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自然的“屠刀”与“微笑”

 内容加工厂 2020-06-26

  图:病毒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劫难,只有用科学、严谨的方式面对病毒,才是人类面对病毒应有的态度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见到转趋稳定的迹象,回看马尔堡病毒、伊波拉病毒症数十年前侵袭人类的情况,实在不禁令人怀疑这是否大自然对于人类过度扩张的惩罚?人类是否要深度反思对环境破坏?如今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又是否大自然再一次提醒我们呢?

  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各国政府关于疫情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网络上关于疫情的报道、看法也众说纷纭,或许这本对伊波拉病毒的真实记录,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THE HOT ZONE》是美国科普作家Richard Preston于1994年出版的一本科普著作。作者通过采访1967-1993年间大量伊波拉病毒亲历者,再现了病毒侵袭的真实场景。读完全书,除了对曾经感到遥远的伊波拉病毒有了切身的认知以外,我对大自然也充满了敬畏。

  需敬畏大自然

  伊波拉是非洲的一条美丽的河流,1976年9月伊波拉河的上游55个村莊突然同时爆发一种可怕的病毒,病毒会攻击人类除了骨骼之外的所有器官,会把人类变成血泥,人的毛孔会流出血液,内脏也会喷出,因此该病毒被命名为伊波拉病毒。

  本书开篇关于感染马尔堡病毒、伊波拉病毒症状的描述就让人不寒而慄:血管不停出血,像煮熟的通心粉一样容易破裂,肝脏变成糊状物,肠子灌满血液。

  马尔堡病毒虽然来自非洲,却於1967年在德国马尔堡爆发,因为德国一家制药公司定期从乌干达进口猴子,病毒潜伏在猴子体内空运到德国。马尔堡病毒很快开始跨越物种传播。1989年,雷斯顿伊波拉病毒突然随着猴子空降美国,引起恐慌。幸运的是经过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病毒源最终被清除了。

  读罢这本书,我内心中充满了对医护人员的感动。因为不论病毒多么凶残,医护人员往往奔走在危险的第一线,试图为人类找到一线生机。生存的人们,应该对这些与病毒做斗争的战士致以最崇高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对大自然的敬畏又多了几分。目前人类对于病毒传播方式、变异能力以及病毒源头的了解太有限。病毒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劫难,只有用科学、严谨的方式面对病毒、分析病源、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才是人类面对病毒应有的态度。

  全球需团结抗疫

  距离第一次伊波拉病毒的爆发已经过去四十多年,如今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又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提醒呢?

  正如作者Richard Preston所说,“就在我们以为世界即将完蛋的时候,病毒却自然消失,我们活了下来。事情非常蹊跷。大自然似乎在逼近我们,高高举起屠刀,却忽然扭过脸去,露出微笑。这是个‘蒙娜丽莎的微笑’,谁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