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尺的讲究

 家有学子 2020-06-26

南宋李子翚《书斋十咏》所咏镇尺:“抄书防纵逸,界墨作遮阑。妙用谁能识,心端笔自端。”

镇尺刚刚出现的时候,无论是材质,还是外形、尺寸,都没有一定的标准。后来,随着工艺的进步,镇尺已经超越了功能的范畴,代表了主人的爱好、情趣、情志、理想、审美、品味。

一镇便是1500余年。1500多年来,镇尺从材质到工艺,从造型到用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唯一不变的就是文人雅士对这种文房文化的追求。

素笺竹笔,红木矮案,书写无异于一次心灵的洗涤,文房墨宝间似乎都有天然的默契。

▲  撵茶图   宋   刘松年  ▲

古代文人爱风雅,有赏器咏物之好。一方雅致的书桌,除笔、墨、纸、砚外,摩挲把玩最多,又不可或缺的便是镇尺。

细看《撵茶图》中的文房雅器可谓是齐全。笔墨纸砚就不说了,光这造型精致的镇尺就给书房增添了不少的趣味。香炉旁还伴有远山造型的笔搁。

这些文房雅物精致的造型将文人内心美词镌于看面,既有托物喻志的用意,亦是文人身性灵才情的展现。

▲  西园雅集图  宋   马远  ▲

从画中可以发现下古人宽袍大袖,纸张重量又轻,写字作画的时候多有不便,于是便有人随手将这些有些分量的物件拿来压住纸。

慢慢地,这类物件就从原来的功用中独立出来,成了一种专门用于压纸的文房用品——镇尺。

一把镇尺,早已不仅仅是一个镇纸器物那么简单的,更是一件兼具赏玩的艺术品。题字时作画时,皆因有它在才可凝神聚气,随性挥洒至最后的一气呵成。

镇尺之雅,抬腕,落笔。一瞬间的透彻心绯,在千百年的变化中从未丢失的精髓,仿佛醉于这案前,便无尘世之扰,无案牍劳心。

古时 ,凡说到 “ 镇 ”就不是一般之物了 。“ 镇 ”在汉字中是意义很复杂的一个字 ,本身有重量向下压的意思 ,有引申为威服 ,压服和安抚 、安定之意 。在秦汉时期人们都是席地而坐而坐 ,为了防止起身而带起席子 ,所以会在四个角放上 “ 镇 ” 而且造型十分讲究 。也是由 “ 镇 ”才有了后世的镇尺。

在传统观念中,圆形是一个寓意圆圆满满的形状,比起其他形状的设计,圆形更能带给我们温暖、圆润的感觉。

圆形作为完美圆满的外在表现,除却视觉层面所具有的一种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的秩序感,还在审美层面与中国传统美学相关联。

▲镇尺独特的圆形设计

天圆地方,是古人的宇宙观。外柔内刚是为人的道理,圆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是儒学的核心思想。

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圆法圆,得圆者即得自然之妙韵”。在道家思想中圆形所传递的正是一种几何意义上的“无”与“永恒”,圆无锋利的棱角,甚至被视为中空的一环,如此简易的存在,却无终无始、轮转无穷。

▲镇尺福寿寓意图案

看似普通的一个“寿”字,却蕴涵着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吉祥的追寻。经过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洗炼,蕴含的丰富意境。

水纹表示连绵不断、富贵不断、子孙延绵等吉祥意义。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因此,水纹被世人赋予了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寓意。

作为一种无色无味、晶莹剔透的水,高处能成瀑,低处能则成湖,深处能藏龙,浅处能育虾,蒸腾能为气,无可无不可,永远适应环境又不失本性。因此古人认为,做人就应该像水一样。

老子更是从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特点,认为水的品质已接近神圣的道,从而发出了“上善若水”的感叹。

▲刻有寿桃的如意笔搁

笔搁,架笔之物也,中国传统文房常用器具之一。书画时在构思或暂息藉以置笔,以免毛笔圆转污损他物。为古人书案上最不可缺少之文具。

这款笔搁做成了别致的如意造型,刻有寿桃。富运长久的同时也可万事顺心意。

▲材质为歙砚原石

材质为歙石,一般需要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石上的纹理为罗纹,形如春水皱起,荡漾在细美微风之中。

结构坚密,纹理缜密、石肤滋润,细坚光洁。看似小小一块却十分的有分量。

手感如瓜肤般的细嫩,扣之有金属般的声音,内在质地如美玉那样的温润。

桌案上没有一把镇尺犹如朝堂没有一把惊堂木,大煞风景不说,文人的风流意气也失色不少。

物有性,品貌随心,造物无言却有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