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徵明诗画颂光福

 苏迷 2020-06-26
《姑苏晚报》
2020-06-22 厂

  李嘉球

  “春风未负梅花约,邓尉山头冒雨来。不断风烟随鸟没,依然图画自天开。气蒸岩壑层层霭,树拥轩窗面面台。尘虑都消身欲举,更从何处问蓬莱?”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时年89岁的著名书画家文徵明重游光福,站在玄墓山圣恩禅寺“天开图画阁”上,凭栏眺望,好一派湖山风光尽收眼底,顿感超尘脱俗,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不禁感慨万千,欣然挥毫写下这首题为《天开图画阁》的诗。

  一

  文徵明(1470-1559),原名璧,字徵明,以字行,号衡山,长洲(今苏州市区)人。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正德末年(1521),以荐授翰林院待诏(因此人们称“文待诏”),不久辞归。他能文善诗,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尤能书擅画,山水、人物、兰竹、花卉俱佳,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或称明四家),四方乞书画者接踵于道。沈周之后,文徵明当之无愧地成为吴门艺苑领袖,“主风雅数十年”(《明史》)。

  文徵明与光福的关系长达几十年,现有最早描写光福的文章是《玄墓山探梅倡和诗序》。正德年间(1506-1521),浙江兰溪著名文人方太古(字元素,号寒溪子)来到苏州,吴县好友伍馀福(字君求,号寒泉,正德十二年进士,历刑、兵部郎中,建昌、镇远知府)陪同游历吴中名胜。两人来到光福探梅(俗称邓尉探梅、玄墓探梅),相互唱和,写下许多精彩诗作,例如伍馀福《虎山桥》云:“才转新桥又入堤,夕阳楼上野云齐。两溪欲斗千峰动,一塔何凭万井低。临水渔郎闲晚钓,旁人鸠子欲春啼。风情不让西湖老,赋得梅花手自题。(伍氏曾著有《西山探梅集》)”方太古《玄墓书事》云:“最爱青山藏白足,雪花松影照清癯。铜盆供日当香案,竹笕通泉到净厨。却中野人春睡稳,可堪工部夜吟孤。十年载作梅花梦,欲泛扁舟到五湖。”后来,两人将探梅唱和诗结集付梓,文徵明应邀作序,写下了一篇530字的美文《玄墓山探梅倡和诗序》。

  二

  文徵明在这篇《玄墓山探梅倡和诗序》中写道:“玄墓山在郡西南,临太湖之上,西崦、铜坑映带左右。玉梅万枝,与竹松杂植,冬春之交,花香树色,郁然秀茂;而断崖残雪,下上辉焕,波光渺弥,一目万顷,洞庭诸山宛在几格,真人间绝境也。”光福地处僻远,交通不便,因此“苟其人非有幽情真识,不能得其趣;非具高怀独往之兴,不能即其境而游”。天下名山“往往以人胜,所贵于人……有名德以重之,高情雅致有以颂之,然非文章雄杰发其奇秘,亦终泯泯尔。是故山无浅深近远,苟遭名人,皆足称胜天下”。苏州山丘最著名的是虎丘、灵岩,而玄墓之胜,实在是“不在二山之下者”。然而,其知名度不高的原因或许是没有遇到顾野王、李白、韦应物、白居易这样的名人。方、伍两人的诗作“固多清丽,而评者谓玄墓诸篇尤胜,岂非山水之奇,有以发之邪?而其幽情真识,与夫高怀独往之兴,实足领之”。他相信“其所至必将名世,他时当有读其诗,而想见其人,以歆兹山之胜者”。整篇《序》既赞美了邓尉山水风光,又赞赏方、伍两人的诗作,文采飞扬,斐然可咏。

  弘治十五年(1502),著名画家唐伯虎在光福太湖边的西碛山北麓熨斗炳绘有名画《黄茅小景图》(亦称《熨斗柄图》),文徵明依照唐伯虎自题诗韵,写下了《题唐六如〈黄茅小景图〉次韵》,其中有“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之句,表达出由衷的赞美羡慕之情。后来,文徵明曾以手中之笔绘画了多幅光福图画,《姑苏十景》画册中有《虎山夜月》《邓尉观梅》;《名区图》(或作《名区揽胜图》)中有《虎山桥》《玄墓山》。

  文徵明特别喜欢横跨龟山与虎山、界分东西两崦的虎山桥。嘉靖二十九年(1550)春暮,时年81岁的文徵明与徐封(字默川)等友人同游虎山桥,归后作《虎山桥图》长卷(现藏南京博物院),青绿重彩,画得工细绝伦。其造景繁复,物象丰富,位置经营有序而规整,笔笔厚实圆润,予人以亲切之感。《吴中十二景》画册中也有《虎山桥》图。后来绘画的《玄墓四游小幅》(亦称《玄墓四景》,即虎山桥、玄墓山、圣恩寺、光福塔)第一幅就是《虎山桥》,明“后七子”领袖王世贞曾为图题诗云:“虎山桥畔月如银,桃花梅花相代新。不须指点增惆怅,身是当年画里人。”华亭诗人莫如忠《题文待诏玄墓四游小幅》亦云:“春光著处使人迷,柳暗花繁云水低。一路沿洄光福寺,太湖还在石桥西。”

  三

  嘉靖戊午(1558),时年89岁(即逝世前一年)的文徵明重游光福(别称邓尉、玄墓),写下《游玄墓次第得诗六首》,依次分别为《雨后虎山桥眺望》《光福寺追和唐人韵》《七宝泉》《玄墓道中》《天开图画阁》《宿碧照轩》,尽情抒写了一代宗师对光福山水名胜的眷恋、赞美之情。《雨后虎山桥眺望》诗云:“虎山桥下水争流,正是桥南宿雨收。光福烟开孤剎迥,洞庭波动两峰浮。已应浩荡开胸臆,谁识空濛是胜游。渺渺长风天万里,眼中殊觉欠扁舟。”《光福寺追和唐人韵》诗是依据唐朝诗人、光启二年(886)进士顾在镕《题光福上方》诗韵而作。顾在镕原诗“苍岛孤生白浪中,峙天高塔势翻空。烟凝远岫列寒翠,霜染疏林堕碎红。溪渚或栖彭泽雁,楼台深贮洞庭风。六时金碧落何处,偏傍苇丛惊钓翁。”此诗原有碑刻竖在光福寺中,至元朝文字漫漶,著名书法家赵孟頫重书再刻,人称“字句交辉,为光福二绝”(清《光福志》)。文徵明和诗云:“灵栖金锁白云中,太息重来半劫空。天外湖山常映带,春来花木自青红。烟霏楼阁朝腾蜃,浪隐钟鱼夜吼风。欲翕轻清题秀句,眼前谁是顾逋翁。”邓尉山妙高峰下的七宝泉是吴中名泉,有“天下第七泉”之誉,倪云林、姚广孝、王鏊、蔡羽等都有诗文。文徵明《七宝泉》诗云:“何处清冷结净缘,幽栖遥在太湖边。扫苔坐话三生石,破茗亲尝七宝泉。青竹传声云袅袅,碧天流影玉涓涓。高人去后谁真赏,一濑寒泉一慨然。”光福自古就是苏州西部风景名胜区,尤以梅花著名江南,受到骚人墨客追捧。其《玄墓道中》诗云:“轻阴驳日水含沙,二月江南好物华。早办竹舆冲细雨,不教山屐负梅花。烟林滴翠千峰湿,石磴穿云一径斜。风泊晚烟寒不散,磬声遥识梵王家。”玄墓山上圣恩禅寺曾是江南名刹,著名建筑“天开图画阁”是眺望湖山风光的绝佳处,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真正的天然图画。其《天开图画阁》诗(见本文开头)描写了登临眺望所见风光,更写出了登阁眺望的感受与感悟。碧照轩也是玄墓山圣恩禅寺的著名建筑,诗人游览时曾下榻此轩,其《宿碧照轩》诗云:“烟阁云房紫翠间,白头重宿旧禅关。窗中坐见千林雨,水面浮来百叠山。胜概何如前度好,老人能得几时闲。赏心况有樽前客,忍负春光寂寞还。”

  是年七月既望,文徵明将游光福(玄墓)所得六首诗书写成条幅,赠送了好友。由此足以看出他对这组诗的满意与钟爱。文徵明是著名书法家,此件虽不能算是“绝笔”,也是暮年之力作,因此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