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故居(三)

 二氧化硅2012 2020-06-26

周作人回國不久,開始幫助魯迅輯錄《古小說鈎沈》、《會稍郡故書雜集》。

辛亥革命前後,周作人和魯迅均在紹興工作,這是周作人撰寫、魯迅修改的部分文章。

周作人創辦的《紹興教育會月刊》。

周作人一生著述甚豐,出版集子50余種,這是他的部分著作。

周作人擔任教育會長期間,創辦了《紹興教育會月刊》,並在月刊上發表文章,把兒童視為「未來之民國」,將教育與民族興亡聯繫起來。

周作人先後在紹興東湖通藝學堂成章女校擔任教職。圖為東湖通藝學堂

此為周氏兄弟共同居住的北京紹興縣館補樹書屋

周作人與北大教授合影

二十年代的周作人

1924年11月《語絲》同刊創辦,周作人撰寫發詞,周作人和魯迅經常在此發表文章。

1925年,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發生學潮,轟動全國,周作人與魯迅始終站在學生一邊,並在魯迅擬稿的《對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風潮的宣言》上共同署名。

周作人的部分譯著

1937年7月,日軍佔領北平,北平淪陷前後,文化界人士紛紛南下,北平大學、清華大學宣佈南遷,而周作人以「寒家系累甚重」為由,「苦住」北平。

周作人在儒家的「入世」與道家的「出世」之間尋求微妙的平衡,「於雜蹂中見調和」,顯示了周作人後期思想以至文風的特色。

躲在「苦雨斋」中的周作人

給周作人的一封公開信

周作人的部分譯著。

周作人撰寫了大量關於魯迅及其作品的回憶文章,對魯迅研究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新中國成立後,周作人長居北京,主要從事翻譯,並撰寫了大量回憶性著作。

樹人書屋 墨緣堂

畫說魯迅先生

趙延年魯迅文學作品插圖展

墨緣堂

魯迅臥室

1910年7月至1912年2月,魯迅回紹興任教,這是他當年的臥室。魯迅第一篇文言小說《懷舊》在此寫就。

魯迅故居

1919年底,魯迅舉家北遷,最後一次告別了故鄉、此後周家新台門屋宇多為朱姓拆建,但魯迅家的主要部分兩樓兩底和廚房幸得保存,建國後經修繕恢復了舊觀。

小堂前

客堂,紹興俗稱堂前。此為魯迅家吃飯會客之處。辛亥革命期間,魯迅常在此接待來訪的親友和學生。

魯迅祖母臥室

魯迅的繼祖母蔣菊花(1842~1910年)臥室。她常給童年魯迅講「貓是老虎的師父」、「水漫金山」等民間故事和傳說,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魯迅母親臥室

魯瑞(1858~1943),紹興安橋頭村人。她未曾上學,「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魯瑞常在此看書,做針線,窗前桌上「生活匾」里的襪套是其當年縫製的,朝北一張大床系其當年睡過的原物。

廚房

西首為魯迅家堆放雜物所用,中為魯迅家通向百草園的過道,忙月章福慶(1850~1903)在這裡為周家修制竹器傢具。東首是章福慶的臥室。

這三間小平屋經考證後於1981年修復。

百草園

百草園原為周家新台門族人所共有的一個荒蕪的菜園。魯迅曾經回憶說:「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童年魯迅經常和小夥伴們來此園中玩耍,自尋樂趣。

關於百草園,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像生動的描述:「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

新台門房產易主後,百草園除南北兩端被改變外,基本保持原貌,西邊的矮牆還是原物。

短短的泥牆根

舊時周家百草園與隔壁梁家後園及其餘鄰居的分隔牆。少年魯迅常在此抓蟋蟀,拔何首烏,採覆盆子……。矮泥牆蘊含無限生機,給少年魯迅帶來無窮樂趣。

朱家花園

朱家花園原為百草園的一部分,地產易主後,已經擴充改建,築有假山亭台,並非魯迅在紹興時的原貌。現略加修葺,作為遊客參觀的休閒場所。

穿過一條狹長的過道,便到了後面的「百草園」。百草園面積約有一畝,現在人們在這裡種上蔬菜,還在一圓形門邊題上對聯:「仰視桑葚熟,俯聽蟋蟀鳴。」這裡便是魯迅童年時代玩耍的樂園。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道:「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魯迅夏天在這裡乘涼,冬天在這裡捕鳥。

三星祝福

福禄寿三星拱照

天地人六合同春

月潭

烏篷船碼頭

烏篷船

我彷彿記得曾坐小船經過山陰道,兩岸邊的烏桕,新禾,野花,雞,狗,叢樹和枯樹,茅屋,塔,伽藍,農夫和村婦,村女,曬著的衣裳,和尚,蓑笠,天,雲,都倒影在澄獸的小河中,隨著每一打槳,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並水里的萍藻游魚,一同蕩漾。

——摘自魯迅《好的故事》

百草園

光滑的石井欄

周家汲水澆地之處。童年魯迅常在此玩耍,在石井欄上跳上跳下。

魯迅筆下風情園

魯迅筆下風情園環境幽雅且寓古蹟,為古城保存最完整的花園式台門。依次設立「紹俗祝福」、「越俗漫話」、「迎神賽會」、「男婚女嫁」四個主體陳列館。他以魯迅筆下的人物、風俗為載體,生動地再現了紹興獨特的風土人情。

崇德堂

無上清涼

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無求品自高

風雅陶笛

越青堂

九秋風露越窯開

奪得千峰翠色來

青瓷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青瓷逐漸形成了溫潤、沈靜、典雅的審美特徵,散髮出溫文爾雅、超凡脫俗的氣質。它將中國傳統自然觀與人文精神高度地統一,是典型的東方文化代表。越窯青瓷的人文精神不止與工藝與釉色的視覺審美體驗,青瓷還是泥土在窯火中熔鑄的人文化石。熊熊窯火中幻化為溫潤、碧玉、青翠的瓷器,停留在了歷史長河中,靜靜述說著它們的故事。

袁氏紫陶

清宣統年間,朱增富、朱閬仙父子在紹興東咸歡河四板橋大興土木,向朱庚後裔購進磐石,並置於400平方米水池之北首,還將其宅所命名為「磐廬」。朱閬仙是一個有文化素養的紳士。如磐廬有五間照廳,庭院各植盤槐一棵(「文革」後期遷植於大禹陵前)。後面也有五間大廳,庭院各植紅梅、綠萼梅一株。

大廳北臨石水池,建有一水榭,以巨大的圓石為柱,上刻楹聯兩副:「地似三山春似海,花為四壁船為家」;「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央」,均為其岳父、擅書魏碑的陶浚宣所題(橫題「魚樂國」傳董其昌所題)。

魚樂國

地似三山春似海

花為四壁船為家

四面碧波三尺水

一彎新月半庭風

由此有一石橋通池中船廳,三間房屋面南、面西、面東各開有一門,面南門楣上方懸「樂水」匾,面西門楣上方懸「宛在水中央」匾,面東門楣上方也有一匾,佚名。船廳東邊築有扇面亭,從建築到亭內桌椅等陳設均呈扇形,別有風格。西邊花壇植有奇花異草,因時而異。

宛在水中央

有亭翼然,佔綠水十分之一

何時閒了,與明月對飲而三

磐廬

池的北岸有圓洞門通內室。這圓洞門用石塊巨石鑿成,上有汪恂篆刻「磐廬」,旁有何詩孫親撰親書的楹聯:「澤緜文闕里;墅傍小琅琊」。圓洞門原有兩扇拉門,關門能合成一個「壽」字,構思別緻。

圓洞門背面,上有「雲谷紹芬」四字,亦為汪恂「宣統辛亥六月」所題,兩旁也是他題寫的楹聯:「烏桕依然台省地,鶯花留得考亭春」。此處的建築、楹聯、園林諸多文化與書法藝術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

廿四風吹開紅萼,悟蜂媒蝶使,總是因緣,香國無邊花為主。

惜福堂

惜福堂內有民國時婚嫁習俗蠟像等。

一百年系定赤繩、願濃李夭桃,都成眷屬,情天不老月常圓。

惜食惜衣,不但惜財尤惜福

求名求利,只須求己不求人

金結同心,百歲夫婦良匹偶

彩繩系足,千秋鸞鳳永和鳴

意靜不隨流水轉

心閒還咲白雲長

花雕館

讓世人瞭解黃酒,讓黃酒走向世界。

古越龍山

年年有餘

釣魚薹

古越龍山工藝花雕酒

「古越龍山」牌系列工藝花雕酒是國家馳名商標,國家優質產品之一,釣魚台國賓館指定國宴專用酒,曾作為國禮饋贈外國元首。

外交部钓鱼台宾馆管理局

紹興酒的悠久歷史

紹興酒的歷史起源,據正式文字記載是在越王勾踐之時,《呂氏春秋》載曰:越王「有酒、流之江,與民同之。」據《國語》載:「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可見,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越國時代,酒在紹興已十分流行。但從地下發掘和一些古代傳說來推論,紹興酒的歷史又可上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

至明清,紹興酒行銷已遍及海內外。

紹興酒俗

女酒

(女奴酒)

女酒.是中國古代女性釀的酒而得名,俗稱女奴酒。自晉代以來,女酒已流傳為越州民間女嫁男婚的婚俗禮品。晉代有今浙江上虞人稽含著的《南萬草木狀》一書,明確記載:「南人有女數歲、即大釀酒……女將嫁,乃發佊取酒以供賓客,謂之女酒。」因此,女酒既是紹興黃酒的古酒,也是中國黃酒的始祖酒。

女酒

(女奴酒)

女酒.是中國古代女性釀的酒而得名,俗稱女奴酒。自晉代以來,女酒已流傳為越州民間女嫁男婚的婚俗禮品。晉代有今浙江上虞人稽含著的《南萬草木狀》一書,明確記載:「南人有女數歲、即大釀酒……女將嫁,乃發佊取酒以供賓客,謂之女酒。」因此,女酒既是紹興黃酒的古酒,也是中國黃酒的始祖酒。

花雕酒

花雕酒是紹興酒的代名詞。它是從古代女酒、女兒酒習俗演變而過來的,它是以酒罈外面的五彩雕塑描繪而命名,故稱「花雕」。「花雕」其實應該說是「雕花的老酒」,只是古人喜歡將謂語動詞後置的緣故,所以花雕的稱呼一直沿用至今,如今隨著工藝的不斷改進,花雕酒已成為中國文化名酒的典型代表。

魯迅筆下風情園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土。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說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臥。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著,——當然睡不著的。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像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麼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里。後來呢?後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結末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萬不可答應他。

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牆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但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麼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隻。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隻,裝在叉袋里叫著撞著的。我曾經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資料來源:浙江紹興魯迅故居 互聯網

更新于 前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