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奇特的古代书画家们

 蜀山玉 2020-06-26

最不称职的皇帝、最有作为的书画家——赵佶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王朝的第九位皇帝,正经八百的国家最高级公务员,他的主要日常工作是主抓大宋王朝的经营和管理,业余爱好是痴迷于书法和绘画。但事实充分地说明,赵佶这个人不是一个称职的“企业”领导人。因为,在他的领导下宋王朝的经营业绩不仅连年亏损,而且最终被新兴起的上市公司“摘了牌”,自己也被收购公司当作“人质”,囚死在冰天雪地的异国他乡。


《听琴图》

然而在书法和绘画领域,宋徽宗确实是一个出类拔萃式的人才和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在宋徽宗的主政期间,他不仅授命大臣们整理记录了当时宫廷的古今书画收藏,编辑成《宣和书谱》、《宣和画谱》,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官修书画理论著作,还把“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将考试合格者分为“士流”与“杂流”,分别居住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训练。并亲临画院对一些画家进行指导。在他的关怀下,北宋皇家画院艺术发展极为迅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


《宣和书谱》

在书法方面赵佶的造诣也很深,他独创的“瘦金体”,在我国书法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后来书法界学者广泛的临摹。同时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画家,尤其擅长画花鸟和山水,流传于世的有《四禽图》、《柳鸦图》、《祥龙石图》等。

小楷千字文(局部)

俗话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宋徽宗赵佶这个人最喜欢、最痴迷、最擅长的是书法绘画艺术,而子承父业的封建家规却阴差阳错的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其结果是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亡国之君”,少了一位专业的、最优秀的书法家和画家。

最讲哥儿们义气的画家——张大千


张善子是著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画老虎。为了把老虎画得更逼真,他还特意在自己的画堂里,圈养了几只老虎。一天从早到晚的仔细观察老虎的生活习性,从中“领悟”动物不同时间的情绪变化及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动物们细微的感情变化,在张善子绘画艺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画界张善子有“虎痴”之美誉,它与齐白石画的虾、黄胄画的驴、徐悲鸿画的马、吴作人画的熊猫等都成了画家自己的成名作。其实张善子的弟弟张大千也能画虎,而且画得相当不错,但张大千一生画画无数,却很少画虎,这又是为什么呢?

张大千 《仕女擁衾图》 四川博物院藏

说起张大千,那可是近代中国画坛上“大腕”级的人物。他自幼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二哥张善子的熏陶,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从名师曾熙、李清瑞学诗文、书法和绘画,在绘画方面他对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绘画技巧无一不精,特别是临摹仿制古画,堪称一绝,就连黄宾虹这样大师级的人物也经常在张大千的临摹古画方面“打眼”。但是,张大千却很少画虎,这并不说张大千不擅长画虎,其实张大千画虎的功底丝毫不比二哥张善子差,其主要原因是他与二哥感情深厚的缘故。

张善子

《虎图》

张善子是一个画虎名家,早年的张大千也十分喜欢绘画,经常和哥哥张善子合作画虎,常常是二哥画虎,张大千来替他补景。在哥哥的精心传授下,天资极为聪明的张大千很快就掌握了画虎的要领,但为了维护二哥在画虎方面的知名度,他却很少独自画虎。一次,张大千喝了一些酒,借着酒劲他画了一幅《虎图》,一不小心流传了出去,行家们看到了张大千绘画的老虎图,喜欢的不得了,纷纷登门出高价请他画虎。为此张大千后悔不迭,因为,他主要是为了不影响二哥张善子画虎的盛誉才一直避讳画虎的。为此,张大千发誓:一是从今以后坚决戒酒,二是从此以后再也不画老虎了。张大千往日是一位嗜酒如命的人,为了维护兄弟之间的情意,真的从此戒掉了酒,也再没有画过一张老虎的画。

最有才、命最苦的书画家——徐谓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别号青莲居士。是明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诗人和学者。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多才多艺、博学多才的奇男子,一生却总是命运不济,与坎坷和贫困为伴。

1521年二月初四,徐渭出生在绍兴的一个官宦人家。但是在他出生100天后,随着他父亲的去世家境也就衰落了,幼小的徐谓少年时期是在贫困与孤独中长大的。但他天资聪颖,九岁时就能写文章,二十岁考中了秀才,他写的文章经常令当代名人赞叹不已、拍案称绝。但是,命运之神好像故意和他这个“文曲星”过不去,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以后的科考中却屡试不第,并不是他的文采不行,而是他独特的文采不符合八股文的格式。失魂落魄的徐谓好不容易得到了两江总督胡宗宪的赏识,让他加入了胡的幕僚,为抗击倭寇出主意、写文章,总算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好景不长,胡宗宪却因奸臣陷害而被捕入狱,死在了狱中。徐谓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先后自杀了九次,人们都说:徐谓疯了。


明 徐渭 《黄甲图》轴

然而,正是这种近似疯狂的状态,使他的心灵更加活跃,他的书画从此走向了另一个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字遵法而不循法,变化天然,如乱头粗服,散尽铅华,天真烂漫而毫无轻佻之气,草书更有一种癫狂的醉态,仿佛非理智清醒之人所为。有人说他是书圣,但属散圣,不合规范,不入庙堂。

徐谓的一生是坎坷、痛苦、郁闷的一生。他才华出众,文采超人,然而,他的文章却因不符合时代潮流,先后八次大考落第,又因精神受了刺激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受了七年的牢狱之灾。晚年的徐谓更是贫困交加、衣食无着,贫困迫使他为了生存而忍痛卖掉了自己一生钟爱的字画和书籍,最终因贫困潦倒和疾病而过早的离开了人世。

在徐谓去世以后,他的书法绘画艺术才得到了书画界名家的广泛认可。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朱耷看了徐谓的画,被他的艺术惊得目瞪口呆,从此他决定走徐谓的路,开始了在水墨大写意方面的新探索。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研摩了徐谓的画后,深深的折服了,给自己刻下了一颗印章:“青藤门下走狗”。当代大画家齐白石也对徐谓的书画敬佩得五体投地,写下了“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中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的诗句。


徐渭《花卉手卷》

在近代文物市场上,徐谓的书画作品一直受到现代人的追捧,每一件作品不敢说是价值连城,但起码也是件件价值不菲,随便卖出一件,都够人们生活一二十年的,可惜财富的创造者徐谓生前却没有机会享受到富裕的生活,却给后来作品的收藏者带来了巨额财富,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徐谓才高命苦的缘故吧。

最有钱但被活活饿死的书法家——蔡京

中国有句老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多年来一直得到了大多数人们的认可,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多么难的事只要是钱花到了,往往什么“事”都能“铲平”。自古不就有“钱能通神”之说吗?但是这话也有不灵验的时候,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那么一位超一流大的“富翁”,随身携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却因为在路上买不到任何吃的,被活活的饿死了。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北宋王朝的六大“奸贼”之首——蔡京。


蔡京 《宫使帖》

蔡京(1047——1126),福建仙游人,字元长。少年时期的蔡京聪明好学,在24岁时就进士中举。假如单纯的从文才方面来讲,蔡京的学问放在今天来讲至少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今天的博士、硕士、教授什么的不一定有蔡京学问高。若从书法艺术来说人家蔡京更是:“井台打水——没得挑”。蔡京的书法自成一格,就连当时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书法不如蔡京。据说,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何人最好?米芾答:从唐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据史书记载,有一年夏天,天气极热,蔡京手下的两名小吏为了讨好蔡京,站在他身边不停的为他扇凉扇。蔡京一高兴就把扇子要了过来,在上面题了两句杜甫的诗。没想到没几天,这把扇子就被一位行家花了两万块钱买走了,可见,当时的蔡京在书法界的知名度有多么的高。当时,北宋的四大著名的书法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原指蔡京,因为蔡京的人品特次,后人就把蔡京改为了蔡襄了。但从书法发展的历史来看蔡襄不但在时间上比其“苏、黄、米”三位要早,而且书风比较保守,盖时势使然。

北宋之所以灭亡,蔡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蔡京一生恶贯满盈,在他不得志时他是个势利小人,看到当时的皇帝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提倡变法者得势时,他就积极地加入到变法者的行列;当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权时,他又成了攻击变法革新的主要人物。反反复复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得势,蔡京都会像变色龙一样变来变去,以致当时的宰相司马光准备重用蔡京时,言官急忙劝阻,提出此人“扶邪怀法”,不可重用。

通过种种卑劣的手段蔡京获得了当朝宰相的职位以后,一方面是窃权结党,排斥异己,另一方面就是搜刮百姓,获取钱财。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蔡京当丞相的第二年,便开始大兴土木为宋徽宗建宫殿苑囿,并在全国征购奇花怪石用以点缀皇室,搞得许多民户为此倾家荡产。其实搜刮来的财物用于皇家的不到十分之一,其余全成了蔡京的私有财产。

蔡京过生日,让天下州府进献金钱方物,因其数量之多,必须以每十船编为一纲,称作“生辰纲”。小说《水浒传》中,晁盖等英雄智取生辰纲就是根据这一事实来编写的。平时蔡京喜欢吃鹌鹑羹,每吃一次就要杀掉几百只鹌鹑。他爱吃的还有一种食品“黄雀酥”在他家就专门腾出来三大间厅房用来专门储存这些食物,就是活上一万年他也吃不完这些东西。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蔡京把大宋王朝的家底折腾的差不多了,他自己横行的日子也就到头了。然而令人寻味的是把他弹劾下来的不是别人,就是他的儿子蔡攸。其实蔡攸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弹劾他父亲并不是大意灭亲,而是父子间的权利之争。

第二年,宋钦宗即位,金兵不断袭击边境,大宋王朝已经岌岌可危。在军民的强烈要求下,蔡京这个恶贯满盈的大贪官,落得了一个充军海南的悲惨结局。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临行时他把平时搜刮来的金银珠宝装了满满的几大车,但是,沿路百姓出现了从没有过的齐心,无论出多少钱,没有一个人卖给这个奸贼一点吃的,勉勉强强走到今天的长沙时,因无处安身,只能住在城南的一座破庙里。病困交加,饥寒交迫,至此,他还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以于此”。另外,据《宣和遗事》记载,蔡京在充军的路上经历的所见所闻,感慨颇多,为此他还作了一首词:“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番成梦话。”蔡京,这个饱读圣贤之书,才华文笔出众的大奸臣,在干尽了天下坏事的后,抱着他搜刮来的金银财宝被活活的饿死了。

蔡京死后,没有棺椁,只好用布裹尸,被人们埋进了一片荒凉的乱石岗子。但是,不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蔡京式的人物,还在继续走蔡京曾经走过的那条“路”。

最不为人知的书画名家——张飞张翼德


说起三国时期的猛张飞,真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张飞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一直是,心直口快、头脑简单、性如烈火、嗜酒如命、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介赳赳武夫。其实不然,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张翼德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文采也相当的出众。

张飞是河北省涿州市忠义店人,因东汉名将张飞生于此村,后人们又称这个村庄叫张飞店。相传,张飞小的时候不仅力气大的惊人而且性格非常粗暴,经常在外边惹是生非,不是把这家篱笆扒了,就是把那家的孩子打了,为此,张飞的老爸可没少操心。后来,舅舅请来了一个叫王孝的先生来调教张飞,这个王孝可不是一般的老学究,他原来是朝廷的一员战将,而且是文武全才。到了张家后,他为张飞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教学科目,单日习文、双日练武。张飞虽然脾气暴躁,但天资聪颖,在老师的悉心调教下,张飞不仅练就了一身“举世无双”的武功,在书法绘画方面也出类拔萃。

《立马铭》拓印


《立马铭》

身为人师的王孝明白,要想培养出能为国家效力的优秀人才,仅有一身好武功还不行,还必须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为了改变张飞暴躁易怒的性格,王孝开始教张飞练习书法和绘画。开始张飞还不明白,问老师书法、绘画和安邦定国有什么关系?老师讲:自古以来历代名将都必须具备高超的书写和绘画才能,行军打仗、观察地形离不开绘图、看图,向皇帝呈送奏折也离不开写字,不会写字怎么能行?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张飞的画不仅用笔工细,而且活灵活现。有一句歇后语叫“张飞画美人——粗中有细”就是根据张飞绘画的特征而流传下来的。据《历代碑目考》记载,张飞的书法功底也十分深厚,书法作品主要有:张飞致张辽书、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又有“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字遒尽挺拔。

张飞之所以能辅佐刘备创立了蜀国,靠的也不仅仅是蛮力,长板坡一人喝退曹操的百万雄兵,靠的是谋略与胆量。智擒四川名将严颜而不杀,充分说明了张飞是一个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军事将领。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叙述关羽爱惜士卒,而藐视士大夫,而张飞却酒后爱鞭打士兵,惟独尊崇读书人,好多人对此还有些不理解,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张飞也是一个文化人,只是人们只知道张飞的勇猛,而不了解张飞的文采罢了。

最能喝酒的书法家——怀素


酒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之说,可见“酒”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驰骋疆场的武将,还是妙笔生花的才子,大多数人都喜欢酒,闲暇之余也爱喝上两口。但是,从古至今,出家人是禁止饮酒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也许是酒的醇香对人的嗅觉神经太有吸引力了,一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出家人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也常常偷偷的喝上几杯解解馋。为此,有的人因此还丢掉了“饭碗”。
唐朝时期著名的狂草书法家怀素,早期的正经的职业是寺庙里的一个和尚,可是这位老兄放着和尚的本职工作念经、坐禅不干,偏偏喜欢大碗的喝酒、大块的吃肉,然后呢,就是痴迷于练习书法。您想啊,佛门圣地,您老先生在这儿又是喝酒又是吃肉的,这不是对“神灵”的大不敬吗?没过多久这位与佛无缘的俗家弟子就被寺院炒了鱿鱼。


怀素《大草千字文》

怀素回到家中,一不务农,二不经商,整天的练习草书。这样时间一长,他的书法艺术虽然长进很快,但由于坐吃山空,把怀素穷的不仅没钱购买练习书法用的纸张,就连吃饭也成了问题。然而怀素可不是一般人,为了解决生机和继续练习书法,他在居住的院子里种了一大片芭蕉,这样一举两得,饿了芭蕉可以当饭吃,而芭蕉叶又可以当宣纸,用来反复书写。怀素的书法练成了,喝酒的毛病又犯了,如果有人想请他写字,就必须先请他喝上两盅,只要喝出感觉,灵感立马来了,整篇书法就能一气呵成。

怀素的书法成名以后,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他开始四处云游,拜访书法名家,如严真卿、邬彤等,通过与这些书法名家的切磋,怀素对书法艺术的“悟性”又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提高,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狂草书法的领军人物。不过随着怀素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条件的不断好转,怀素的酒喝得也越来越勤、酒量也越来越大,时常喝的酩酊大醉,一些平时没有机会得到怀素书法作品的人,见到他醉酒后,就穿上白袍站在他面前冒充屏风,因为人们知道怀素醉酒后有在人家衣服上写字的“毛病”,这样往往能得到怀素的一幅狂草书法作品。醉僧怀素,也和他独特的书法艺术一起载入了中国书画史册。

最爱占便宜的神经兮兮的书画家——米芾


米芾是宋朝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北宋后期,宋代的书法艺术日趋成熟,其主要标志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的出现。其中的“米”指的就是米芾。而在书画界米芾的影响力丝毫不比他在书法领域的影响差,他是当时文人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据江南烟云风雨变化的特点,米芾和儿子米友人用水墨大笔触的方法来表现,人称“米氏云山”。不仅如此,米芾对古代书画鉴定也十分精通,是北宋有名的文物鉴赏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米芾爱占“便宜”也是十分著名的。


《临沂使君帖》纵31.4厘米,横25.1厘米

释文:芾顿首。戎帖一、薛帖五上纳,阴郁,为况 如何?芾顿首。 临沂使君麾下。

爱占别人的便宜,是绝大多数人的天性。但是占便宜您也得分个场合和对方是谁不是?可是米芾这位老学究可不管这一套,无论是谁,无论在哪,让我看不上的东西就不说了,如果你有让我喜欢的物件,那东西就是我的。不论是王公大臣心爱之物,还是当今天子爱不释手的“珍玩”,只要被老米看上了就必须把它搞到手,一件也不能放过。米芾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真可谓是“言行一致”。

话说当时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就是独创“瘦金体”书法艺术的那位宋徽宗赵佶。有一天宋徽宗请米芾去他那里写字,因为宋徽宗对书画艺术也颇有研究,皇宫里笔、墨、纸、砚自然是少不了的,所以米芾去时什么也不用带,用的全是赵佶提供的文房四宝。米芾来到桌前,还没写字就发现桌子上摆放的端砚不错,等写完字米芾就抱起这个还带着墨汁的砚台对皇帝说,这个砚台被我用过了,哪能还配让您继续用啊,您换一个吧。皇帝一听,心想,这不是明摆着想占我便宜吗?但作为一国之君,也不能因为一块小小的砚台和他计较啊,就把砚台送给了他。占到便宜的米芾乐得手舞足蹈,抱着砚台就跑。赵佶对一旁的蔡京说:“这家伙爱占便宜真实名不虚传啊”。


《清和帖》纵28.3厘米,横38.5厘米

释文:芾启。久违倾仰, 夏序清和, 起居何如?衰年趋 召,不得久留,伏惟 珍爱。米一斛,将微 意,轻鲜悚仄。馀惟 加爱、加爱。芾顿首。窦先生侍右。

如果说米芾想占皇帝的便宜还讲究一些方式方法,可是要想占同行的便宜就等于“耍赖”了,当朝“奸相”蔡京的儿子蔡攸得到了一幅东晋王衍的字帖,这位老兄也是一时糊涂,竟然拿出这幅字帖想在米芾面前臭显摆。米芾看了以后,又喜欢上了,把字帖揣在怀里要往河里跳,这可把蔡攸吓得够呛:问米芾,你这是干嘛?米芾又哭又闹:我平生收藏那么多,就是没有字帖,我宁可死了算了。搞得蔡攸一点儿办法没有,只好将这幅字帖送给了米芾。

米芾是书法界的一位性情中人,他举止癫狂,人称“米癫”,他对收藏如醉如痴,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米芾初到州廨,见奇石便“呼为兄弟”,见之三拜九叩,“米癫拜石”一直传为美谈。至于他喜欢“夺人之爱”,我们不应该简单的把他看成是对“钱物”的贪婪,而是他对艺术忘我的追求。米芾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把他一生收藏的字画全部烧毁了,并没有像别人那样作为财富留给自己的子孙。可见,他早已把书画艺术与自己的生命融合在了一起。一生钟爱的书法绘画艺术作品被他焚毁了,米芾的生命也就随着他艺术生涯的结束而结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