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流出海外,清黄花梨联二橱有着不错的外观,尽管内部有白木构件加固的痕迹,却不影响黄花梨绚丽多变的纹理。 联二橱总体颜色较深,黄里带着金,经过长期精心保养,木头表面已油光滑亮,照得出墙上挂毯的倒影。 橱面木纹十分丰富,面心板等宽两拼,左边山峰纹,右边云头翻滚,中间将流水纹配在一起,细密的接缝融入莹光金线之中,分辨出来还得需要些眼力。 靠墙的大边上,有一大一小两个鬼脸,大的被切去一半,小的圆头圆脑,瞪着两只大大的眼睛。 对角线另一头,也有两只小小的,其中之一神似眼睛。 还有一处两眼成双,像是带着一副猫头鹰面具。 我们知道,鬼脸一般是枝杈根芽在截面上的印迹,木头在生长过程中遇之绕行,木纹随即改变,产生丰富的纹理。橱面另一角同样如此,右下方还出现了一簇簇标准的麦穗纹。 左边抽屉脸上的圈纹,像是一只大鬼脸,腿足上一连串的鬼脸轮廓,或是一排树枝根部最深处的纹理。 这串葫芦形轮廓一直延续到足端,在黄花梨家具中是不多见的。 右边抽屉脸上、面叶两边各有一只鬼脸,一个中心发黑,一个发白,有人以此来区分海黄和越黄,现在出现在同一块木头上,可见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实际上,联二橱上的鬼脸还不止这些,侧帮内表面上有一处也值得一提,如下图所示,在明清老家具上很难看到。 ![]() 这是一处典型的山峰纹,伴有清晰的棕眼纹理,在这种未经打磨的表面上,即使看不见一丝莹光,也可以判断它是开门的黄花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