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叛逆期厌学该如何教育:为何你总是与孩子说“为了你好”,但孩子并不接受 ,你不如这样做!

 壹心大哥 2020-06-26

前几天,我写的文章《为何你的安慰与鼓励无效?走心看完,会让孩子叛逆厌学的家长扎心》,我看到有妈妈留言:“壹心大哥,您在文章最后写到的父母鼓励、安慰的话,都是我们家长们经常说的,那应该怎么说才能更让孩子接受呢?”

今天刚好是端午节放假,我陪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在农村外婆家玩耍,孩子们很喜欢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的农村生活,我觉得孩子们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农村生活体验让他们的感官及身体的感受更加丰富、多元化,效果远远超过知识给他们头脑中的认知。

于是,我放任孩子们在这个环境里自由的去玩耍:上山摘桃、下河摸鱼、带狗巡村……趁这个闲余时间,我就专门撰文一篇,为这位留言的妈妈,聊聊我自己内心的看法。

为何你总是这么说

目前中国需要承担孩子教育问题的家长大多数是70后、80后居多,这两个年代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家长自己的父母基本上是50后、60后,而现在70后、80后的父母需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的对象就是00后、10后了。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三代人的成长背景不同,自然各自需求也各不相同,这是一种自然进化,也犹如心理大师马斯洛5个需求层次的金字塔,在养育儿女过程中,对现在的父母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过去的年代父母不太关注孩子内心感受,也许因为物质缺乏努力求得温饱都来不及,谁还在乎感受呢,而且过去的年代父母都在努力赚钱养家,无暇全天管教孩子,而且成长环境较为单纯,孩子受约束较少,感官能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

过去的年代没有电脑、没有漫画、没有智能手机,在我成长的70、80年代,也就只有一台金星牌黑白电视机陪伴我成长,所以我还记得每天我都按时做完作业,准时的等待新闻联播、动物世界或者连续剧的播出,看完电视心满意足了,便早早上床睡觉了。

偶尔遇到放假,我也是很快写完作业,守着电视看到最后荧幕上出现晚安字样,才依依不舍的去睡觉,那就是美好的一天的结束。

在那个年代,各种信息、资讯没有现在如此便捷、高效,我们在课堂上面听老师讲课就很简单,老师就是这样讲,我们就在台下听,这叫做填鸭模式的吸收,因此我们在没有资讯的环境之下,学习知识只能够听老师上课。

所以那个年代当个好老师很简单,只要老师在课堂上讲一点点的笑话,我们就笑得不得了,我们就能够在教室里面专注的听老师讲话。

同时那个年代,父母的权威在家庭教育中还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回到家后,父母只要愿意抽时间多跟我们讲话,哪怕是说教、责骂,我们都会感觉到温暖,因为我们觉得父母始终是在关心我们的成长。

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有独立、自我意识,长辈通常都会语重心长的教育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听到的结尾最多的就是“为了你好”,我们通常在听到这句”为了你好“,就选择了顺从,选择了听话。

我们既然在自我成长过程中选择了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选择了接受”为了你好“这样的教导,自然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就是情绪本身与情绪的应对,我们就这样承载着诸多情绪,在那个年代慢慢长大成人。

既然我们70、80后都是在这样的听话、顺从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所以我们现在为人父母,顺其自然我们就开始模仿上一代的教育方式与沟通模式,所以我们教育孩子的言语中频率最高的就包括了“为了你好”。

当然还有模仿上一代的沟通语言,除了“为了你好”,还有上篇文章提到的:

孩子生气了,我们会跟孩子说:“不准生气!”;

孩子难过地哭了,我们跟孩子说:“好了!别哭了!”“不要再难过了。”;

孩子有厌学情绪了告诉父母:“明天我又要去学校,我觉得好害怕!”,我们跟孩子说:“你不要害怕,我跟老师都说好了,不会责骂你!”;

孩子心里很难受,我们安慰孩子:“你不要难受!有什么可以跟妈妈讲,让我帮你!”

孩子因为成绩害怕各类考试,自己又无法面对压力,我们安慰孩子:“你真的不要有压力!我们不会太看重你的成绩排名。”

孩子因为不自信,我们鼓励孩子:“你只要努力,就一定没有问题的!”

孩子为什么不接受

现今的年代,父母生养孩子较少,一个家庭普遍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父母虽然注重教养,但是很可能缺乏身教意识,有时为了补偿自己童年未曾满足的期待与渴望像个保姆一样宠孩子,有时因为长期压抑与忽视情绪又想学上一代人保证父母的权威,于是像个法官一样时时监视与审判孩子。

可是现在环境改变了,信息、资讯流通快速,短视频、游戏、偶像剧、娱乐节目等信息大量充斥,不仅老师与父母的权威已经被解构了,同时孩子的感官无法得到深刻体验,反而在信息迅速流转的世界中积累了大量的浮躁、愤怒与忧伤。

而我们这批70后、80后父母,一直是在听话的教育环境下中长大的,从未正视和体验过情绪自我觉察与正确应对,现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还是沿袭上一代人的模式.

所以孩子们宁愿玩游戏、追明星、看各类视频,都觉得比父母、老师的传统说教显得更生动、更有趣,而且更加权威,以至于我们的教育效果事倍而功半。

所以现在我们在教育方面,才有了诸如“孩子叛逆期”、“学生顶撞老师”、“孩子厌学”此类的热门话题。

就拿叛逆这个话题来说,在我们70后、80后那个成长时代,好像也不存在孩子叛逆的概念,顶多是叫做“不听话”而已,所谓孩子的叛逆,其实是现在我们强加给00后、10后孩子的一个概念,因为成人之间的矛盾,从来没有人说是叛逆。

何为叛逆?孩子不听话,闹腾就是叛逆的话,那么夫妻之间所引起的争执,是叛逆;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认为是叛逆。这些叛逆归结一点是由于双方价值观的不一致所导致的。

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当我们觉得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很生气,我们会讲道理,甚至我们会打骂孩子,当然最后我们通常都会以:“为了你好”这句口头禅来阐述自己苦口婆心的缘由。

那么,我们现在的这样教育方式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同样是我们生气时的负面情绪?我们传递的是负面情绪,那孩子能接受吗?当然基本上正常的孩子是不能接受。

如果他也选择了接受,在现在的环境下孩子从中又学到什么呢?什么都学不到,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一件事情,孩子总是犯错误的原因。

所以我非常赞同樊登老师说的:“我不赞同孩子有叛逆期的”,孩子不听话,闹腾就是叛逆的话?那么夫妻之间所引起的争执,是叛逆;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认为是叛逆。这些叛逆归结一点是由于价值观的不一致所导致的。

情感教育是家长的必修课

如今虽有人在孩子情绪引导方面,大力推广营地教育、游学体验教育或者其他另类教育体系,然而从各种渠道解放情绪与体验感光的教育,并未唤起父母及老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与注重。

先不论情感教育如何养成,单就人们对情绪的认知而言就是不正确的,人们把情绪当作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情绪是个复杂的回路,过去主流认知与情感养成的路径存在一个矛盾的区别,既要人不要有负面情绪,却缺乏完整的情绪教育。

不妨看看一般人面对情绪的方式,可参考我的文章《孩子爱玩手机不写作业,你若不想生气吼叫,请为孩子点出内心感受其实与鲧治理水患颇为相似,多半使用围堵的方式:“不要生气!”,“不要难过了!”,“不要紧张!”,“不要有压力!”,“不要害怕啊!”

经过无数次的印证,这些面对情绪的方式多半无效,甚至使孩子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那为何还要一代传一代呢?何不效仿大禹治水的方法,以疏导情绪与方向引导情绪成为一种正向力量呢?

如果一个大人是这样子总是责骂、说教孩子,最后还要加上一句:“为了你好”,来推卸掉自己对孩子情感压制、漠视的责任,那孩子的对应通常就是不接受,要不就在这个地方假装讨好你。

因此很多的大人告诉我说:我的孩子进入初中或高中后厌学根本不想学习、性格叛逆也不跟我说心里话,我通常的回答就是:孩子当然会这样啊,当他想要做什么,你允许他吗?你用情绪一直在支持他吗?你其实用情绪在不信任他,但是你从来都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而已。

那因此,你会发现你早就用情绪投下了反对票,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的情绪,在跟孩子沟通的语气里面主宰着你与你孩子的关系,我认为这是教育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过程。

那你怎么去应对孩子的情绪呢?孩子的情绪当他生气的时候,你叫他“不要生气了!”,有用吗?还是难过的时候你告诉他“你不要难过了”,有帮助吗?

情感教育里面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疏导孩子的情绪,这个实施起来并不艰难,首先是梳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平稳宁静的语气面对孩子,其次便是同理孩子的情绪。

我的孩子某天要上台表演英语童话剧,他第二天就要站在学校的舞台上面,当时我的孩子跟我说:“爸爸,我好害怕。”

你如果是孩子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回答他?是不是:“孩子别害怕,勇敢点!你把台下的人当空气。”请问有用吗?

如果这样回答孩子,那孩子就会认为害怕的情绪就是不被承认的情绪,因为大人一直在用这个观点否认这个情绪。

因为你告诉孩子别害怕的意思是不要去在乎情绪,但是这些事情是没有帮助的,因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如果孩子还是有情绪,我们应该承认他的情绪,承认就是告诉孩子后面就是一个很宽的接纳。

我当时是怎么跟我孩子说的呢?我的建议是认同孩子的情绪,陪伴孩子就可以了。我是这么做的。

孩子:“爸爸,我有点害怕。”

“孩子,我知道你害怕,但爸爸明天会在身边陪着你”,看着儿子的眼睛,我告诉孩子。

在这里,你千万不要去解决他的问题,因为问题永远解决不完,你要培养的是,他在这个世界里面,能够应对这个世界的能力,以后他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害怕了,他还能够勇敢直前,这是我们要培养的。

因此我通常遇到孩子害怕会这样说,“孩子,我知道你害怕,但我就在你身边,你会比较温暖吗?”,但孩子可能会告诉你:“那我明天还要上台表演怎么办?”。

你不用解决,你告诉孩子:“虽然爸爸不知道,但是爸爸会陪你。”,因此你会让孩子学习他怎么跟情绪共处,怎么让他的情绪发展出来,还能够勇敢的面对这个世界,这是我认为的情感教育的开始,承认他的情绪也就是连接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比较独立,第二天上舞台前,感觉不需要父母的陪伴,不需要父母的聆听,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我的做法是:

我会问他:“那你要爸爸坐在这里,还是要离开?”,他如果说离开我会离开,但我会告诉孩子:“但是爸爸真的要在这里可以吗?那会对你造成很大的影响吗?”.

他如果说是,我就会告诉孩子:“这样子的话,那我可能真的要选择离开,那我会在外面等你,我祝福你。”

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各位爸爸妈妈,帮助孩子意识情绪,以情绪为探索的脉络与孩子多沟通,你可以询问孩子:

“我这样说你有难过吗?”“我这样做你会生气吗?”“面临成绩不好,你会害怕吗?”“老师责骂你,你有什么感觉?”“说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说到那件事的时候,你心里发生了什么?”……

各种情绪探索与核对的方式,我称之为由感受切入问题,将有助于迅速理清孩子问题的源头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给予的接纳与支持,让孩子学会自己与情绪共处的情况下,还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结束语: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认同孩子的行为观念与期待,而是接纳孩子生理发展的历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程序。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拥有情绪,就是同理孩子情绪的方法,在语言的表达中先帮助孩子意识情绪,再接纳孩子的情绪,将会是更好的家庭教育沟通路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