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公式”,掌握了你也是高手!

 tjboyue 2020-06-26

大家都知道,学数学题最重要的是掌握公式。公式明白了,面对再复杂的题,只要会套用公式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学太极拳有没有“公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掌握太极拳规律的公式都有哪些呢?
笔者根据太极拳名家张东武老师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解决“身法”的问题的“公式”——桩功

站桩就可以帮助你尽快地了解、正确掌握太极拳对周身各部分的基本要求。怎么站呢?拳谚说:身体中正拳所宗。就是说首先身体不能前俯后仰,左右歪斜。头部要求虚领顶劲,百会穴轻微上领,注意度的把握,脖子不能僵硬的使劲用力上顶。

颌微内收,意识上脖子贴后衣领;接着向下就是胸部,站桩与我们平时站立要求的挺胸收腹的要求不同,要求胸口微微向内含住,但也要适度,不能因含胸而弓背弯腰。既不挺胸也不能弓背,实际上是一个身体比较放松的状态,可以疏导气机下沉。

腰部比较重要,尾闾既要下坠又要内敛,命门也就是后腰凹陷处要适度后撑,这样做好后整个脊椎会形成一个弓的形状,富有张力。两臂环抱在胸前,肩肘既要下坠松沉,也要外撑。

这个外撑可以先体会手与背之间的前后对撑与两肘之间的对撑;腿部要求屈膝松胯,膝关节向前曲但垂直线不能超过脚尖,胯向内收,有坐凳子的感觉,这个向前曲膝与向后收胯也是一组对撑的关系,非常重要。


站桩做到这些要求,体会五组“对撑”劲。
一、虚领顶劲的和与尾闾下垂,头部和尾闾上下的对拉;
二、两手背与后背形成的对撑;
三、膝盖向前顶与尾闾往后坐形成的对拉;
四、两肘往两侧外撑;
五、两膝往两侧适当外撑形成的左右对拉,做好后周身皆有掤劲,这样练桩功,动作才能够逐步的做到位。
 
这些身法上的要求做到了,需要多站,反复体会、揣摩,最终形成肌肉记忆,帮助于我们在练拳当中始终保持对周身各部的基本要求。
站桩的身法与练拳时的身法是一致的,注意身法上的要求在套路中的贯穿始终。


掌握太极拳运动规律的公式——缠丝功

陈鑫老前辈讲: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既不明拳。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最核心的内容,它始终贯穿在太极拳套路的练习当中。

练习缠丝劲,要在保持桩功对周身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运动。也就是说缠丝功的基础是桩功,而太极拳的基础是缠丝功。这个顺序不能乱。

缠丝劲有三种形式,左逆右顺、左顺右逆和双顺双逆。

在练习缠丝劲前,笔者往往会先教学生掌握重心转换的方法,如果说缠丝功是太极拳的基础核心,那倒换重心的方法就是缠丝功的基础,是基本功里的基本功。

运动过程中,始终脚踏实地,全脚掌接触地面,不能出现翘脚状况,移动幅度要控制在脚踏实地的范围之内,避免膝关节受力不当,练出伤痛就得不偿失了。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在运动当中始终保持协调一致,注重这三个关节之间的相互配合。

重心的转换要欲左先右,欲右先左,裆走后弧。缠丝劲练习当中转换重心要充分,由胯到膝到脚,劲力始终贯穿始终,不能松散的直来直去,抗着身体左右晃。太极拳在整个练习过程当中基本都是都是以腿支持重心,虚实要分明。


掌握太极拳移动规律的“公式”——步法练习

站桩我们体会到了太极拳对周身各部要求,掌握了身法规律,练习缠丝劲去感受重心转换的规律及螺旋缠绕的运动核心,接下来就要从步法练习去体会太极拳移动的基本规律。
       
在太极拳步法讲究“点起点落”练习当中不管上步、退步、左右开步,先要清楚脚的哪一部分先接触地面,往前上步是脚跟先着地,往后退步是脚尖先着地,左右开步往往是脚跟内侧先着地。形容太极拳的步法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迈步犹如猫行,轻灵稳健。落脚的时候要有试探性,感觉踏实了,才将重心逐渐移转过去。
       
通过这三个太极拳“公式”学习,掌握太极拳运动规律后,要反复检查动作,这样在即便没有老师的状态下也可以达到自我调整,在“公式”的规范下,练出来的拳,才是符合太极拳基本原理的。
 
习练太极拳,动作越规范,健身效果也越突出,动作不正确,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因此练拳处于瓶颈期,方向不明确的拳友们,千万不要盲目练拳。


作者:黄刚,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师承张东武。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 国家级社会体育优秀指导员、北京体育大学康养师。现任河南东武太极研修院总部总教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