,这些骨器,可能就是那时的先民使用过的,那些骨质的阴阳生殖器,上面都带有小孔可以串戴,数量很多,从1.5厘,到米10多厘米不等。磨砣的工艺相当的高超,

        北方草原骨器时代 生命崇拜器“且”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不只我国,世界其它国家也发现有生殖拜史,这是人类由荒蛮向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

先民认为祭拜这些,就可以使自己的聚落人丁兴旺。

本人认为;远古的生殖崇拜,是先民对生殖神的祭拜与祈求祈求多降下新的生命使聚落强大。生殖崇拜应改称为生命崇拜更为贴切。

这些骨祖、祖贝挂件,就证明了6000多年前黄旗海附近的先民就有生命崇拜的风俗,我想用于佩戴的祖贝,其外形与骨贝币很相似,是否与骨贝有某些连系呢?

有很多的学者,写了不少关于贝币与生殖拜的文章。但都无实物资料来证明,这些骨祖和祖贝,正好填补了论证的实物资料。

           商周及其早期使用的   骨贝币

考古证实,六千年左右在乌兰察布草原,黄旗海和岱海的周围,生活着很多原始的部落群,这些原始的部落以经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聚落。

我推测,六千多年前的人们,过着很悠闲幸福的生活,男人们打渔、狩猎,女人们在用骨针,缝制着兽皮衣服,还有一些人用石头和吃剩的骨头,制作着石器和骨器,不时有些人带着打来的猎物,来换取这些石器和骨箭头、骨针,和佩戴用的骨祖、祖贝等骨器。

        北方草原骨器时代 生命崇拜器“祖贝”

他们认为,祖贝是保佑其部落兴旺的神圣宝物,所以人人都佩戴,那些石器和骨针,骨箭头,虽然都是用猎物换来的,但使用中易损坏,逐步退出了与物品相互交换的行列。

而那些用于佩戴的祖贝,被他们视为有神灵圣物,人人都认可佩戴,逐步成了物品互换的首选。就像我们现在佩戴的珠宝,首饰可直接对换物品一样。

         北方草原骨器时代 生命崇拜器“祖贝”

但是随着黄旗海附近天气的变冷,这些先民逐步向温暖的地方迁移,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人类在神灵的护佑下不断壮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提高了,但生命崇拜的习俗和祈祷仪式没有消失,她成为祖先留下的不可以改变的古老传承。

     但形象的生命崇拜器物,渐渐的变得隐晦和抽象,融入到后期的巫玉文化之中。

   祖贝做为商品交换的筹码,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越传越广,逐步演变成了现在出土的“骨贝”“青铜贝”的样子。

               战国青铜鎏金贝币

距今三千年左右,甲骨文大量的出现了,造字人的观念也是远古传下来的,所以将“贝”字形象的记作,生命门户的样子。简化“贝”字上面的框,像是一个母腹,或是两条腿的样子。下面出来一个人,十分形象的表现了“贝”这个字符与远古生命崇拜的渊源,这决不是巧合,是六千年中华文化有续的传呈。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代的贝币,应起源于北方草原,骨器时代的生命崇拜习俗。骨制“祖贝”就是草原先民使用的最早货币之一,应是货币的源头。

北方草原的原始先民,南下后,推进了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发展,“祖贝”作为人类最早的货币,以其高深的内涵和财富象征,使人们追求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