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兰乖平 编 辑:高少卉
1. 较为封闭的公共区域要戴口罩。比如公共交通工具里、电梯、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集市、可能接触感染状况不明的人员时。2.生病的人要戴口罩。生病时尤其是出现发热、咳嗽、呼吸道感染症状要佩戴口罩,主要是为了避免把这些病原传给他人。不止在疫情期间,任何时候都要遵照这个原则。3. 特定环境里要戴口罩。比如医院,不管是去医院就诊,还是陪同亲友去医院,在医院里要戴口罩,医务人员更不例外。标准预防首要措施就是手卫生。手卫生VS首卫生,首先是观念上的认知、意识上的认可、行为上的落实,直白的说:手卫生是个人卫生习惯的问题。《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从2009年首次发布实施,再到十年后的修订,足以说明医务人员手卫生对防控感染的重要性,因此,手卫生被认为是防控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不仅是职业素养的体现,还可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这与各大医院倡导的“人为关怀”与“人文护理”相辅相成。时刻保持手部清洁可以有效切断病原体在患者、医务人员、环境之间的相互传播,不仅保护患者,更是保护医务人员自己。特别提醒:未做手卫生之前,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头面部,尤其是揉眼睛、挖鼻孔,也包括扶眼镜、提拉口罩。 外出时尽量避免接触公共区域环境表面,迫不得已的接触之后,应及时做手卫生,回家第一件事先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洗手。医疗机构的环境表面有公共区域、诊疗区域和办公区域,在某种情况下环境卫生与手卫生直接相关,人流量越大,环境污染的机会也越多,越要增加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的频次,这关系到该环境中每一个人的健康。亦称呼吸道卫生:是指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与其他人保持1m以上距离的一组措施。咳嗽时曲肘遮住口鼻,或用纸巾捂住口鼻。当然,方便起见,也可直接面向地咳嗽、打喷嚏。  尽量避免前往拥挤的场合,排队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疫情期间,无症状感染者防不胜防。因此,每日测量体温,主动监测自我症状及家人健康状况,需要就医时如实提供接触史、风险地区旅居史。有家庭聚集性发病或家人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主动上报单位负责人,拒绝带病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