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基础第三十课:17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 194 35 14 诗词基础第二十九课:虚词对法,助词用法,句子成分 1、常见虚词对法总结,2、助词“的、地、得”的规范用法,一、“的”——定语的标志。二、“地”——状语的标志一般用在谓语前面 661 100 51 诗词基础第二十八课:早期的对联格律——二十九种对 对联的格律,简称为联格或联律,是指前人在对联创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找出的使后学者有所遵循、可以避免走弯路的格律。对联的 503 96 36 诗词基础第二十七课:拗救常识(值得珍藏) 三、出对句互救(出句拗对句救,反之亦可,计三种)第一种:五言出句一拗,对句一救正格出句平平平仄仄,对句仄仄仄平平互救出句 932 141 58 诗词基础第二十六课:绝句的立意、选材、章法和创作 761 141 66 诗词基础第二十五课:格律诗的写作章法 章法亦称结构。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然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定体 797 135 50 诗词基础第二十四课:格律诗的章法与结构 所谓近体诗(五、七言排律除外)的章法结构,即每一句或每一联之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写诗,就全国旧体诗坛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 932 113 42 诗词基础第二十三课:近体诗诗谱十六式 630 112 32 诗词基础第二十二课:《渔洋十二法之十二》 《灞桥寄内二首之二》【清】王士祯,太华终南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闺中若问金钱卜,秋雨秋风过灞桥。两首诗写于康熙十一年壬 478 76 34 抗疫进行时 160 13 4 ![]() 诗词基础第二十一课:诗词创作的艺术技巧 随着抒怀诗的发展,陆机《文赋》又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缘情”就是抒情,这并不排斥“言志”,因为先秦的“志”的原意本来 903 114 43 ![]() 诗词基础第二十课: 介绍10个词牌的写作 唐教坊曲,原咏巫山神女事的词。后用为词牌。属于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乐章集》增两字,后片转用两仄韵,两平 1393 190 104 ![]() 诗词基础 第十九课:诗词曲对仗中词性的运用 1740 190 64 ![]() 诗词基础第十八课:诗词曲中的对仗 唐诗、宋词和元曲中常遇见的对仗类格和名词的解释,并附有例句,共有:正名对、双拟对、连珠对(连绵对)、双声对、叠韵对、同类 2085 342 121 ![]() 诗词基础知识第十七课:【赋 比 兴】 举例说明~:《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个就是赋,直接发感慨, 1370 263 89 ![]() 诗词基础知识第十六课:“合掌”、“平头” 588 52 13 ![]() 诗词知识第十五课:“诗眼”与古诗词中的“动词效应” 一、动词在诗句中的“描摹效应”,诗的艺术生命在于形象。诗词的语言不是思辨的语言,而是可感的语言;不是抽象的论理,而是形象 1553 213 126 ![]() 诗词基础第十四课:平仄及入声字简单的辩别方法及习诗要诀 1059 59 23 ![]() 诗词基础知识第十三课:诗词意境的特征和创设 1251 207 115 ![]() 诗词基础知识第十二课:律诗的谋篇布局 起,也叫发端或破题,即在首联采用明起、暗起、反起、兴起等手法,或写景,或叙事,或比兴,紧扣题目或中心思想展开笔触,要突兀 816 115 25 ![]() 诗词基础知识第十一课:绝句的谋篇布局 3444 494 184 ![]() 诗词基础 知识第九课:关于'孤平与救拗' 诗词基础知识第十课:格律诗词的修辞特点 上句二拗或四拗,对句第三字救拗。上句第六字大拗,对句第五字来救。另外,押韵的句子,千万不要出现大拗,如果出现大拗就无法救 1420 203 66 ![]() 诗词基础知识第八课《格律诗的概念》 古汉语四声之一。古汉语平声字在普通话里分为阴平、阳平两类。【四】,什么是仄声,汉语中区别于平声的上声、去声、入声的总称。 1073 138 57 ![]() 诗词基础知识第七课:关于诗的对仗 诗词基础知识第七课:关于诗的对仗(一)什么叫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 3702 532 210 ![]() 诗词基础知识第五课: 绝句的章法;第六课:律诗的章法 <一>起承转合法这是最常见的方法。它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此法往往表现为起、 2139 276 88 ![]() 诗词基础知识:格律诗的音节与押韵(续第三课)第四课 下面是诗的用韵应注意的问题格律诗,一般来讲可以错律但不允许错韵。诗中的韵脚如大楼的基石。基石不稳固,楼易倾覆。用韵如下棋 358 43 7 ![]() 诗词基础知识:格律诗的音节与押韵(第三课) 第一、格律诗的音节我们知道,律诗有严格的平仄规定。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吟咏起来好听。因为平声是没有升 352 50 9 ![]() 诗词基础知识(二) 诗词基础知识第二课:格律诗的平仄与押韵(素材来自网络)整理:月满西山,律诗的格律,定型于宋朝。唐诗遵的是唐律,有些地方, 453 75 20 ![]() 诗词基础知识(一) 月满西山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传承国学,人人有责。从我做起,普及韵律知识,让不懂诗词格律的人也能写出合律的作品来。快哉, 4558 580 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