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坡志林:广武叹

 穿云破雾雨打风 2020-06-26

史经臣,字彦辅,眉山人,在蜀中很有名,代表作《思子台赋》苏轼为其写序。

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首。

我有位先父的友人史经臣,字彦辅,对我说,“阮籍登广武山而发出感叹:时无英雄,使竖子(小子,小人)成名,这里是说沛公刘邦是竖子吗”?我说,不是的,阮籍是感慨当时(魏朝末年,曹氏没落,司马氏当权)没有刘邦、项羽这样的大人物,小子是指魏晋时的人。后来我听说润州的甘露寺有孔明、孙权、梁武帝萧衍、唐宰相李德裕的遗迹,我曾有感而赋诗一首“四雄皆龙虎,遗迹俨未刓。方其盛壮时,争夺肯少安!废兴属造化,迁逝谁控抟?况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难。聊兴广武叹,不得雍门弹”(四位英雄都具有龙虎的雄才,他们的遗迹也都还没有被磨灭。当他们正值盛年的时候,哪里肯稍有闲歇安宁呢,时代的兴废都看造化,人事的变迁、死逝,又有谁能控制呢?况且尔等都是庸碌之辈,要想成就大事就更难了,只能无奈地也生出广武叹,即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其名,而得不到像孟尝君得到雍门那样的知音),就是表达这个意思。今日读李白《登古战场》的诗说,“沈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喝醉酒了喊出竖子的感叹,是狂言而不是公正的看法,可见李白也认为阮籍说竖子指的是刘邦)。于是知道了李白也误会了阮籍的话,与先父朋友史经臣的意思相同。阮籍虽然行为放荡不羁,但其本意是要出世为官的,只因当时魏、晋时代政治黑暗,处境险恶,所以表现得只能放浪于饮酒。他又何至于真的将沛公(刘邦)看成市井小人、无能小子呢?

苏轼在这里表达的,从表象看来是考证“竖子”指谁,而实则苏轼借此为题,兴怀古之叹,却旨在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才是本文的弦外之音,即真旨所在。文中也表现了苏轼读书认真,不依“旧说”为“己说”,常常意象翻新,作出新解的创新精神。

关于阮籍到底说的竖子是指刘邦还是司马氏,历史上没有定论,但我是赞同苏轼的理解的,如果阮籍当时是得志的,发出这种感叹,也许可以理解为将刘邦说成是竖子,但阮籍一直苟存于司马氏的权威之下。试想他有何心境去嘲笑刘邦这么一个开国皇帝呢?所以,在这里阮籍表面上是说刘邦,但背后是嘲讽司马氏,而且还让人抓不到把柄。这是阮籍的高明之处。也许只有在人生与事业中受到挫折的失意之人,才能真正懂得阮籍的心境。苏轼是懂的,也就读懂了阮籍的本意。

竹林七贤图

竹林七贤图

竹林七贤图

竹林七贤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