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治心悸心慌的经典小方!

 图书 馆员 2020-06-27

张仲景治心悸心慌的经典小方!闹了半天,又是湿气惹祸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名医验案精选》、《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仲景临床中药学》、《经方方证要点》

昨天,我给您写了张锡纯治疗心慌的方子,用于调治心血不足、神魂不安的患者。我不知道您看过没有。

今天在这里,我再给您写一个。只不过,这不是张锡纯的办法,而是张仲景的,两个人差了一千多年。调治的思路,自然也完全不一样。

先来看这个医案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性,年26岁,什么毛病呢?心下位置悸动不安,似跳非跳,似慌不慌,总之是感觉不安生,总感觉心跳不正常。但这个情况也有改善的时候。什么时候呢?就是大便拉稀、稍微腹泻的时候。这个腹泻,隔三岔五来一回,然后心里面就安生了,但不久以后还是老样子。

这什么毛病啊?患者去过心内科,看是不是心脏不好,但是没查出来什么。

后来,此患找中医。接待他的,是国内当代的中医经方大家。医家这么一看,发现舌苔白滑,脉象弦。而且腹部有振水之声。再仔细一问,发现患者腹泻的时候,大便清水样,不臭。

看到这里,医家明白了,写了一张小方子——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结果,6剂之后,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再也没复发过。

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个患者其实就是脾胃阳气不足,水湿之气停于心下胃脘所致。

什么意思啊?就是说,这个患者,脾胃阳气不足,没有办法运化水湿之气,于是水湿化作痰饮。水湿痰饮停在胃脘部位,犯于上,则形成了心中悸动不安之感。犯于下,走于肠间,则体现为便溏、拉稀,清水样的便。还有的,病邪犯溢于四肢,会导致浮肿。腹部的振水声,就是水湿痰饮停聚的表现。舌脉所体现的,也都是水饮之邪内聚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个患者所谓的心慌、心悸、不安,说到底,还是水湿痰饮之邪作怪。

这种情况下,仲景的小配伍,茯苓、桂枝、生姜和炙甘草就比较科学。它本名叫做茯苓甘草汤,基本配伍是茯苓6克,桂枝6克,甘草3克,生姜9克。其中,桂枝和生姜温阳行水,茯苓利水健脾,炙甘草固护中焦。其中生姜一般用量较大,取增进脾胃阳气,化散水饮的作用。

我为什么要把这个事儿重点说一说呢?道理很简单。我们现在的人,由于饮食不节,贪图爽口冷饮,导致脾胃阳虚的不少。我以前就遇上一个,女性,非说自己肚子胀,走路有水声,喝点水或者稀粥什么的,就涨肚。为了避免涨肚,她拼命少喝水,多吃饼干等干巴巴的东西。后来一看,其实就是胃阳不足,水饮内停之证。用了茯苓甘草汤的配伍,效果较好。可见,这并不是一个古代才有的问题,而是我们现代人也可能出现的毛病。

好了。文说到这里,差不多了。我希望我的读者通过此文,能了解脾胃阳虚、水饮内停、心悸心慌这些症候之间的内在联系。我觉得,如果咱们中国人的中医学常识,都能到这一步的话,那中医的复兴,国民的健康素养,该是多么值得期待啊。全文完。

两味药,补气 补阳,巧治阳虚失眠!张仲景所赐,要好好学习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问我,文老师,你孜孜不倦地宣传中医,能得到什么好处?

我说,我什么好处都得不到。我这么做,完全是出于一个中医人,最起码的责任心。

这份责任心就是,传播中医理念,弘扬中医文化,为中医的复兴、大众的健康,尽绵薄之力。

比如说,我下面要说的这个小配伍,就很有现实意义,对部分人会有帮助的。

你看一下吧——

准备中药桂枝12克,炙甘草6克,糯米50克。先把桂枝和炙甘草都放在一起,用纱布袋包好。入锅内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浸透以后煎煮15分钟,然后去掉桂枝和炙甘草,最后将糯米放入药汁里面煮粥温服。每日早晚温服。阴虚有火、血热妄行、患温热病之人,以及孕妇慎用。

这办法,我最初看我一个同事用过。

我的这个同事,幼承家学,也接受过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系统教育,所以理论功底非常扎实。他比我大两岁,我姑且叫他“周兄”吧。

周兄善治失眠。我的不少关于失眠的见识,就源于他。

有一回,他跟我讲,他遇上一个奇怪的患者,挺有意思的。

这个患者姓马,已经患有失眠症四年。主要症状,就是总觉得心慌、心中不安,心悸心跳,体倦乏力,睡觉的时候特别容易惊醒,醒了以后就睡不着。他还喜欢用手、枕头压着前胸睡,这样会觉得好受一些。要不然的话,他则俯卧入睡,也行。总之,胸前得有东西,否则就心慌、心里发空,心悸气短、惴惴不安。

诊脉,发现脉象细弱,舌淡。唇甲颜色也发淡。

周兄得知这些情况,准备给患者开汤药。患者却说,自己没时间熬,能不能用最简单的食疗办法。

周兄寻思了一下,就把上面炙甘草、桂枝煮粥的办法说给了他。

结果,用药当晚,患者安睡5小时。此后每天应用,连续一周,睡眠安稳,白天心慌心跳、心中惴惴不安的现象,得到了很好抑制。

周兄跟我说,这是一个食疗的好办法。我也点头称是。

其实,这个办法的机理,说起来是有一番渊源的。

你如果能翻开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你会看到一张配伍,叫做“桂枝甘草汤”。原方就是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用于温通心阳。主治,就是患者心悸心慌,“其人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请注意,“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这像不像前面医案中的失眠患者?他不也是喜欢手捂胸前,或者胸前放枕头才能入睡吗?

这情况,基本都考虑心阳不足、心气亏虚。

你记住,我们的心神啊,要是不安定,就无法入睡。心神不安的原因,除了心火亢盛、心阴不足、心血亏虚等等,还有心阳、心气不足这一类。心阳和心气不足,就会虚阳浮越,心神没了底气,变得胆小、无法从容行事,于是发为失眠、心慌不安。这类人,往往在心悸、心慌、头晕的同时,入睡难念,易惊醒,健忘,面色淡白或者萎黄,舌色淡,脉象细弱。终日感觉心中慌慌的,惴惴不安,用手捂住胸口会感觉好一些,踏实一些。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去温补心阳、心气。

张仲景的桂枝甘草汤,就管这个事儿。其中的炙甘草可以温补心气,桂枝可以温通心阳。

那么,上面医案中用的食疗方子,将炙甘草和桂枝两味药放在一起,取药汁来煮粥, 这也是在温补心阳和心气,从而改善失眠症状。这就是化古方为今用了。

当然,与此类似的,还有张仲景的桂甘龙牡汤,用桂枝、炙甘草、龙骨和牡蛎。增加的龙骨和牡蛎,目的在于安神。当然这两味药煎煮很费劲,不方便老百姓食疗操作。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参考、借鉴、学习。可以说,心气不足、心阳亏虚而导致失眠的人,有不少。很多人不明其中的道理,导致投医无门,调治无效。我把这番经验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而是要请中医师辩证指导,确认无误之后再行运用。毕竟,桂枝和炙甘草,是偏于温补的。如果你证属阴虚火旺,或痰湿上犯,肝气郁结,你用这类方法,就大错特错了。

炙甘草——心律不齐良方

李某某, 男 ,27岁。心慌,气 短,胸闷,乏力,心律不齐,睡眠不 好。诊断为胸痹。用炙甘草汤加味治 之。

方药:炙甘草、党参、阿胶、生 地、丹参、夜交藤各15克,龙骨、牡 蛎各50克,炒枣仁20克,黄连、桂枝 各10克,肉桂、干姜各5克。每日1 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连用10 剂。

体会:该患者主要症状是脉结 代,心动悸,故用炙甘草汤治之。兼 证为睡眠不好,因心主神明,心气 虚,故失眠多梦。方中加丹参、夜交 藤、炒枣仁,加黄连、肉桂(名交泰 丸)宁心安神。

病案2

刘某,女,35岁。心慌,气短, 胸闷,乏力,心律不齐,晚上频发。 胸痹。诊断为:胸痹。用炙甘草汤加 味治之。

方药:炙甘草、太子参、阿胶、 生地、苦参、全栝楼、当归、丹参、 麦冬、五味子、川芎、黄芪各15克, 龙骨、牡蛎各50克,桂枝10克,干姜 5克。用法同前,连用10剂。

体会:该患者主要症状是脉结 代,心动悸,故用炙甘草汤治之。昼 为阳,夜为阴,夜间频发,心阴不足 也,心阴心阳不相接续也。故重用太 子参、阿胶、生地滋心阴,佐以桂 枝、干姜以温心阳,阴阳共理。方中 加丹参、麦冬、五味子名曰生脉饮 者,养心神、补心力也。加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气血双补,龙骨、牡蛎 摄敛心气,苦参、栝楼宽胸理气。尤 其是苦参,据现代药理研究该药有抗 心律失常的作用,用以为主治疗室性 早搏取得了较好疗效。诸药合而为 方,巧妙配合,药症合拍,故收捷 效。

病案3

韩某某,女,56岁。心慌,气 短,口苦咽干,胸闷,乏力,心律不 齐,睡眠不好,全身浮肿,晨起尤 甚。诊断为:胸痹。用炙甘草汤加味 治之。

方药:炙甘草、沙参、太子参、 阿胶、全栝楼、麦冬、五味子、黄 芪、丹参、茯苓、白术、柏子仁各15 克,生地30克,桂枝10克,干姜5 克。用法同前,连用10剂。

体会:该患者主要症状是脉结 代,心动悸,故用炙甘草汤治之。兼 证为睡眠不好,心气虚弱之故也,故 加生脉饮(丹参、麦冬、五味子)、 柏子仁宁心安神。全身浮肿,水液代 谢失常也,故加苓桂术甘汤(茯苓、 白术、桂枝、甘草)温阳利水也。口 干舌燥,阴液不足也,故加沙参、重 用生地、栝楼,以滋阴润燥也。

服10剂后,症状缓解,又服10 剂,诸症消失。原方加量,制成丸 药,服用1个月,病未再发。

心气:你唯一的私人财产!一味药,补心气,治心慌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中华药海》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是一个普通的医者。我愿意把最简单、实用、便宜的中医养生方法告诉你。

现在,我给你讲一个,用于调治室性早搏、心慌、心律不齐、浑身乏力的小办法。它很简单,简单到只用一味药。

准备中药炙甘草20克,放入保温杯里面,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代茶饮。什么时候喝?早晨起来以后空腹喝一次,晚上睡觉之前喝一次。

这个办法,我曾经给不少老年人用过。其中有一人,令我印象深刻。

这个老人姓黄,快七十岁。他儿子把我请到家中。走进去一看,老人趴在窗台上,正往外瞅。等他回过头来,吓我一跳,只见脸上很白,几无血色,两个眼袋特别大,看上去虚疲至极。细一打听,这老人已经连续5年没能走出居室了,原因是经常出现早搏,西医诊断为室性前期收缩,常常自我感觉心脏“停跳”,同时浑身乏力,身体畏寒,哪怕是冬天,也是一动弹就出汗。老人说,不能出屋。出了屋,就容易回不来,死也有要死在家里。

老人原有一儿一女。女儿前些年精神失常,失去劳动能力,儿子单位效益又不好,还要供孩子上学,故而病情一拖再拖。

我说,这样吧,咱们用药茶来缓解,接着就把炙甘草单味泡茶的方法告诉给老人儿子。老人用了大概半个多月吧,他儿子兴奋地告诉我,老人家自觉心里舒服了,睡眠也有所好转,在屋子里来回走动,心跳也不“停”了。我很欣慰,嘱咐接着用。又过了半个月,我看到老人家在楼下散步呢。他向我打招呼,说这个炙甘草泡茶的办法确实有用。

其实,老人家的问题在于心气不足。他用炙甘草单味就有效,在中医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诸多室性早搏、心率不齐的人群中,证属心气不足的人太多了。主要表现,就是心慌、心悸,自觉心脏偶尔停跳,乏力,胸闷、容易出汗,精神不振。心气虚容易发展成心阳虚,所以患者容易兼具畏寒、怕冷、四肢发凉的症状。

这个时候怎么办?抛开复杂的方剂不谈,单独用炙甘草泡水代茶饮就有效。所谓炙甘草,指的是炮制过的甘草。甘草本来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或者根茎。它是最常用的中药了。除了生用外,加入炼熟的蜂蜜和少许开水,拌匀、闷、文火炒到深黄,这就成了炙甘草。

甘草的作用之一,在于补益心气。尤其是炙甘草,补益心气的功效更好。治疗心气虚、心悸动,古人就用单味煎服。这在《伤寒类要》里面是有记载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炙甘草有明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是,湿盛胀满、浮肿的人不要用甘草。炙甘草尽管比生甘草还安全,但是也不要过久服用,一般中病即止,取效则停用。

说到这,我讲一句题外话——人的心气是宝贵的。人的浑身上下,只有这一股子心气,才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它维系我们的心跳、血液的流通。我们保护心气,就要少熬夜,少生气,避免过度操劳。心气是生命的本钱。省钱,不如省一点心气。你说对不对?

张锡纯治心慌的名方!心血足,心才不乱跳

本文理论依据:《医方精要》、《中医心病诊治学》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如何来应对心慌这件事儿。

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吧。

我跟师学习的时候,有一回,遇上一个老太太。

这个老太太大概70多岁,长得很瘦小。

她告诉我们,有那么一回,她自己在家里睡觉。睡到半夜11点多钟,门外有敲门声。声音特别大,这一下就把她给吓醒了,心头扑腾扑腾直跳。她摸索着走出来,发现是一个送货的,经核对之后竟然是对方敲错了门。

送货员连声道歉,一走了之,可是老太太从那以后就落了病根儿,这就是心头总是腾腾直跳,尤其是在干了一点活之后,心中狂跳不已。平时,就会感觉内心不安,害怕,但是说不出来怕什么,周围也没什么值得怕的事儿。与此同时,睡眠质量特别不好。

刻诊,见舌质淡,脉细弱。

这是怎么回事啊?我老师回头就跟我说了一句话:“没有水,鱼就跳呗”。

这是什么意思?还没等我想明白,我老师就写了一个小配伍:龙眼肉18克,酸枣仁15克,山萸肉12克,柏子仁10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明乳香3克,生明没药3克,丹参12克,水煎服。

结果怎么样?药用两剂,老太太熟睡一晚,第二天心中感觉安定了许多。药用4剂之后,老人家自觉心跳现象消失,干家务活之后也没有复发。

此后,我老师遵原方稍作加减,调养善后,直至老人家症状完全消失。

后来,等我自己的书读得多了,明白的道理丰富了,也就逐渐明白老师说的话、遣的方了。

其实,这个医方,就是现代中医学家、中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创始人,张锡纯先生的定心汤加减。定心汤原方是龙眼肉30克,酸枣仁15克,山萸肉15克,柏子仁12克,生龙骨和生牡蛎各12克,乳香和没药各3克。我老师只不过是在里面加入了丹参。

它用来干什么?答曰,益气养血、安神定志,是治疗心虚怔忡的常用方。

什么是心虚怔忡?说白了,就是心血亏虚,心神失养导致的惴惴不安。心靠心血的濡养。心血少了,就好像河里的水少了,那鱼肯定是要跳跃扑腾的啊,所以心也会乱跳不安。这是一个道理。这就是古人说的“怔忡者,心无血养,如鱼无水,心中惕惕然而跳动”。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身边没什么值得惊吓警惕的事情,但就是感觉心中惴惴不安你,胆小,易受惊吓,心中总是感觉乱跳,烦劳之后加剧。此外,常常伴随身体乏力、睡眠不好等现象。

现代医学,对这种情况往往诊断为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等。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养血安神。你看张锡纯的方子里,龙眼肉、酸枣仁、柏子仁这都是补益心气心血的。龙骨、牡蛎、山萸肉安神敛气,收摄精气。乳香和没药舒活心血。这是基本方义。

可以说,张锡纯的这个验方,是调治心血不足而怔忡的科学配伍,后世医家对它的加减化裁研究颇多。我把它写出来,作以科普,希望能对部分读者有所启发和借鉴。更重要的是,一旦我们出现心悸、心慌、怔忡的症状,我们得知道,它是怎么来的,用什么样的中医学思路来认识它。这对我们的养生有指导意义。

好了。文章就写这么多。

千古第一健脾祛湿方,适合每个人没有副作用

祛湿,一个永恒的养生话题。

祛湿,已经超越减肥,成为中国人头号养生话题。并不是人人都需要减肥,但人人都需要祛湿。祛湿是伴随你一身的养生大事。

湿邪的顽固程度中医有一句叫做“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湿气为啥子这么难除?因为它如油入面,小伙伴们想想就知道了,这个油和进了面里,再想把油从面里弄出来,那简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

估计,很多小伙伴都会被这个标题吸引进来,都想知道这个千古第一健脾祛湿方到底是什么。没错,这个方子是在文小叔翻阅了很多医学典籍,研究了很久才发现的,它出自我们的医圣张仲景之手,它的可靠性那是杠杠滴。

这个方子的神奇之处是,它不但祛湿,而且不伤脾胃,不但不伤脾胃,还健脾养胃。小伙伴们都知道,很多祛湿的方子都是利水的,很伤脾胃,比如深受其害的红豆薏米汤,寒湿的人喝了红豆薏米汤不但祛湿不成反而把自己整得千疮百孔。

祛湿的根本在于健脾,脾胃的运化能力提高了湿气自然就祛除了。

文小叔今天推荐的这个健脾祛湿方几乎适合每一个人,无论你是寒湿还是湿热,还是不寒不热,只要有湿气,都可以用到。

那么,这个方子到底是啥呢?

小伙伴们别急啊,公布这个方子之前小伙伴们得知道湿气到底是啥东东吧?

这个湿邪嘛就是中医常常说的六邪中的一种。六邪是什么?就是风寒暑湿燥火。

这个湿邪是最厉害的一种,它厉害就厉害在它不张扬,它是悄悄地慢慢地入侵你的身体,你浑然不知,等你发现了就已经晚了。它已经攻克了你的脾胃,占据了你的五脏六腑,弥漫在你身体的每一条经络,每一个穴位。而且湿邪从来不孤军战斗,它会请来爪牙助纣为虐,它与风邪结合就是风湿,与寒邪结合就是寒湿,与火邪结合就是湿热。

公布这个方子之前,小伙伴们还得知道你到底有没有湿气?

湿气重的人头发经常是油腻腻的,几天不洗可以捋成一团。慢慢的头发就会掉,就像一块地,肥料多了庄稼被熏死了,这就是所谓的脂溢性脱发。除了头发油,头还很重,如一块湿布包裹住了头一样,蒙蒙的,早上起不来,时刻都想睡觉,严重者走路都会睡着。

湿气重的人人家出的是汗,你出的是油,一天到晚脸上油光可鉴,用纸一擦可以炒好几盘小菜哦。脸上会长很多痘痘,这种痘痘的颜色比较暗沉,特别不容易消除。如果上火长痘痘一天就会自动消失。

湿气重的人舌头伸出来水滑水滑的,舌苔厚厚的,舌头又胖又大,被湿气泡的嘛,边缘还有齿痕。

湿气重的人早上起来刷牙会恶心,一天到晚总觉得嗓子有什么东西堵着,咽不下去吐不出来,这是痰。

湿气重的人胃口不好,吃啥都不香。吃一点生冷寒凉的水果就堵在那,下不去。湿气重的人会有口臭,确切的说是胃臭,是胃里的食物一直消化不了,堆在那里发酵,自然就臭了嘛。所以调理口臭重点在调理脾胃。

湿气重的人二便不爽。大便一会干一会稀,夏天的时候腹泻,一天要跑好几次厕所,冬天的时候便秘,也不是拉不出来,而是拉出来的大便特别黏腻,臭气熏天的,马桶怎么冲也冲不干净,必须借助马桶刷和洁厕灵。小便浑浊,尿色发黄,要么小便频繁,尤其是起夜,一晚要好几次。还有的人会阴囊潮湿或者阴囊坠胀。

湿气重的人膝盖会痛,双腿乏力,他们的原则是,能够躺着绝不坐着,能够坐着绝不站着。湿气重的人会有脚气,脚汗特别多,袜子一脱一屋子人都受不了那个味,还有的人会有狐臭。有的还会痛风,就是脚趾头里面像电钻一样钻着痛。这些都是湿热下注所致。

好啦,知道了什么是湿气,又知道了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湿气,那么接下来就是调理了。

小伙伴们注意喽,文小叔要公布这个千古第一健脾祛湿方了,它就是——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40 桂枝30 白术20    炙甘草20

这是一天的量,一次煎好后分早中晚三次服下。

张仲景真是无上高明,这个方子妙就妙在它符合养生的最高境界“一阴一阳谓之道”。方中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补有泄,可谓天衣无缝也。

下面文小叔就细细唠叨唠叨方子中的四味药。

茯苓。

茯苓可是个好东西,它有多好?据考证,从古至今所有的药方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它的性子很平和,所以慈禧太后天天吃它,还让人发明了一种美味又养生的食品叫茯苓饼。

茯苓祛湿是比较缓慢的,不像薏米那么猛烈,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下焦以二便的方式排出去。

桂枝。

桂枝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了桂枝,这个方子就平淡无奇。如果说茯苓是所有药方中用的最多的一味药,那么桂枝就是所有经方里用的最多的一味药,张仲景如此钟情于桂枝,以至于无论寒症热症虚证实证,还是表症里症,还是半表半里症,都有桂枝的身影。

并不是说桂枝无所不能,但足见桂枝的神通广大。

小伙伴们问,啥是桂枝?

桂枝就是桂花树的枝头,最上面的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可见它的生发之力是很强的。文小叔特别提醒,桂枝可不是桂皮哦,桂皮就是我们做红烧肉必须要放的香料,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肉桂”。肉桂引火归元,之前文小叔在上热下寒的文章中说过。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

桂枝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先问小伙伴们一个问题,脾胃为啥子有湿气?

因为脾胃睡着了,不干活了,为啥不干活了,因为脾胃太冷了太寒了冻着了。中医有一个术语叫“纳呆”,说的就是脾胃像木头一样,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所以,我们要把脾胃叫醒。怎么叫醒?绝对不能用寒凉去叫醒,要用温度热度去叫醒。让太阳照进我们的脾胃,让脾胃不再阴霾。这个桂枝就好比太阳,它能够气化中焦脾胃的水湿,让水湿变成人体可以利用的水蒸气,让这些水蒸气滋润我们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

白术。

白术也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它的味道很香,它既能够像桂枝一样叫醒我们的脾胃,也能够像茯苓一样祛湿,只不过它的药性是往上走的。白术气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湿,把它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炙甘草。

甘草,小伙伴们都知道,主要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础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补中益气的效果。

感恩张仲景,让文小叔佩服得五体投地,把这么好这么廉价方子留给了我们。

小伙伴们,还等啥呢,心动不如行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赶紧喝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