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挂面的五大秘密 挂面是许多家庭的常备食材 不仅易贮存、价格便宜 还不需要太多的烹饪技巧 虽说煮面条简单 但买面条可还真不简单 里头藏着许多门道 今天就来扒一扒 挂面隐藏的5个“小秘密” 以后可别再花冤枉钱啦 选挂面,首看“含钠量” 很多食物你吃着并不咸,但它们却个个都是“含盐大户”。不知不觉间,就让你摄入的盐量超了标。 有自己在家做过面条的阿姨爷叔一定知道:小麦粉加水做出来的面条很容易煮断!那在商超买的面条,为什么不会出现这种“弊端”呢? 这是因为市面上卖的面条,在生产过程中会加入食盐(氯化钠),一方面为了让面条更易于存储、更白亮,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缩短烹饪时间,煮出来的面条就会很筋道,更富有弹性。 钠含量→盐含量换算方法: 食盐由氯化钠组成,其中钠所占比例接近40%,因此1克钠可换算为2.5克盐。将食品包装上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乘以2.5,便可得出其盐含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据此算出该食品占每天吃盐总量的百分比。每种食品都最好挑选钠含量低的。 算他一顿面吃2两(100克),再加上各种调味品,一天的食盐量就很容易超标了! 长期盐摄入过量,不仅会增加高血压、骨质疏松风险,还会加重心脏、肾脏、心血管等负担。 因此,买挂面的时候最好选择无钠挂面(钠含量0%)或者低钠挂面(钠元素含量在500毫克/100克以下)。 别选含碳酸钠的挂面 通常挂面的配料表很简单,就是面粉、水和食盐,而有些挂面则会加入“碳酸钠”。 碳酸钠也叫食用碱或者苏打,很多人会将它和小苏打混淆,其实二者并不相同。 相比小苏打(碳酸氢钠),碳酸钠的碱性程度更高,摄入过多会破坏胃液的酸碱平衡,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等症,尤其是本身有胃病的患者,会使得不适症状加重。因此,不推荐含有碳酸钠的挂面。 论营养,哪种面更佳? 很多人在选购的时候,比起普通的面条,更喜欢买各种“花式挂面”,如鸡蛋面、蔬菜面、杂粮面,认为它们营养更丰富,亦或是更健康,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鸡蛋面 很多鸡蛋面中加的并不是鸡蛋,而是鸡全蛋粉。因为若是用新鲜的鸡蛋制作挂面,过程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异味并易变质。 鸡全蛋粉是鲜蛋经过分离、过滤、均质、杀菌、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的干蛋产品。若操作不严谨,在制作过程中,鲜鸡蛋的营养成分其实会有部分流失。 不仅如此,挂面中的鸡蛋粉添加量相当少,一般只有0.5%~5%左右。因为如果添加过多,面条吃起来会比较硬,影响口感。由于挂面中添加的鸡蛋含量很少,所以单靠鸡蛋面来补充营养,效果恐怕难达预期。 所以,不要妄想通过鸡蛋挂面来补充营养,想吃得更健康,不如煮面时单独加个鸡蛋。 蔬菜面 除了鸡蛋面,各式各样的蔬菜挂面也不在少数。无论是菠菜、胡萝卜、香菇或是西红柿,经过打汁、和面、干燥等制作流程,其中的维生素类营养几乎都流失了,保留下来的只是蔬果的味道以及少量营养。 不过,在家自己用蔬菜汁现做现煮的面条,还是值得食用的。如果想靠吃蔬菜面补充维生素,不如自己加点蔬菜。 杂粮面 如今养生都讲究五谷杂粮,偶尔吃些杂粮面也是养生一族的日常选择。但是够不够营养,还要看是什么粗粮,加入的比例有多少。有些杂粮面中杂粮所占的比例就很少。 如广受欢迎的绿豆面中,大多添加的是绿豆精粉或是精制绿豆粉,其实这类加了“精”字磨成的粉已经丢失了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甚至还有些绿豆面中并不含绿豆成分。所以,看配料表很重要。
|
营养素 | 米饭 | 面条 |
能量(千卡) | 346 | 350 |
蛋白质(克) | 7.4 | 7.8 |
脂肪(克) | 0.8 | 1.1 |
碳水化合物(克) | 77.9 | 75.2 |
长时间吃面条糊弄一餐,很可能身体会变得虚胖。
煮一碗面条,加入适量肉类或鸡蛋,再加上几片焯熟的生菜。
这样搭配着吃,才能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同时摄取了足够的营养。
吃咸了用2招补救
吃盐过多有害健康,尽管一直注意,但偶尔也有管不住嘴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吃咸了,教你2招完美补救。
多喝水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首先推荐要多喝水,最好是纯水和柠檬水,尽量不要喝含糖饮料,因为过量的糖分也会加重口渴的感觉。
淡豆浆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中90%以上都是水分,而且还含有较多的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且口感比较清甜。
补充钾、镁
一顿吃咸了,后面一两天就尽量吃清淡点。尽量补充含钾、镁多的食物,有利于钠离子的排出,保持体内离子平衡。
含钾多的食物:马铃薯、南瓜、葡萄干、杏、香蕉、芒果、橘子、海带等。
含镁多的食物:绿叶蔬菜、小米、荞麦和豆制品等。
☞ 买挂面看清两个字:①含“钠”量,②别买含“碳酸钠”的挂面。
☞ 鸡蛋面、蔬菜面……营养并没有比白面条好多少。
☞ 少喝面汤,煮面烫点蔬菜、加点肉,更健康。
☞ 吃咸了,多喝水、多补充钾、镁元素。
|