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中考应考策略及答题方略

 牛人的尾巴 2020-06-26

中考临考前,同学们知识储备已经差不多了,这时要从浩繁的复习资料中超脱出来,千万不能坠入题海之中,被难题搅得心神不安,影响自己思维的正常进行。

考试是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考场,是考试是正常发挥的必要前提。但是并非所有的同学平时学得好,考试成绩就一定高,这里有临场心理问题,有考试方法问题。因此了解和改进应考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应考策略

要重视每一科的复习。有的同学为了提高总分,把优势科目停下来,抽出时间突击劣势科目,结果造成优势科目的分数大幅度下降,劣势科目的分数又没有明显提高,考前随意放弃某科的复习是极不明智的。

应考时,思想上不要把考场看成多么特别的地方,想一想我们都“身经百战”,这次考试不也是我们经常经历过的考试中的一场吗?不必要搞得那么紧张。

考试期间要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按正常时间休息,使其与中考相适应。有的同学晚上开夜车,过于劳累与中考是不相适应的。有的同学早上9点钟才起床,中午午睡到3点才起床,这样过分地松弛与中考也不相适应。

在考试当天,至少提前2小时起床,有意识地积极改善大脑机能状况。若住处离考场很近,则可以在保证提前到达的前提下,和家长一起徒步到考场。可以和家长找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聊聊天,使大脑兴奋起来;千万别三缄其口,因为在那种寂静压抑的气氛中,大脑往往会受到抑制,在考场上就无法充分发挥其能量了。

进入考场后,紧张的同学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搓搓手,干洗脸,同时进行心里暗示:双目微闭,做深呼吸,并默念我行,我必成功!这样做一般就可以消除紧张情绪。

大型考试,都会提前5分钟发试卷,让考生填写信息,通常这5分钟不允许答题,但考生可以看题。这5分钟很宝贵,建议考生填完信息后,把全卷通览一遍,然后快速制定出整体的答题策略。

试卷发下后,应先在试卷、答题卡上填好姓名及准考证号等信息;检查试卷是否完整,考生拿到试卷后,先检查一下试卷是否有缺页、粘页或印刷不清楚的。如发现有上述情况,应立即向监考老师反映。

通览全卷,把握题量,合理分配时间,保持较为合理的答题速度。切忌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尤其是政史、理化场次,更应注意不能在某一科上浪费过多时间,影响其它学科的答卷,切记!

在解答的过程中如出现5分钟后没有任何思路的题目时,请绕过该题先做后面的题目,等所有会做的题目完成后,在静下心来完成该题。如果实在做不出,就要学会放弃,留出时间把会做的题做完整,确保会做的题目不失分。不求满分,只求会做的做对。

中考生需要知道,中考试卷并不是由易到难排列的,由易到难是让中考生有选择的去做,先做简单的,最后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数学为例,中考数学卷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大题中,都会有1-2道难度较大的题。合理安排解题的顺序,基本原则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会做的题目放在前面做,需要思考才能理出头绪的题目其次做,难度较大的题目放在最后做,规划好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因在某道题上花费的时间太多而影响解答本来会做的题目。如果在顺序上先分值较高的难题,由于考试刚开始,自己一时还没有适应过来,未达到“竞技状态”,一旦解题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影响自己整个的考试情绪,挫伤自己的锐气和信心。容易题应快速做,对占分数比例大的题目应重点投入,对属个人优势的题目应确保万无一失。当题目难时,千万不要紧张,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做到:我难人亦难,我不怕难!当题目简单时,也不要沾沾自喜,麻痹大意!应做到:我易人亦易,我不大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科考试,无论你考下来的自我感觉如何,过早的喜悦和泄气都是非常有害的。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马上转入后面的考试才是正确的策略。

考间复习是整个中考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处理得好,学生可能就会越战越勇;处理得不好,学生可能就会虎头蛇尾,甚至出现大的失误。

考生在中午的考间时间最好能安排一个小时的午睡,适当的午睡将能使考生的体力和精力得到恢复;如果做不到,索性就复习一下下午考试的功课。不过,不要为中午考间复习定什么任务指标,只需随便拿一本教材、笔记或做过的卷子看看,不为复习只为“挡眼”。

复习最好是把中考总复习里做过的题再看看,着重看看那些比较难的题目。晚间复习不要做题可以看书,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某个公式定理。当然,如果父母对教材不熟悉,考间复习最好还是让孩子独立进行。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在考试期间,考生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紧张感的快速衰减。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它同时也可能导致注意力的分散和抑制力的减弱。

二、答题策略

对考生来说,掌握中考的答题策略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对于中考,最容易丢分的原因,并不是考生题不会做,而是输在答题策略上。

答题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答题从易到难,符合中考生的心理习惯,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中考的试卷都遵循这个原则,先从简单的题目开始,让考生逐渐进入状态,然后再慢慢增加难度。遇到难题时若已仔细读题三遍还没一点思路,就应跳过去做下一道。答题间隙也可看一看窗外景色,调节一下紧张的情绪。若一道题花了10分钟还做不出来,那就放弃,因为你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扔一道题没什么。最后当其他题目均已完成时,还可以换一个角度重读一遍该题,说不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能呢。

做题的第一步是审题,审题一定要仔细,认真审清题意,才能保证答题的正确率。中考题都注重细节,往往一字之差,审错题意,这个题就一分都拿不到。通常会做的题,不会耽误时间,主要是审题的时间,一旦明白题意,有了解题思路,做起来是很快的。

有不少中考生,为了追求答题速度,把中考卷每个题都规定答题时间。其实没必要的,中考卷中你会做的题目是一定的,考试只要按照平时的答题速度,认真去做,全神贯注的去做会做的题,这样,即使考试时间结束,剩下的题目也都是难题,不会留有遗憾。中考生要知道,不同学科答题的得分要求不同,中考生要了解各科答题的得分点,尽可能多得分。比如,数学就要求步骤分,只要你写对了步骤,不管答案是否正确,也会得分。

做题的正确率非常重要,中考生一定要培养一次就做对的习惯,最好不要把希望放在检查上。临场答题要小心,不要把答案写错地方;不要忙着草草得出结论,对无把握的题目,不要轻易地做出判断;一定要看清指导或提示语;答题先易后难;解题思路要宽,要善于发散思维;解题过程规范条理,卷面工整整洁,力争在过程和卷面上少失分不失分!切忌单纯追求速度,这样难免忙中出错。

中考中肯定会有1-2道难题,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难题上,针对这样的难题,抱着能得几分算几分的态度,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跟自己较劲。有时,看似容易的题目,解到中途却被难住了,这时,应断然丢开,赶快改做其它题目,最后有多余时间再解决它;有的题目并不难,甚至平时做过,但就是回想不出来,这可从与它有关联的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事物,或性质相似、形状相同的事物,或有因果关系、从属关系的事物开始回想。一般而言,最先想起来的是正确答案。记住了的某件事总是一下子浮现在脑海,紧接着出现有脑海里的东西牵强附会的可能性比较大。遇到全然不懂的问题要镇定不乱,战略上藐视它,如果其它题目都做好了就向它发起总攻。任何难题都不会超出所学知识的范围,首先想这道题跟学过的哪一类题有关?思考一下,这一内容大致在教科书的哪些章节?已知哪些条件?由这些条件可想到什么?再反过来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这样思考、推理往往会茅塞顿开。有些试题貌似很难,其实平时已学过,只是改变了原来的形式,若能深入分析,其真面目终会出现。

重大的考试,检查必不可少,一要检查考生信息填写情况;二要检查有没有漏答的题;三要检查解题过程中存在疑问的题;四以上三点全部没问题,如果还有时间,中考生可以专心攻克难题。有的同学做完试卷后,往往以为万无一失,得意洋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闭目养神,要么提前交卷,这些做法均不妥。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为答卷时过度紧张,容易产生疏忽或笔误,这就需要通过复查纠正。一般来说,每次考试,至少要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复查,要检查标点与行文格式错误和明显的事实错误,如错字、错误结论或人物张冠李戴,有没有抄错了字母、符号等。要看题目是否有遗漏,答案是否正确,重审题目的要求,要仔细与原题对照。如果离交卷的时间已不多,还有一两道难题攻不下,已做好的答案又需要检查时,应舍难取易,弃少求多,从而获得失少得多的效果。

考试结束前,注意检查答题卷、试卷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是否填写完整准确,注意核对选择题是否错位,杜绝漏答现象。检查要突出重点,先查整体是否有漏做的页面或漏掉的题目,再查没有把握的题目和易错题,检查时应结合老师归纳的此类题目的易错点进行。

在考试结束后,尽快离开考场,这是纪律。交卷后不要立即对答案,即便是自己没有把握的题、怀疑做错的题甚至没有做出的题,都不要对,相信自己没有完成好的题目,别的人也未必能完成好!发现错误不但无济于事,而且会影响下一场考试的情绪。决不能影响后面场次的考试,应满怀信心准备下场考试。即使有点错误也是正常的,考满分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何况是对错还未有定论,别自己吓破了自己的胆。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应对过多的“考得怎么样”的提问,而更主要地则是避免有同学找你“对得数”。“对得数”是考试焦虑的产物,同时也是考后焦虑的起源,因为“对得数”往往只能对出错题却对不出对题:难道得数一样就说明都对了吗?考试已经结束了,成绩已成定局了,至于考的好坏,那在此时只不过是一个自我感觉问题:考完就是考好。这是一个重要的自我评价原则,不要依赖别人的判断,其实连自己都没有必要再判断一次,因为刚才在考场里已经判断了很多遍了。这时,考生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选择性忽视”,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调节方法:通过一些特定的做法将那些可能会使人产生不适心理感受的事情忽视掉。

初中三年来不畏艰苦、坚持不懈的奋斗,就是为了迎接是中考的挑战。初三不可能仅仅是学习上的较量,而且是身体、精神、心理情绪……全方位的竞争。不仅有内心的,还会有外在的、环境的等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和难受。奋斗的过程充满着艰辛、心酸、无奈、挫折甚至是放弃。学习是硬道理,坚韧是武器。学生们要以良好的情绪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迎接挑战,仅仅被动学习,敷衍了事无济于事。青春岁月的激情挥洒着梦的传说,年轻的自我没有遗憾。释放我们人生的潜力就是激情奋斗。我们追求的很多,但是应该清楚哪些是我们最想要的,必须得到的,哪些可有可无的,哪些不需要的。兴趣很重要,有些是我们喜欢做的,有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二者合一,那肯定很好,如果不是,必须选择应该做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取舍,只有有所取舍才能集中力气做最应该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